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求索军事医学之路(程天民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ISBN: 9787504667250
程天民正式迈入防原医学领域是从参加我国核试 验开始的。核武 器杀伤破坏效应试验简称核效应试验,它是研制核武 器整个过程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核试验场区考察所设置的效 应物(如动物、植 物、粮食、武器、装备和工程项目等)由核爆炸引起 的杀伤破坏情况, 其主要目的是寻求核爆炸对各种效应物的杀伤破坏规 律,找出各种有效 的防护措施。 在我国进行核试验以前,国内对核武器杀伤破坏 因素的认识仅能从世 界上已经公开的书籍中得到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至于 核武器的损伤规律及 其防护对策等方面就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在 1964年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周恩来总理专门指示:我们国家 的核试验不要多,要 少一点,搞一次试验就要取得很多资料,要做到一次 试验、全面收效。 从此,各军兵种和相关单位把开展核效应试验工作全 面提上了重要日程。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世界惊殊、全国振 奋。已经与放射病有过一些接触的程天民心想,如果 能亲自参加核试验该 有多好啊。随后,他上书总后勤部,请求批准第七军 医大学也参加核试验。 1965年,总后勤部司令部批准军医大学参加我国 第二次核试验,主要 任务是进行核武器爆炸相关的动物效应研究。第七军 医大学随即抽调相关 专业人员,成立了由卫勤教研室主任高平阶任队长、 程天民任副队长的参 试小分队。虽然此行的具体目的地和任务安排都不得 而知,对家人同事也 必须严格保密,只知道核试验基地在大西北,但是能 够亲自去神秘的戈壁 滩参加核试验让程天民兴奋不已。 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是前去参试的路途比 程天民想象的艰辛。 程天民和参试分队先抵达北京,与其他分队集结后再 乘坐专列去基地。到 了北京后,程天民才发现他们所乘坐的军用专列其实 就是平时用来运货、 运动物的闷罐货车。一节车厢里坐十几个人,没有窗 户也没有厕所,在车 厢里垫上稻草再铺张草席就是床,另外还有一只马灯 和一个大尿桶;列车 尾部的几节车厢里,笼子摞着笼子装的都是狗、兔子 、大小白鼠等实验动 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往大西北去的铁路沿线车站很少,站与站之间相 隔得很远,专列不会 中途停车。每到一个站,大家立即要做的就是两件事 :上厕所和灌水壶, 如果错过了这一站就只能熬到下一站了;吃饭只能靠 沿线的兵站提供,十 几个人围着一盆菜,蹲在站台的地上吃,吃完饭再上 车继续前进。经过了 四天四夜总算到达了吐鲁番,在兵站稍作休息后,便 又改乘敞篷大卡车翻 越天山山脉。 戈壁滩上的“公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像“ 搓衣板”一样。卡车 行驶在“搓板路”上颠簸十分剧烈,而且车速越慢, 颠得越难受。程天民 和大家把行李当垫子坐,在车厢两边各坐一排,中间 还有两排背靠着背 坐,大家这样紧紧地贴在一起,多少能够减少一点颠 簸。坐在敞篷车上, 寒风呼呼地吹,前面车卷起的灰尘铺头盖脸地落在大 家头上、脸上,当终 于抵达营地时,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胃里翻江倒海 ,双脚早就麻木得失 去了知觉。 程天民和学校参试分队安排在总后勤部效应试验 大队第一中队,主要 负责动物效应试验,营地位于孔雀河畔的开屏地区。 “开屏”是张爱萍将 军在这里考察时为它取的名字,因在孔雀河边,并借 “孔雀开屏”寓意这 个地方将绚丽、美好。现实中的开屏与它美丽的名字 极不相符。常年干 旱少雨,昼夜温差特别大,经常是“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夏天烈日暴晒,热浪滚滚,地表温度可高达六七十摄 氏度,灼热沙砾可把 鸡蛋烤熟。程天民每次完成防护训练后,全身大汗如 水洗;严冬的气温可 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大头皮鞋、皮大衣、皮帽这 “三皮”必不可少, 作业时戴上防毒面具,呼出来的气马上就会结成冰凌 ,一不小心就能堵住 出气孔。最讨厌的还是风沙,大风骤起时的啸声撕心 裂肺,甚至能把帐篷 掀翻;刮起的飞沙走石扑面而来,漫天的黄沙让人睁 不开眼睛,细小的黄 沙无孔不入,极大地影响了大家的工作和生活。P56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