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都名儒(五老七贤演绎成都)/崇丽书坊

蜀都名儒(五老七贤演绎成都)/崇丽书坊
作者: 王跃
出版社: 西南交大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蜀都名儒(五老七贤演绎成都)/崇丽书坊
ISBN: 97875643652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骆成骧:“布衣状元”三电袁世凯 四川走出过无数的文化名流,但出过的状元并不多, 哪怕这少许的状元也大多出在某一个地域。有人做过统计 ,从唐代武德五年(622年)起,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 年)止,在实行开科取士的近1300年间,共出了596个状元 。四川籍的状元屈指可数,总共只有26人。唐代5人,五代 5人,宋代13人,元、明、清各1人。把张献忠建立的短命 大西朝也算在内,则多出2人。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区是阆 中。阆中素有“秦蜀孔道”“巴蜀要冲”之称,更是人杰 地灵的风水宝地,四川本就不多的状元中5个都诞生在这里 。 四川的第一个状元是内江人范崇凯,最后一个状元就 是资中人骆成骧。骆成骧1895年乙未科进士,有清一代, 蜀士中夺魁者只有骆氏一人。骆成骧中状元成为川中一个 颇具神奇色彩的传说,推动了新学在四川的流行。那些热 心于维新的志士受到鼓舞更积极地活跃于维新运动,就是 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也不得不学点新学,以便猎取功名富贵 。 尊经书院是最为尊崇汉学的,也大讲其新学。新政时 ,骆成骧得到官费资助去日本学习法政,毕业回国后,被 聘主持法政校,1910年又简放山西提学。四川的资中似乎 也得天独厚,竟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是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1151年)状元,有小东坡之称的赵逵,另一个就是有“ 布衣状元”之称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状元骆成骧 。 骆成骧(1865—1926年),字公骕,资中舒家桥七里 沟人,曾祖父叫骆朝珩,祖父名骆恩升,父亲骆腾焕。世 代为农,无人读过书,更无人为官,这就是骆成骧“布衣 状元”之说的由来。农民家庭出生的骆成骧从小就爱读书 ,以至于有人说他是抱养的,生父姓李。也有人说骆父叫 骆文廷,考取过秀才,从小教他读书。各种说法都存在, 人一旦出名,成为某一领域的翘楚,就有许多闲话流传, 其中许多有讹,哪怕真事也有不同的版本,在那种档案制 度不健全,信息又不发达的时代,各种传言自然甚嚣尘上 。有一次州里考官看到小骆成骧的作文,深感诧异,问是 哪个老师教你的?骆回答是父亲。由此看来骆成骧父亲不 仅读过书,还颇有文采。骆成骧自幼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一次父亲出联:“抖起精神触落漫天星斗”,骆成骧思 索片刻,对以“长成羽翼冲开万里云霄”,得到父亲的夸 赞。 骆成骧9岁就读于成都锦江书院,14岁应州试,旋以岁 试第一名人成都尊经书院。在当时尊经书院是四川最高学 府,是第一批提出学习西方文化的高等学府之一,1875年 由四川学政张之洞在成都文庙西侧石犀寺旧址正式开办, 由经学家、文学家湖南王闿运任山长。四川近现代史上的 一批著名人物如杨锐、廖平、宋育仁、吴之英、蒲殿俊、 尹昌衡、吴玉章、彭家珍、吴虞、张澜等都是尊经书院的 学生。1902年尊经书院奉旨改建为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 学前身之一)。 骆成骧在尊经书院受到山长王闿运的器重和重点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