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精)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精)
作者: 张卉妍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50
折扣购买: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精)
ISBN: 978751135001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尚未根本消除 从直接原因看,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房 地产价格下跌波及到金融市 场,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大量次贷支持证券大幅缩水 ,但问题的背后是在当前的国 际货币体系和经济结构下所形成的**经济金融结构 失衡,以及建立在这个失衡基 础上的华尔街投行模式的制度性缺陷。 《断层线》作者借用了地质学的一个概念:断层 线。地震往往是沿着断层线爆 发的,因此,沿着断层线的痕迹去追溯,可以为把握 金融危机及其演变提供一个新 的视角。 作者对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一个单一的解 释,而是发达**贫富悬殊与 政治压力之下的过度宽松房贷政策、新兴**出口导 向政策与发达**过度消费、 发达**与新兴**在金融监管上的尺度不一以及不 当的**干预措施等因素形成 了多条“断层线”,这些深层次的不平衡相互作用, 阻碍了各自功能的正常发挥, 并由此打破了各国为抑制金融膨胀而建立的制衡体系 ,在积累了巨大的泡沫之后, 整个世界金融体系便出现了深度的调整。 作者从社会变迁、政治制度、世界经济一体化、 **货币体系等宏观视角入 手,层层推进,并结合对不同体系的微观分析,尝试 从系统的角度道出金融危机的 来龙去脉和演进根源。 作者认为,新世纪以来,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 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 家出现了大量结构性失业现象,导致收入水平的严重 不平衡。在政治压力之下,政客 们极力推动以扩大住房信贷为代表的宽松信贷政策, 以使低收入阶层提前消费,改善 生活质量,其后果就是助推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泡沫 ,构成了**个“断层线”。 与发达**过度消费相对应的是新兴市场**的 过度储蓄,由于内部市场狭 小。新兴**对出口型企业的补贴政策会抑制家庭消 费,使**市场*到进一步压 制。其巨额的外汇储备又只能以低廉的资金价格流回 发达**,助推了资产泡沫, 这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第二个“断层线”。 在一些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加上较高 的失业率,使得**倾向于制 定减税、增加支出、降息等宽松的经济政策,一方面 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另一 方面推高了资产价格,形成了第三个“断层线”。 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加上金融自由化浪潮 下的监管放松,使得金融机构 的道德风险彰显,倾向于大规模扩张业务,制造了大 量的衍生证券,而各国廉价的 资金涌入美国又进一步刺激了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 融衍生品的交易扩张,这是第 四个“断层线”。 作者所谓的断层线就是金融危机的系统性分析。 过去10年,随着经济金融**化和资本流动速度 的不断加快,商业银行、投 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对冲基金、资产管理 公司等众多金融市场参与主体 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金融市场网络 ,不同投资主体持有同质的投 资工具。而随着与次贷相关的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市 场的兴起,上述市场参与主体 的联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次贷危机之所以*终发展成为**性的金融危机 ,不仅是因为相关金融机构积 极参与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而且与金融机构相 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风险在 金融市场网络中的传播放大密不可分。 在2008年中,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AIG (美国**集团)以及其他一 些重要金融机构濒于倒闭,造成很高的系统性风险。 这些金融机构不但规模庞大, 且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它们一旦倒闭,将导致整个 金融系统瘫痪,使实体经济陷入萧条。因此,美国政 府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 施,以便使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不能关门 。 当地时间2010年9月8*,美国总统***在俄亥 俄州发表演讲。在公布500 亿美元的交通基础设施*新及扩建计划后,***呼 吁国会通过一项总额2000亿 美元的减税措施。 纵观**几大经济体,复苏前景变数犹存。*本 经济毫无生气,经济地位被中 国赶超;欧洲债务危机阴霾未散。刺激政策成为抵御 危机的法宝。2008年,世界 各国拿出了总计高达10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G20 ”取代“7国集团”,大国协商 “同舟共济”。 曾几何时,随着金融海啸的远去,市场开始倾向 于认为**经济进入复苏通 道,但急剧升温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将这一美梦击得 粉碎。标普调降美国信用评级 后,整个**金融市场哀鸿一片。 P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