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作者: 张德芬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75
折扣购买: 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ISBN: 9787540463601

作者简介

张德芬,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身心灵畅销书作家。 张德芬研修身心灵成长励志多年,并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照。 张德芬著有身心灵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和《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心灵突破60问》,同时翻译有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等。

内容简介

想幸福,要能断、舍、离 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具体 有三步: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 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谈到幸福,我和一般人的观点有些不同。很多人 觉得我们需要不断地“累积”一些东西,等到了一定 程度之后,也许就可以从此快乐幸福了。 走过人生半百的岁月,我真的认为不是如此。 首先,我觉得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相处的 能力。很多人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无法听到自己脑 袋里有一个声音在说话。那个声音无所不在,每时每 刻都在你耳边唠叨叮咛,它影响你看待事情的能力、 左右你响应事物的方式,甚至会主宰你的生活。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试着“观照”过这个喋喋不 休的声音呢? 这个说话的声音显然不是你,只不过是你的一些 念头。但是这些念头可厉害了,它让你不由自主地去 做一些事情,自己都无法控制。 那些杀人、跳楼、做事冲动的人,都是没有提防 到自己脑袋里的声音,一时不察,就按着它的话去做 了,事后才发现,自己刚才怎么了,竟然会做出这样 的事?不但如此,脑袋里的声音还不断地让你去跟别 人比较,告诉你:你有多差劲、别人有多好、没有人 瞧得起你、没有人真正欣赏你,让你的情绪低落到谷 底。 这些声音都是在我们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被父 母和周围的环境“编”进我们大脑中的,就像计算机 被程序化了一样。有些人比较幸运,他们的计算机程 序比较健康,可能比较没有自虐倾向,这样的人幸福 指数会比较高。然而,对那些比较不幸的人来说,他 们天生就有悲观主义倾向,思考问题也比较负面。所 以,想要提高幸福指数,你一定要和脑袋中的声音建 立一种比较健康的关系。 尤其是每当你注意到自己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 能够“断”。培养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你可以 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思考,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 能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思考,还是乐观、正面地去处理 事情,这样的人就能成功地断去让他不幸福的思考模 式。 我个人灵修多年,觉得要戒断那些不幸福的念头 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不断地观察。观察到自己在思 想所编织的牢笼之中,知道自己是念头的囚犯,这就 是很大的进步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砍断囚 禁我们的枷锁,感受到自由解脱的滋味。 接下来,我们谈到“舍”。很多人没有勇气去割 舍眼前既有的幸福,进而投资出更多的幸福。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分享我个人的经验。我大学 毕业以后就进入台湾电视公司担任新闻记者和主播, 也就是台湾现在说的“老三台”主播。当时这是一份 非常难得的工作,可是我后来申请到美国大学去读硕 士,就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出国进修了。对于主播 台,我一点都不留恋。很多人佩服我的决心和毅力, 然而对我而言,我只是顺从自己的心(follow myheart),我没有考虑到那份工作得来不易,辞去 了非常可惜。 现在回头看,第一,我很高兴自己没有一直待在 台湾播报新闻,否则我就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生活经历 和见闻了。第二,后来媒体开放,电视台多得不得了 ,我可以随时回电视台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 ,当初的顾虑完全不存在。 后来,我在新加坡加入了一家国际大公司,担任 他们一个重要软件的亚太地区的营销工作。我进去的 时候是合约制的员工(on contract),因为我一点 相关工作经验都没有,从主管的特别助理干起,一年 后就转为正式员工,升为部门经理,可以说这非常不 容易。可是我非常不适应那份工作,也犹豫了很久, 终于辞职了,后来举家搬回北京。我其实可以轻易地 回到那家大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但是我没有回到 职场。 我为我的人生留了白。那几年间,我是个单纯的 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忙着看灵修书籍、上灵修课程、 研究“到底什么可以让人幸福”。就这样,沉潜了四 五年,我写了第一本灵性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光在大陆就卖了一百多万本,到现在还在热销中。 我要说的是,有时候,如果你不放弃眼前的一些 既得利益,而愿意顺从自己的心的话,可能会失去更 多更美的风景。在人生的道路中,我总是勇敢地追随 自己的心,也活得愈来愈快乐。 最后我们谈到“离”,也就是出离心,驱离要求 更多的幸福欲求。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我对这一点 的体会特别深。当年,我就是想不透自己为什么拥有 那么多却不快乐,所以不断地在外面的世界努力收集 。最后,我知道外在的世界再也满足不了我内在的空 虚和欲求,所以我走上了灵修的道路。 然而,在灵修的过程中,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用“ 多就是好”的态度拜访上师、阅读书籍、收集法门。 学到最后,自己都累了。我发现没有一个上师可以真 正帮到我,没有一本书可以拯救我,没有一种法门可 以带给我想要的那种自在和快乐。于是,我放下了。 不再追寻、不再盼望,而是愿意在当下和自己诸多的 不完美,内在的各种阴影、负面情绪及念头好好相处 。 放下一切的期盼之后,我开始享受生活的简单和 单纯,和大自然相处、和宠物相处。有时候,我会不 知不觉地开始“傻乐”,没有任何缘由地感到“当下 无事”的那种自在和幸福。 我知道很多人的欲望很难突破,我也不赞成用压 抑的方式去对待欲望。欲望是需要被穿越的,而穿越 的方法有时候就是去追逐、满足它。到了一定时候, 你会像我一样精疲力竭、跌坐回自己的位子上时才发 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 我了。P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