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经济学

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经济学
作者: [以]妮娃?埃尔金科伦,[以]伊莱?M. 扎尔茨伯格 著 刘劭君
出版社: 知识产权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80.30
折扣购买: 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经济学
ISBN: 9787513081443

作者简介

Niva ElkinKoren是海法大学法学院院长,也是海法法律与技术中心的创始人。她的研究重点专注于促进私人和公共控制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法律制度。《法律、经济学和网络空间》是与Eli M. Salzberger共同撰写的另一部著作,由Edward Elgar于2004年出版。 Eli M. Salzberger曾经是海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欧洲法经济学协会主席。他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专注于法学理论、法经济学分析、法律道德和以色列最高法院。 译者:刘劭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曾出版《创新、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译著。

内容简介

当前,知识产权的经济学论述(源自法经济学以及纯粹的经济学研究)主导着与信息环境监管相关的立法过程和政策争论。它在与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程序和法院诉讼有关的各个阶段影响了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这在欧洲尤为令人惊讶,因为欧洲的知识产权法基础是道义性的。例如,在欧洲,著作权被视为保护作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相比之下,授权国会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立法的美国宪法采取了目的论上的方法。国会被授权在有限的时间内授予作者和发明人专有权,以促进科学和实用艺术的进步(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法院才将经济学论述明确地应用于知识产权法。尽管存在传统理念中道义上的渊源,经济学论点却已经开始在欧洲知识产权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欧盟和国家层面上都影响着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立法过程。知识产权的经济学论述似乎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减少了道德基础上的分歧。 数字时代知识产权的形态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著作权,本书系统回答了当代知识产权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引起不同学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