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8.10
折扣购买: 执迷者手记
ISBN: 9787201193373
辑一 我写诗故我不在 我写诗故我不在,以便 让某物存在。 写到中年后,某种浮华 的温情逐渐淡薄,渐生一种 “人散后,夜凉如水月如钩” 的感受。 一切成熟都渐趋简单, 复杂多因青春期的酸涩。 长期的热忱之后,突然 发现脚下的灰烬越积越厚了 。 柯勒律治曾提出过一个 让瓦莱里着迷不已的问题: “写诗的时候,我在做什么 ?”是啊,我在做什么?在 出神,在祈祷,在修造纸上 建筑,在沉迷于一幅画…… 反正不是在写诗。 伟大的作品很少是即兴 创作,它们必然来自艰辛的 劳作。所以,放弃你的花招 ,回到朴素的言说吧,那点 小聪明只够用来沾沾白喜。 不要做一个内心惊慌的 老年人。同样的,也不要做 一个心如死灰的青年。 有时候,一切动力皆来 自“再写一首”的简单诱惑。 用一生时间目送自己走 进坟墓,写作是记录这一过 程的流水账。新作被讨厌自 己的人读到,叹息仿佛一阵 齿间风。 不要奢望了,你的诗永 远大不过你的灵魂。 大多数写作者,一入暮 年便滋生出一种基于顽固的 个人经验的保守主义,而真 正的保守主义则基于一种广 阔的、开放的心灵。 每当看到一个年轻人的 愚蠢时,我都赶紧检讨一下 自己的老朽。 谢谢你对我的冷嘲热讽 。谢谢你告诉我人生真相。 在人生中诗是很小的一 个东西,但与永恒结合,它 便是一切。 我知道我的才华几乎等 于零,我为此感激上苍。 把诗贴到广场上,总是 件令人羞涩的事情。它最好 的位置还是在一盏孤灯下。 当一个人站在星空下的 旷野上默默祈祷,那就是诗 了。他什么也没说,但沉默 也是诗。 词语并没有自动为我带 来本不属于我的东西,我始 终在“我’’之内写作,而我多 么希望通过写作将“我”这个 对手一击致命。 用一生的时间犯错,再 用一生的时间悔改。另一个 我在一旁简直看呆了。 诗这个东西,你如果不 写上个二三十年,就根本不 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我不 知道评论家们是经由何种途 径认识诗的。 别玩个性了,成熟一点 吧。“一个个性非常独特的 人,却往往是一个非常平庸 的作家,反之亦然。”舍斯 托夫的毒舌。 诗是道路。你们认同那 不知所云的大师,我只喜欢 那些在心灵的痉挛中不断流 泪、不停祈祷的悔改者。 诗,发起疯来就会造语 言的反。 只要我的诗里还有太多“ 我们”,就还没有真正写到 诗里去。 小说要掺很多生活的沙 子。诗人往往因为太纯净而 很难写好小说。 大师们通过作品影响青 年,但不要做“教主”,“教 主”是一种撒娇和极权。 我们对别人的厌倦往往 出于自恋。如王尔德所言: “期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出色 ,是不公平的。”他还有一 句毒舌:“觉得别人全都远 远不如自己,这种意识是唯 一叫人活得下去的东西。” 他的诗如险中探物,一 不小心就两手空空。 诗带我们来到理性的悬 崖边,往下看,会看到荒诞 、死亡、信仰和诗的倒影。 本着日格一物的精神, 今天,我将一本书作为研究 对象——这本书,我在二十 五岁时就将它买回了家。作 为一种虚荣,它完整地陪我 度过了二十年时光。二十年 ,从青年到中年,生命中发 生了多少事情,我却从来没 有读过其中的任何一行文字 。与其说惧怕它的艰涩,倒 不如说我的生命没有为我翻 开这本书。而如今,终于到 了去读《存在与时间》的时 候,它终于从一种虚荣,变 成了一个真实的问题。 黄昏的雨,在最后一声 鸟鸣中进入沉沉暮色。天空 的大伞张开,记忆覆盖着记 忆,时间重叠着时间,一切 流逝的,又仿佛全都存在了 。死者们恍若归来,那表情 依然未变。多日不见的旧友 ,仿佛已不在人世。我在哪 里?人类又在宇宙哪个温暖 的巢里?鸟雀那最后的话语 又将留给谁?翻开昨日读过 的几页经文,重新又读了一 遍,关于什么是不朽,我尚 没有确凿的信心。 写出人生的第一首诗和 抽人生中的第一支烟,几乎 是同源的。 不要在作品中有太多的 自我辩解,那让人厌恶。应 多一些谦卑和忏悔。 我们总是对别人身上的 问题洞若观火,却对自己的 问题充满迷思。 要警惕:陷入一种信仰 里,可能同时也意味着陷入 一种谬误里。 诗如果不参与自我的更 新,那就是诗和人的双重辜 负。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