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留台作家研究

马华留台作家研究
作者: 温明明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7.68
折扣购买: 马华留台作家研究
ISBN: 9787522531656

作者简介

温明明,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著有《离境与跨界——在台马华文学研究(1963—2013)》《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与“新生代文学”》(与王列耀教授合著)。近年在《文学评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

内容简介

三、文化回归、后离散与跨域散居:马华留台作家的价值 马华留台作家中,除了白垚,其他人都是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的华人后代,他们之留台就具有了区别于一般留学与居留的特殊意义。一方面,作为东南亚已经落地生根的华人后代,他们在冷战或全球化的背景下赴台留学,甚至居留于中国台湾地区,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赴欧美等国留学并居留在这些国家的新移民相比,在流动的内涵上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就象征意义而言,马华留台作家走的是与其先辈下南洋相逆的“北上”之路,他们的“留台”甚至是对其先辈离散南洋命运的逆写,而新移民并不存在这样的身份背景,因为他们走的路从隐喻的层面讲是马华留台作家先辈走的路,虽然两者不能完全等而视之,但他们与留台作家的先辈都是离开中国原乡,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华作家之留台,揭示了移民之为不断流动之民的深刻本质。另一方面,这批马华作家留学和居留之地是台湾地区,这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从马来西亚赴欧美等国留学并居留在这些国家的华人相比,同样具有巨大的差异和比较的意义,因为马华留台作家留学和居留的台湾地区跟大陆一样,对海外华人而言也是文化原乡和神州的象征,马华留台作家从留学到定居,早期离散南洋的华人“回归神州/原乡”的愿望竟也被隔代落实。可以说,马华作家留台本身就具有诸多可供探讨的价值。 首先,由于这部分马华作家留学及居留的是具有象征原乡意义的台湾地区,这就使得他们的留台必然生发出“文化回归”的价值。“‘回归’不只是离开原居留地而迁移到另一个重新选择的居留地,还包含回到主流或母体的意思。因此,‘文化回归’可以广义地用来描述一九六〇年代以来那些基于文学或中文兴趣而选择留学台湾的南洋子弟,或者来台之后成为作家而在台长期居留者。”马华留台作家在广义上就是一群重新回到中华文化“主流或母体”的特殊作家群,对他们而言,居留地的迁徙是次要和表面的,内在的变化是伴随着居留地变动所带来的文化地缘的改变。 早在1972年,马来西亚华人赖瑞和在《中国时报》“海外专栏”发表《中文作者在马来西亚的处境》和《“文化回归”与“自我放逐”》,提出王润华、淡莹、林绿等马华留台作家留学台湾地区之后没有返回马来西亚,而且也不再有文学作品在马华文坛发表,并据此认为“他们的‘自我放逐’是一种价值选择—他们要回到中国文学的源流里去”。赖瑞和文章发表后,获得翱翱(张错)、刘绍铭、林绿等人的回应,引发了一场关于马华留台作家“文化回归”与“自我放逐”的讨论。翱翱在《他们从来就未离开过》中回应赖瑞和时,以自身作为“香港侨生”到台湾地区升学四年作为例子,认为“每一个回台升学的所谓‘侨生’都必须得承认,那四年的经验,无论苦的甜的,都是一种感情的培植,至少,对我来说,四年时间便把我一个身份上所谓‘香港侨生’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中国人”,并提出“虽然我一再强调他们这几个人(指王润华、淡莹、林绿、陈慧桦等,引者注)不是自我放逐者,但我还是深深为他们对中国感情的回归而感动”。林绿作为赖瑞和文章中点名的当事人之一,他在回应文章《关于“自我放逐”》中除了认可翱翱文章中所说的“对中国感情的回归”外,还特别提到“这里的所谓‘感情’,即是‘中国意识’”。在这场讨论中,虽然双方对王润华等马华留台作家“文化回归”所持的立场并不相同,赖瑞和是批判性的,他希望他们深造结束后能够重新返回马来西亚和马华文坛,林绿等却想主动融入中国和中国文学,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其实都已意识到,马华作家之留台,实际上是一次回归文化原乡的精神旅程。 除了王润华等星座诗社成员,20世纪60年代中期留台的李永平、70年代中期留台的神州诗社成员等,他们的留台都可视为是向中华文化母体的回归。李永平自小受家庭影响,向往那个由唐诗宋词所建构起来的“文化中国”:“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之下,我对书本中,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里,所描绘的神州大陆,心中便充满了孺慕和憧憬。”“我是透过唐诗宋词接触中国的,那是最美、境界最高的中国。所以我的中国是文化中国,她是我的文化母亲,我心里头的一个老妈妈。”李永平之留台就是对其早年形成的“文化中国”梦的落实,他后来创作《吉陵春秋》《海东青》《朱鸰漫游仙境》等小说,其实也是对文化回归的一种文学实践。温瑞安等神州诗社成员1974年留台,并在台北建诗社、办刊物,希冀在这里实现他们复兴中华文化的理想,但他们的“桃源梦”最终却演变为“异托邦”,温瑞安等人的文学实践无疑是马华留台作家文化回归的极端案例。 其次,马华留台作家由于都是马来西亚在地华人的后代,他们的血液里留存着第一代华人的移民记忆。从离散的角度来看,历经在地化之后的马华作家之留台,既是“重返”“神州”的文化回归,也是落地生根之后的后离散,马华留台作家因而也成为拥有双重离散记忆(沿袭自祖 的和自我实践获得的)的华人群体,其特殊性丰富了当代华人离散美学的内涵。 “后离散”中的“后”,“不仅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个世代的完而不了,甚至为了未来而‘先行后设’的过去/历史。”所谓“后离散”指的是第一代离散华人落地生根后(一个世代的离散已经结束),其后代再度离散的现象(一个新的世代的离散重新开启)。无论传统的离散还是后现代语境中的新离散,都暗含“移动”“流动”之意,“过去的论述并未视这些离散华人为流动现象,似乎他们移居南洋或美加之后便落地生根,不再变易居所”,“后离散”现象的出现是对这一论调的纠偏,使“离散”重新回到“流动”的论述轨道上。 “后离散”在华人离散历史悠久的东南亚地区屡见不鲜。“据保守统计,二战后东南亚地区华人海外移民总数可能近300万人。其中新加坡华人海外移民约26万人,马来西亚华人海外移民达105万,菲律宾华人海外移民约为7.8万人,印度尼西亚华人海外移民约13.6万人,泰国华人海外移民可能有70万,印支三国华人海外移民约70万。”在这庞大的后离散人群中,就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留台的方式出走马来西亚的马华留台作家,他们携带马来西亚在地文化基因开启“后离散”的生命之旅,他们的创作丰富了当代马华文学的内涵。同时,马华留台作家的“后离散”,说明华人离散不可能因在地化而结束,所谓的“安顿”很可能只是暂时的。 最后,对于拥有留学兼居留双重经验的马华作家来说,他们选择在台湾地区就业定居,甚至如李永平、李有成、张贵兴、黄锦树、张锦忠等已经放弃了马来西亚国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来西亚已经从他们的生命中被移除,相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有一个父母的家在马来西亚,他们主要的亲情关系都还在马来西亚,每年都要多次往返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之间探亲或文学交流,对他们而言,“后离散”不是彻底地抛弃马来西亚然后完全地融入台湾地区,而是家园(精神的和生命的)发生裂变,由一到二,甚至多个家园,他们在多个家园之间穿梭,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太空人”。因而,经历后离散的马华留台作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实际上可以被称为“中华散居族群”,他们在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频繁往来的流动形态则可以命名为跨域散居。 “中华散居族群”是马华留台作家张锦忠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指称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族群,而东南亚地区的后离散华人构成了这一族群的主体。在这里,张锦忠用的“散居”而不是“移居”或“离散”,他认为:“移居是从一国移出,定居另一国,从一‘中原’到另一‘中原’。散居者则不然。他们固然也从一国移出,取得移入国的居留权、身证、护照,但他们因工作关系而频频往返四大洲,往往还年年返回移出的故国与家人相聚,探望上了年纪的长辈,甚至到父祖辈的故国去寻根。因此,对海外华人族群而言,散居,固然指家族散居地球各洲,枝叶蔓延、开花结果,也指个人一年之中,跨越不同的国土,跟不同的家族成员生活共处的分裂经验。这种散居族群是没有中原的(decentered),是‘失根的兰花’。”张锦忠对“散居”的阐释,实际上也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全球化时代以来部分居留在台湾地区的马华作家的移动特征。像陈大为、钟怡雯、黄锦树等这一代马华留台作家,他们虽然在台湾地区定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认同此地的政治意识形态,而他们出走马来西亚,也并不表示他们对这块土地没有家园之情,他们在两个家园之间跨域散居,为我们重新思考“家园”的内涵、“移民”的性质等都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此外,跨域散居也对马华留台作家的认同及其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证、护照,但他们因工作关系而频频往返四大洲,往往还年年返回移出的故国与家人相聚,探望上了年纪的长辈,甚至到父祖辈的故国去寻根。因此,对海外华人族群而言,散居,固然指家族散居地球各洲,枝叶蔓延、开花结果,也指个人一年之中,跨越不同的国土,跟不同的家族成员生活共处的分裂经验。这种散居族群是没有中原的(decentered),是‘失根的兰花’。”张锦忠对“散居”的阐释,实际上也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全球化时代以来部分居留在台湾地区的马华作家的移动特征。像陈大为、钟怡雯、黄锦树等这一代马华留台作家,他们虽然在台湾地区定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认同此地的政治意识形态,而他们出走马来西亚,也并不表示他们对这块土地没有家园之情,他们在两个家园之间跨域散居,为我们重新思考“家园”的内涵、“移民”的性质等都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此外,跨域散居也对马华留台作家的认同及其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华留台作家研究”(16CZW41)成果,鉴定等级:良好。 2.深入中国台湾文学和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场域,构建了马华留台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当下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