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故事(故事里的中国历史)

宋元故事(故事里的中国历史)
作者: 林力平|责编:赵晓星//孙瑶|绘画:冯戈//高国飞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89
折扣购买: 宋元故事(故事里的中国历史)
ISBN: 9787573126689

作者简介

林力平,1954年出生于北京,林汉达长孙,中国文联评论家协会理事,民进中央文化艺术文员会委员。从小受爷爷的熏陶,喜爱中国历史文化,著有《童年的梦》《悲剧的审美与演绎——评京剧“伏生”》等文章,论文《昆舞艺术的成因与审美特征》荣获中国文联第七届全国文艺理论评论奖;曾审校修订《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系列丛书,新著《故事里的中国历史》系列丛书,2023年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木球枕头 建立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由辉煌逐渐走向衰败,最后被唐僖宗赐名为“朱全忠”、说着要竭力“效忠”大唐的朱温给灭掉了。总之,这位皇帝被自己深信不疑的“忠臣”给戏弄了一把,最终丢了江山,实在令后人唏嘘不已。 公元907年,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至此,中国历史上开始了一段大分裂时期,称为五代十国(907—979)。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以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朱温成为五代时期第一个朝代——后梁的开国皇帝梁太祖。那么,十国又是怎么回事呢?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藩镇割据现象日益严重,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自封为王,形成相对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了中原,形成了五代,包括一些沙陀族建立的政权。虽然这五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权实力强大,但仍属于藩镇政权,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整个国家。而在其他地区割据一方的藩镇,如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政权,由于历时较长,他们称王也好、称帝也罢,都被后世统称为十国 这期间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形,为此战乱不断。纷繁不息的内乱,给北方的契丹族入侵中原带来了机会,当他们建立辽朝以后,在中原地区就形成了汉民族与契丹族长期对峙的局面。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纷争不断的乱世,是唐末藩镇割据的一种延续,除了为争夺中原而频频引发的战事以外,其他周边的小国相对比较稳定。朱温刚即位,镇海(今浙江省杭州市)节度使钱镠(liu)速派人赶到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祝贺,向梁太祖表示愿意称臣。梁太祖听了嘴一咧,才当了皇上没几天,就有人前来俯首称臣,心里实在美得不行,原来这当帝王的感觉真不错,于是马上给钱缪封官加爵。 杭州临安人钱镠,出身贫穷,家里靠捕鱼种田维持生计。他从小喜爱练习武艺,经常带领孩童们舞枪弄棒、射箭打拳。小伙伴把他当成孩子王,平日就喜欢钻进树林里你追我赶地打仗玩儿,谁都不想离开他。这童年打仗玩儿的快乐情景,一直到他成年后都忘不了。 青年时的钱镠,为求生计做过几年盐贩。后来军队应召,他投奔到浙西镇将董昌手下当了个部将,从此跟随董昌征战。他在童年打仗玩儿时的机灵劲儿,在后来的实战中派上了用场。不久,黄巢起义军南下攻打临安,钱镠带领一小股兵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胜多地把黄巢的先头部队打败了,为此保住了临安城。 由于平叛有功,钱镠被提拔为刺史,随后又升任为节度使。这样一来,他就和董昌各霸一方,分别占领浙东和浙西的地盘,成为浙江两股最大的割据势力。董昌看到自己原来的部下钱镠屡屡被提拔,已经到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发动叛乱,打算自称皇帝。心想:“到时候你钱缪再有能耐,还不是都听我的?” 董昌这边刚有点动静,钱谬那边就警觉起来,他深知这个老家伙一旦称了帝,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于是钱镠一不做、二不休,率兵先把董昌给干掉了。这下可好,不但消灭了对手,还立下了平叛的大功,一路飙升,最后被梁太祖封为吴越王,统管浙江全省和江苏省的部分地区,成了吴越国的国王。 封了王的钱镠,开始牛起来了。他命人在杭州修建了豪华的王府,每次出行,都有大批车马队伍前簇后拥地护行,那排场和气派,简直威震半个杭州城。他的父亲钱宽实在看不惯他这种做派,执意住在老家,不愿意沾富贵儿子的光。每次得知儿子要来,就故意避开他。 “故事里的中国历史”系列图书跨越半个多世纪,由林汉达先生创作奠基,其长孙林力平先生续写完成,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恒、周梅森、徐剑倾情推荐——一部书稿两代人,血脉相承,赓续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