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中国历史故事(共5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墨子止楚攻宋 阅读导引 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自由的时期人人都知 道是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延续千年左右的封建 制度渐渐崩溃,许多贵族因腐化无能而没落,新 兴的平民知识分子活跃起来,墨子便是其一;也 有的旧日失势的贵族转变成新知识分子的,比如 孔子,加之这一时期因为经济力量的膨胀,各个 强国都想吞并弱国,于是“奇才异能之士”就更 为一般“发愤图强”的君侯们所重视,这是各种 思想,各种主义同时勃兴的主要原因。在这些思 想家里——如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法家的 申韩等等——我们觉得精神最伟大,最能牺牲小 我,普救大众的便是墨子。 墨子的书虽然传到如今,但是因为自汉代以 后就没有人提倡研究,以致错乱不堪,难于了解 ,所幸代表他重要主张的,如《兼爱》《非攻》 《节用》《尚贤》《尚同》等篇,还可以明白, 不至于把这一个思想界的明星永久埋没。老实说 ,墨子是比较有社会思想的,兼爱和非攻代表得 最真切,我们看看现在世界上的帝国主义者与弱 小民族间的侵略战争,还不是战国时代的放大? 可是第一次大战后的国际联盟与此次大战后的联 合国,对于制止侵略有何成就,殊属疑问。较之 墨子凭着个人力量,以“非攻”实现“兼爱”, 相去甚远!儒家的主张是反功利的,只想拿“仁 义”的口号与道德观念去规范人类的行为,这恐 怕效率很低;墨子则不然,他不避讳“利”字, 但有一个标准,就是“兼相爱,交相利”,绝不 是普通人的“利己”之利,而是“利他”之利。 这是我们最当理会的。 据韩非子的书讲,当时最有势力的两个学派 是儒家和墨家,而韩非子对其主张全不赞成,他 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里所说的 侠,当然就是墨家了。侠是打抱不平的人,我们 看墨子止楚伐宋的故事,岂不是打抱不平吗?社 会上有了这种势力,自然就会使豪强敛迹,弱小 展眉。中国在秦汉以前,不乏这种伟大的人物, 可惜到后世儒家的思想战胜了墨家,这种为了他 人的危难而赴汤蹈火的精神竟没有了。这个对于 中国民族的前途影响很大。儒家的思想,我们不 能全部否定,然而其专门扶持统治阶级,只注意 琐屑仪文而忽略了大节,或是太偏于明哲保身而 不能急人之难,都是极大的缺点。我们看汉以后 的儒者,吹牛拍马,升官发财,只知个人,不知 国家,只知作几篇烂文章,不能经邦济世,较之 墨子越发相去得远了,而韩非子的批评已指出了 他们的真实病案。 宗教虽然是迷信,对于知识未开的人们却是 一个极大的精神支持力量。古时重祭祀,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