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荀彧:枭雄曹操背后的男人
ISBN: 9787205101190
白玉京,原名王兆华,出生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学于上海,现居苏州。热爱山河与草原,同时也热爱江南的潺潺水声。民族历史研究爱好者,古风类作品与悬疑类作品优质作者。新浪文学签约作者,全国“古龙杯”征文比赛银奖获得者。其作品《替生》入选第四届全国“海峡两岸征文比赛”优质IP作品奖,曾被著名作家鱼人二代称赞为非常有才情的青年作者,其作品被评价非常具有IP开发价值。
一、乱世少年郎横空出世 公元163年,东汉延熹六年,风云交汇,乱世将至,眼看大汉王朝这棵曾经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即将倒塌,各路贼子纷纷磨刀霍霍,跃跃欲试。 这一年五月,继匈奴之后,新起于漠北草原的鲜卑人,凭借千余骑兵闪电般掠夺了辽东属国(今辽宁省义县)。 紧接着在七月,上一年叛汉的武陵郡(湖北、贵州、重庆、广西等地区)一带的少数民族又故技重施,再次攻打武陵郡,幸好由武陵郡太守陈奉率当地人民子弟兵将其击溃,当场活捉三千余人,并斩首两千余叛匪。 同年同月,桂阳郡(今湖南省郴州市)的李研公然喊出分裂大汉的口号,并组织反政府武装,在桂阳郡的郡县境内谋划、实施了一系列恐怖活动,对当地的百姓及经济生产都造成了重大损失,郡县就此沦陷,直到次年的七月,由荆州刺史度尚率汉军讨伐,李研及其领导的反政府武装被击垮,郡县才得以重新回到东汉朝的掌控中。 同年腊月,司空周景与太尉杨秉二人联合上奏朝廷核查各级贪腐及不合法办差官吏。汉桓帝刘志当即批准,于是,一轮浩浩荡荡的整风运动由此展开,不久后,青州刺史羊亮等一批腐败官员被法办。 当然,这一年里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我们先把目光锁定到颍川郡。这一年,土著氏族荀家大院里迎来了一位对天下乃至今后整个中国历史都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男婴——荀彧的降生。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学者、思想家荀子的后代,“荀氏八龙”荀淑之孙,济南相荀绲之子的荀彧,自小便展现出超越同龄孩子的聪慧以及伶俐的口才,使其在同龄孩子中鹤立鸡群,独树一帜。 少年时,南阳名士何颙赋予其极高评价,称赞他是“王佐之才”。事实上,史书中对荀彧的记载是从他26岁开始的,而对于他26岁之前的事几乎没有提起。 这里我们不妨根据现有的资料与记载大胆地想象一下,荀彧荀文若在26岁之前的生活过得有多么多姿多彩。 作为颍川一带有名的富N代的他,肯定经常参加各种名流派对,混迹各种圈子,结交了不少朋友,为自己积攒了不少人脉和资源,在颍川老家一带树立了良好的人设。 所以当南阳名流何颙夸赞他是“王佐之才”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在那放浪形骸的几年里,他还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做老婆。 对于古人来说,“成家”一直排在“立业”之前,可见其重要程度。 那么,作为士族家庭的子女更是要遵守这一原则,更何况,荀彧娶的并非一般人家的闺女,而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 史书上对他这位老婆的记载更少,甚至连名字都未提及,只将其称作“唐氏”,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封建时代对女性不够尊重,或者是因为实在无从考证,所以未写其名。 据说,当年中常侍唐衡最先准备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汝南一个叫作傅公明的人,但谁知这傅公明不同意,最后唐衡才将女儿转嫁给了荀彧。 原文是这么说的:“中常侍唐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转以彧。父绲幕衡势,为彧娶之。彧为论者所讥。”按照原文理解,当时荀彧的父亲是因为贪慕权势,所以替荀彧结下了这门亲事,因为这事,荀彧后来经常被人开玩笑。 不难想象,这事的确是荀彧这一生中最不愿被人提起的伤心事,而唐氏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家里也是十分霸道无理,这让一向洁身自好、风度翩翩的荀彧根本无法忍受。 这是一部关于荀彧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历史底蕴。深入浅出的将枯燥的历史事件写的生动有趣,读起来酣畅淋漓。读完本书,读者对汉末三国曹魏集团的创建过程也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