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代谢
作者简介
萨姆·艾普尔 密歇根大学英语和创意写作学士,哥伦比亚大学非虚构类创意写作学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写作硕士。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了10年创意写作和新闻学课程。 著有《穿越阿尔卑斯山》(Schlepping Through the Alps)和《美国父母》(American Parent)等。《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连线》《洛杉矶时报》《金融时报》等报刊的撰稿人,主要撰写关于科学和健康的文章。
内容简介
科学的救赎 1934 年 1 月 16 日,一名德国纳粹海关官员带着一叠文件来到威廉皇帝细胞生理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 for Cell Physiology,以下简称细胞生理研究所)门前。纳粹最近颁布的一项法令要求科研机构购买乙醇前必须获得特别许可。细胞生理研究所已经在 6 天前提交了申请,只是他们提交的申请材料并不齐全,明显缺少所长奥托·瓦尔堡(Otto Warburg)的《雅利安裔声明》。为了弥补这一疏忽,这位纳粹官员带来了一张表让他填写。 细胞生理研究所等威廉皇帝学会(Kaiser Wilhelm Society)下属的科学研究所大多位于柏林西南角幽静的高雅别墅区达勒姆。达勒姆有时被称为德国的牛津,虽然有火车通往市区,但它自成一个小世界,是当时世界顶尖科学家的一大聚集地。在纳粹上台之前,如果有人从达勒姆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他几乎肯定会碰到一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瓦尔堡也刚于 3 年前获得诺贝尔奖,许多人认为他是当时最伟大的生物化学家。 纳粹海关官员特施(Tesch)站在细胞生理研究所门前时,很可能身穿公务员制服,外套是羊毛大衣,胳膊上戴着一个绘有纳粹党徽的绿色袖标。特施应该早就知道,瓦尔堡在申请乙醇购买许可证时,并非不小心忘记了提交《雅利安裔声明》,因为“瓦尔堡”可能是当时全德国最著名的犹太氏。虽然瓦尔堡家族最为人熟知的是总部位于汉堡的传奇银行 M. M. 瓦尔堡公司(M. M. Warburg & Co.),但其影响力不仅限于金融业,家族成员中有数位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和慈善家。在一个早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就严格限制犹太人参与公共生活的国家,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德国犹太贵族。 虽然瓦尔堡的母亲不是犹太人,但根据 1933 年纳粹的规定,只要他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中有一人是犹太人,他就不算雅利安裔。更何况,瓦尔堡的祖父母都是犹太人,而且他有几位堂兄弟在金融界十分出名,被纳粹视为犹太贪婪资本家的典型代表,经常成为纳粹宣传针对的目标。加之瓦尔堡还有一名身份特殊的男仆,他完全有理由同德国大多数人一样畏惧纳粹。 细胞生理研究所的一名员工开了门。这名员工可能是瓦尔堡的研究助理,他告诉特施说瓦尔堡不便见客。特施便把《雅利安裔声明》给了他,并表明这张表需要在 48 小时内填好并交还。可特施等了3 天,细胞生理研究所还是没有交还表格,特施只得给细胞生理研究所打电话询问情况。瓦尔堡的秘书接起电话,然后把听筒递给了瓦尔堡。“我以前在军队服役,当的可是军官!”瓦尔堡对着电话怒吼道,“我不可能在这份表格上签字!” 特施早就知道瓦尔堡不是雅利安裔,但他在拨通电话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瓦尔堡还有其他特点。虽然瓦尔堡是不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生物化学家这点还有待商榷,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是有史以来最自负的生物化学家。正如瓦尔堡的一位同事所言,如果要给瓦尔堡的自负程度打分,满分 10 分的话,他“给瓦尔堡打 20 分”。瓦尔堡就是如此自命不凡,有一次他甚至绝与一群在他看来地位低于他的科学家合影,尽管这群科学家中有许多人是诺贝尔奖得主。对这样一个自视甚高的人来说,居然要由纳粹那些人来告诉他是否可以订购某些化学品,这简直匪夷所思。瓦尔堡曾经对他的妹妹说:“希特勒还没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这儿了。” 瓦尔堡挂断电话,数日后依然怒气难消。他叫秘书给派遣特施来细胞生理研究所的海关部门打电话。“瓦尔堡教授不想再见到那名来送表格的海关官员,”秘书郑重其事地说,“如果有必要,我们会找人将他赶出去。” 电话那头的纳粹官员惊呆了,但瓦尔堡的秘书还没有说完。当对方询问瓦尔堡为何对政府官员如此无礼时,这位秘书回答说,特施来细胞生理研究所时“没刮胡子”,而且“身上有异味”。他解释说,特施身上有异味“可能是因为该洗澡了”,而细胞生理研究所“必须保持一尘不染”。 对注重卫生的纳粹来说,没有比这更大的羞辱了。虽然档案资料中记载这位秘书是女性,但实际上,当时训斥海关官员的人很可能是一位名叫雅各布·海斯(Jacob Heiss)的男子。海斯后来成了细胞生理研究所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一直在瓦尔堡的身边,养成了替瓦尔堡大声斥责别人的习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细胞生理研究所工作的一位玻璃吹制工回忆说,海斯尖声斥责不速之客的样子跟那位秘书和纳粹通话的样子如出一辙。 海关部门并没有把这通电话当回事。就在当天,特施再次来到研究所,要求瓦尔堡填写《雅利安裔声明》。一名员工将他领到一间开着门的实验室。特施站在实验室门口,面对着包括瓦尔堡在内的几名研究人员。 瓦尔堡长相英俊、体格健壮。他的头发很短,整齐地侧分后梳,脸上总是刮得干干净净。在特施二度登门的那天,瓦尔堡身上穿的可能是他喜欢的开衫或定做的英式运动外套,外面套了一件白大褂。 瓦尔堡最烦的就是工作被人打断。为了避免不速之客上门,他在细胞生理研究所门口挂了一块铜牌,标明从下午 6 点半开始他才可以接待访客。瓦尔堡的眼皮下垂,一双蓝色的眼睛在拍照时恍若出神,给人一种陷入沉思的感觉。但是,一位生物化学家回忆称,如果特施此时将目光投向瓦尔堡,他十有八九会看到瓦尔堡正“气得两眼冒火”。 特施从未见过瓦尔堡,站在实验室门口也没认出他来。当瓦尔堡走过来时,特施高抬右臂,呈 45 度向前伸直,行了一个标准的纳粹礼。但瓦尔堡并没有回礼,而是一言不发地越过特施进入走廊。特施惊呆了。事后,他在相关报告中写道,瓦尔堡这是“公然无视代表国家的公务员”。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家、癌症代谢之父、诺贝尔奖得主奥托·瓦尔堡首部个人传记!奥托·瓦尔堡是与爱因斯坦、普朗克齐名的同时代伟大科学家,193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癌症代谢理论提出者。这本书是瓦尔堡的首部个人传记,你可以从中感受诺贝尔奖获得者、癌症代谢之父的传奇人生,学习瓦尔堡的科学精神。 是一部关于癌症研究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科学史跌宕演进的精彩叙事!这本书以奥托·瓦尔堡的科研生涯为线索,不仅描述了瓦尔堡所处的二战时期的历史,还描述了癌症代谢论从提出到发展,从埋没到复兴的百年历史。你可以从中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也能提高对癌症和防治的认识。 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生活之道》《细胞传》《基因传》《癌症传》译者倾情作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纳米生物学家阎锡蕴;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火星叔叔”郑永春;畅销书《癌症密码》作者杰森·冯,畅销书《元素的盛宴》作者、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山姆·基恩,畅销书《不吃糖的理由》作者、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加里·陶布斯,畅销书《脂肪的真相》作者妮娜·泰肖尔兹重磅力荐; 随书附赠精美海报,四色印刷,带你感受奥托·瓦尔堡同时代的璀璨科学群星。 湛庐「科学的奇点系列」图书,每一位科学家都是时代的探索者。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学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科学的奇点系列」图书不仅是对伟大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的深刻呈现,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致敬。 这是属于每个科学家的英雄之旅,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他们的名字。每个人都应该阅读他们的故事。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