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创)作业设计的30个原则

(源创)作业设计的30个原则
作者: 常生龙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源创)作业设计的30个原则
ISBN: 9787572023002

作者简介

常生龙,物理学博士,特级教师,研究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 "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出版有《从普通到卓越:教师成长的五堂必修课》《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给教师的5把钥匙》等。

内容简介

1 不放大作业的作用 在学校里学习一天,回到家里再去做作业,这几乎是每个学生的生活常态。很少有人对学生做作业这件事情提出过质疑,只有当作业过量或者没有作业时,我们才会听到各种质疑或抱怨的声音。很多家长和教师都会给孩子布置各种作业,盯着孩子反复操练。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领军人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在《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中,对各种机构和个人有关作业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学校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没有价值的。除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增添学生对学习的厌恶感之外,学校布置的作业对学业成绩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这些作业不仅是孩子的负担,也成了家庭的负担。作业不仅减少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时间,还导致了很多矛盾和冲突,成为家庭中很多问题的根源。 作业有用吗 作业有用论者认为,作业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第一,“写作业”可以带来较高的学业成就以及培养诸如自律、有责任感等美德。 第二,作业可以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想法、课程内容和教学方针。 第三,作业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做好时间管理。 第四,作业是保持竞争力的基础。在其他学校依然布置作业的情况下,很难要求学校中的任何一个人为作业制度画上句号。 如果不允许布置作业,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就会感到焦虑,害怕孩子将落后于其他继续埋头做作业的学生。 但是,上述这些作业的作用都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 上文中说作业能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业成就,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学习技巧? 很多人以为,将孩子丢进游泳池,他就可以自己学会游泳;让他做大量的作业,他就可以掌握学习的技巧。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很天真的。 多数支持作业对学业成就有正面影响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以下假设:做较多作业的学生,成绩比较好。于是推论:他们之所以有较高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做了较多的作业。但大量研究发现:对中学以下,甚至对高中以下的学生而言,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来测量)之间没有整体的正相关。而这一事实却鲜为一般大众所知。 作业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吗? 责任感的核心,是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但我们给学生提供自己决定的机会了吗?我们从来不让学生决定自己是否要做作业,以及做多少、 做什么样的作业。从作业的设计到实施,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决策的过程, 没有机会参与规划他们自己的学习内容,或协助设计他们自己的作业。 教师需要和学生合作,而不是规定学生必须去做一些事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谈论他们的想法,了解潜在的概念,并且能够用文字把这些想法、 概念呈现出来。学习大大仰赖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当学生被人尊重时,当作业值得去做时,大多数学生会接受挑战,努力达到教师的期望。对自己选择主动做作业的学生而言,作业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对一项活动的热情,最能激发学生的潜力。 作业有助于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吗? 有人认为作业有助于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这种想法的背后隐含着对学生自己安排时间的不信任感。成人希望将学生一天的时间全部安排好,让他们按部就班地跟着计划走,最好不要越雷池一步。但闲暇时间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发呆,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去探索。如果学生连闲暇时间都没有,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没有个性。 作业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熟练程度吗? 行为主义认为,反复操练可以增进对学习任务的熟练程度。这就是我们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的理论基础。但我们要弄明白,哪些东西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提升娴熟度?答案是行为反应。网球练习就是如此。学生在学习大多数的学习内容时,大量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越来越精于正确地反应, 却无法帮助他们越来越精于思考,甚或习惯于思考。 作业的作用,被人们无限地夸大。家长和教师都以为拉紧这根“绳子”,学生就会在我们规定的方向上获得“飞翔”的能力,而我们也就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什么样的作业有用 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对当下的作业进行反思,认真思考“什么样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并从作业的编制、类型、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多个维度重塑作业。有用的作业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作业能帮助学生学习规划时间 做规划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应该持续学习和精进的一种本领。学生每天都要面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作业。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规划时间的过程。面对长周期作业,学生需要和他人合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完成;面对当天要完成,且可能涉及特殊资源、合作者等的作业,学生需要按照轻重缓急、资源利用实际情况、合作者的时间等提前规划,既要保证能够在截止时间内顺利完成作业,还要给自己留出检查和补充完善的时间。 作业能帮助学生创造意义 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学生成为积极活跃的学习者和意义的创造者。 无论是课堂上的学习,还是课后的作业,都应该着重于创造意义,而非背诵规则。美国早期儿童教育专家丽莲·凯兹(Lilian Katz)指出,即使一堂课几乎对智识无益,学生可能还是必须咬牙熬过,因为大家认为这堂课将让他们准备就绪,以应对下一个年级的到来。凯兹把这个现象称为垂直关联,并且用水平关联加以对照。垂直关联总是指向未来,提醒学生今天做的所有事情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好的收益。但如果学生在当下不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不能体会到学习的美好,那么让他为未来而努力是不现实的。 水平关联强调的是让学生的学习和当下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结,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爱上学习。很少有学校从水平关联的角度来思考该教学生什么,几乎都是从垂直关联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如此,作业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从水平关联的视角来重新设计作业。 作业能促进深度理解发生 学生应该参与作业设计,和教师、家长一起规划家庭作业,通过规划了解作业的意图和需要具备的各方面的基础,成为作业的积极构建者。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理解。正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所说,学生所做事情的价值“存在于这件事情激发更多的深刻思考,而不在于这件事情造成更沉重的压力” 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重要的时候,作业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通过作业设计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动机。 如何布置有用的作业 让作业发挥正向作用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设计适合家庭的活动 把适合家庭的活动作为作业,有助于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结。比如:研究自己的家谱,从中找寻家族演变的规律,或者从给家族带来荣耀的前辈的成长历程中获得启示;和自己的父母探讨某一门课程、某一个问题,询问他们是如何理解的,还有什么不同的思考路径;利用厨房里的相关器材和原料,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来理解或者解释课堂上所学的相关知 识,并由此延伸出一些新的实验、新的发现;和父母一起做手工,通过一些巧妙的小制作来理解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让学习变得有趣…… 设计“不会被看作是作业”的活动 那些在大人的陪伴下,花大量时间进行的活动,学生很喜欢,并且觉得有用处,让他们感到满足,比如烹饪,填字谜,玩文字游戏,玩纸牌 游戏,玩棋盘游戏,大声朗读,一起观赏优秀的电视节目,一起在网络上搜寻信息等。越是用这种活动来取代传统的作业,学生越能够从中学习去规划、评估和创造意义,在社交、情绪甚至智识方面的发展也会越好。学 生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周遭世界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想要尝试理解世界,并挑战自己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学生可以掌控那些影响自己的事情,认为自己可以操控命运,不再只是“棋子”的时候,他在各方面都会表现得比较好。 加强阅读 阅读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世界里,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他离开学校之后可能大部分都已经过时了。要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立足,一个基本的途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阅读正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手段。持续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成为更娴熟的读者,帮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运作方式,让他们发现原来有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是可以自己去探索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如果学生有机会和同学、教师、家长讨论所读的内容,那就好上加好了。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能力正在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特级教师常生龙总结了实用的原则和丰富的案例,手把手教你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