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案(第4卷)

民国学案(第4卷)
作者: 张岂之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7.60
折扣购买: 民国学案(第4卷)
ISBN: 978753554648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卢戆章学案 卢戆章(1854-1928),字雪樵,语言文字学家。福建同安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父兄皆务农。9岁入学举业,18岁应试不售,后在书塾教读3年。21岁赴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25岁回国后定居厦门,以教书为业。曾应英国传教士之请帮助翻译《英华字典》。 卢戆章精通中、英两种文字,因自幼生活于教会方言罗马字流行最早、最盛的厦门地区,使他有条件对表意汉字和表音文字的难易作充分比较,由于认识到西文表音文字的简易性,于是产生改造汉字念头。从1881年始,他致力于切音字研制,受西文和教会罗马字的启迪及当地教士所创韵书“十五音”的影响,’历时十余年,于1892年制成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国第十快切音新字”,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汉语拼音方案。该方案采用罗马字基本笔画构字,共有55个字母,其中拼厦门音者36个,拼漳州音加2个,拼泉州音加7个,另有10个拼写其他方音。切音新字采用了声韵双拼形式,韵母在左,声母在右,外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 1892年,卢戆章据切音新字方案在厦门编印了切音新字课本《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厦腔)》,次年又出版了上书的节本《新字初阶(厦腔)》。此后几年间,他便出入于同安、厦门等地,自行在民间传播其“切音新字”。据说当时学习其方案“只须半载,便能持笔抒写其所欲言”(《1898年都察院代秦文》)。 …… 民国时期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重要转型期。社会转型与思想文化的演进,揭开了中国学沭思想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民国学案》共著录案主254人,均为民国时期哲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教育学、语言文字学等众多学术领域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每一案主都列有其生平行状、学术旨要和主要学术目录,内容丰富而又详略得当,兼具学术性、文献性和工具性,是对这一时期学术创获的全景式的展示,鸿篇巨制,粲然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