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中国伟大的诗人)(精)

杜甫(中国伟大的诗人)(精)
作者: 洪业|责编:刘赛|译者:曾祥波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杜甫(中国伟大的诗人)(精)
ISBN: 9787532595945

作者简介

洪业(1893—1980),号煨莲(William )。福建侯官人。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先后就读于卫斯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神学学士等学位。1923年回国,被聘为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任大学文理科科长,先后兼任历史系主任、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院文科主任及导师等。创办《燕京学报》,并以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主任总纂哈佛—燕京学社《引得》64种。1946年春赴美讲学, 1948至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员。1980年在美国去世。其学术名篇有《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礼记引得序》《春秋经传引得序》《杜诗引得序》《〈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等。所撰《礼记引得序》于1937年获法国巴黎茹理安(一作儒莲)奖金。主要著述见《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 1952年)。 译者曾祥波,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博士。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系作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杜诗考释》《宋诗史释》等。

内容简介

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当所有道德和文学的标准被抛进质疑和混淆之中,杜甫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他的魅力和他所收到的尊崇却依然如故,未曾经受挑战。一方面,那些主张绝对权力以维持现状的人士以杜甫为号召,因为他始终不渝的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毫不犹豫地反对叛乱。另一方面,那些支持流血革命的极端左翼人士也援引杜甫为例证,因为他描绘出了最为催人泪下的苦难场景,大声呼喊出对不公平现实的最为愤慨的谴责。一方面,研习文学的老派学生崇拜杜甫繁复典雅诗文中反映出来的渊博学识,那些词汇、典故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和文学典籍,恰如其分地被用于他所要描写的主题和情境。她们如痴如醉于杜甫既能严格遵循不同诗歌体裁的格律,又能灵活变通地加以拗救处理。而另一方面,提倡打破旧习的学生,又为杜甫从形式和语言上大胆地涉及新内容而感到欢欣鼓舞。 在举子们被锁入贡院进行考试之前,他们在长安如何打发时间呢?我们也许会希望他们能忙着温习书本。事实上,很少有人会这么勤奋。一般来说,当时的风气是举子们会忙着作自我宣传。若干世纪之后,对考卷进行糊名的措施才开始实行。因为考官能够直接在卷面上看到举子姓名,因此很自然,如果他们碰巧认识举子本人,或者认识举子的权贵亲属、引荐者,或者了解此人的文学声名,他们的判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样的风气助长了举子们蹄声自己声名的行为。在长安,春天成为一个寻欢作乐的季节,无数的宴会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