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

人类的故事
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人类的故事
ISBN: 9787561348413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1903年赴美国,在康乃尔大学完成本科课程,1911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出版《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 房龙一生出版的书籍达30多种,他以人文主义的目光,通过睿智的语言将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几乎全部复述了一遍,他的绝大部分著作均是风靡世界的畅销书。 房龙多才多艺,精通10种文字,拉得一手优美的小提琴,还能画画,他所有著作的插图全部出自自己的手笔。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人类历史大舞台 人类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疑问中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要去哪里? 人类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勇气与毅力,慢慢将这个问题推至越来越远的 边界,步步逼进答案的边缘。 然而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走出多远。我们知道得依然很少,但至少 我们能够准确地推测出许多事情来。 在这一章里,我将要告诉你们,人类历史的舞台是怎样被搭建起来的 。如果我们用一定长度的直线来表示动物生命可能在于地球上存活的时间 ,那么在它下面最短的那条线则表示人类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生命类 似的动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时间。 人类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然而却又是最先学会用脑力征服大 自然的。这就是我们要研究人,而不是研究像猫、狗、马或者其他动物的 原因。要知道,在这些动物的背后,同样也留下了许多非常有趣的历史。 据目前所知,我们最初居住的这颗行星,是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球体。 然而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块渺小的烟云而已。经历 了几百万年,它的表面渐渐地烧尽,并且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就是在 这片没有一丝生命迹象的岩石上,不断地被暴雨冲刷着,雨水把坚硬的花 岗岩慢慢地侵蚀掉,冲刷下来的泥土被带到云雾缭绕的高耸的峡谷,最后 ,雨过天晴,太阳破云而出。遍布在这颗星球上的许多小水坑逐渐扩展成 了东西半球的巨大的海洋。 在以后的某一天,最美好的奇迹发生了:在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上终 于有了生命的迹象。 第一个存活下来的细胞漂流在海洋中。 它漫无目的地随波漂荡了几百万年。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自 己的一些习性。这些习性使它能够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更加容易地存活下 去。这些细胞中的其中一部分成员认为待在黑漆漆的湖泊和池塘的底部最 舒适,于是它们在被雨水从山顶冲刷到水底的淤泥间扎根,变成了植物。 而另一些细胞情愿四处游荡,于是它们长出了各种各样一节一节的腿,像 蝎子一样,在海底植物和貌似水母一样的淡绿色的物体间爬行。还有一些 身上长满了鳞片的细胞,它们用游泳一样的动作四处游荡,寻找食物。慢 慢地,它们变成了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类。 与此同时,植物的数量也在慢慢增长,海底的空间已经容纳不下它们 了。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无耐只能在沼泽地和山脚下 的泥岸处安置新家。每天的潮汐都会淹没它们,让它们能够品尝到故乡的 咸味。在剩下的时间里,它们不得不在这极不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如何适应 ,争取在地球表面上的稀薄空气中生存下来。历经长期训练,它们终于学 会了如何才能在空气中生存,就像以前在水中生活一样。它们的身体逐渐 增大,变成了灌木和树林。最后,它们还学会如何使自己开出美丽的花朵 ,让忙碌的大黄蜂和鸟儿把自己的种子带到遥远的地方,使整个陆地都能 覆盖上碧绿的原野和树木的浓荫。 这时,一些鱼类也开始陆续离开海洋。它们学会用鳃和肺呼吸。我们 称它们为两栖动物,意思是说,它们无论是在水里还是在陆上都能同样悠 游自在地生存。当你看见在路边上的一只青蛙,它就能告诉你作为两栖动 物能够自在地穿梭于水陆之间的乐趣。 一旦离开了海洋,这些动物就会变得越来越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它们 当中的一些就成为像蜥蜴一样的爬行动物,它们和昆虫一同分享森林的寂 静。为了能够更迅速地穿过松软的土地,它们慢慢地长出了四肢,体形也 相应地增大。最后,整个世界都被这些高达三四十英尺的巨形动物占领。 它们和大象玩耍,就如同身体强壮的老猫挑逗自己的小崽子。生物学手册 把这些庞然大物称为鱼龙、斑龙、雷龙之类的恐龙家族。 后来,这些爬行动物家族中的一部分成员开始到迁移到上百英尺高的 树顶上生活。它们不再用腿来走路,就可迅速地从一棵树枝跳跃到另一棵 树枝上,后来却变成了在树上生活的生存技能。于是,它们身体的两侧和 脚趾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降落伞状的肉膜,在这些薄薄的肉膜上长出了 美丽的羽毛,尾巴就变成了方向航。就这样,它们能够在树林中自在地飞 行,进化成了真正的鸟类。 就在这时,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庞大的爬行动物在很短时向 内全部灭绝。我们无从考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气候的突然变化,也可能 是由于它们的身体太庞大,以至于难以行动,再也不能游泳、奔跑和爬行 。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诱人的蕨类植物和树叶近在眼前却不 能充饥,只能活活地饿死。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统治地球数百万年之 久的古爬行动物帝国到此就灭绝了。 如今,地球开始被不同种类的动物占据。这些动物属于古爬行动物的 子孙,但是它们的性情与体质都与自己的先祖完全不同。它们用乳房“哺 乳”自己的后代,因此,现代科学把这些动物称为“哺乳动物”。它们褪 去了鱼类的鳞甲,没有像鸟儿一样的羽毛,只是全身覆盖着浓密的毛发。 自此以后,哺乳动物发展成比其他动物更好地延续种族的习性。比如,雌 性动物会把产生下一代的受精卵孕藏在身体里,直到它们孵化出新的生命 ;比如,当其他动物还把自己的孩子暴露在严寒酷热的天气中,任凭猛兽 袭击时,哺乳动物却将自己的下一代长期留在身边,在它们还没有能力应 付各种天敌的阶段保护它们。这样,年幼的哺乳动物就能够得到最佳的生 存机会,因为它们能从自己的母亲身上学习到很多生存本领。如果你看过 母猫教小猫如何照顾自己,如何洗脸,如何捕捉老鼠等,你就能理解这一 点了。 不过关于这些哺乳动物的信息,不用我说太多。它们遍布你的生活, 你早已对它们非常熟悉。日常生活,它们是你的伙伴,经常出没于街道和 家里。在动物园的铁栅栏里面,你还能欣赏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哺乳动物的 尊容。 现在,我们走进了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就在这时,人类一下子脱离了 动物沉默无语、生生死死的生命历程,开始运用大脑掌控自己种族的命运 。其中一头智慧超群的哺乳动物在寻找食物栖身之处的技能方面,大大超 越了其他动物。它不但学会了用前肢捕捉猎物,并且通过长时间的训练, 它还进化出手掌一样的前爪。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它还学会了 利用自己的两条后腿直行站立,并且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直立行走是一 个非常困难的动作,尽管整个人类已经直立行走了数百万年,但是每一个 小孩中都必须得从头学起。) 这种哺乳动物看起来既像猿又像猴,但是比两者都要优秀,它成了地 球上最成功的猎手,并且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加安 全,更有利于互相照顾,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行动。一开始,它只会发出 一些奇怪的咕嘎声、吼声,以此来警告自己的子女们身边有危险。经过几 十万年的发展进化,它们竟然学会了用喉音来交谈。 你也许觉得这些非常难以置信,其实这种动物就是我们人类的先祖。 ……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