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风笑天,广西师范大学讲席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等。
内容简介
研究的过程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科学研究遵循着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从大的方面看,我们可以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确定研究问题并将其系统化;(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3)资料的收集;(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一、选择问题阶段
选择研究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研究问题一旦确定,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研究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决定着研究成果的好坏优劣。因此,应当对选题阶段的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有众多的因素决定着和制约着研究问题的选择。这些因素包括研究者的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也包括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具有的客观条件等。
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取研究主题,即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家庭关系、人口流动、越轨行为、企业制度等等;二是形成研究的具体问题,即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焦点,将最初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既有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一般来说,我们应首先选取一个研究主题,然后在这一主题领域中,选择和形成一个研究问题。这一过程既是一种包含着从一般到特殊的“过滤”过程,也是一种从模糊到清晰的“聚焦”过程。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并非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本书第三章主要探讨选择研究问题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设计阶段
如果说选择研究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那么研究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就像实施一项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工程设计一样,要保证一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研究目标的完满实现,必须进行周密的研究设计。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指的是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的准备。当然,这种准备工作还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各种信息的来源——研究对象的选取等。本书第四章和第五章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三、资料收集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者往往要深入实地,要接触被研究者,或者要设计出实验环境,实施实验刺激和测量,或者要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这一阶段,所投入的人力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多,因此,需要进行很好的组织和管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或者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我们事先所考虑的研究设计往往会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发挥研究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本书的第六章至第十章,将分别介绍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定量文献研究、实地研究、个案研究五种基本研究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技巧和问题。
四、资料分析阶段
资料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就像从地里打下的粮食,要经过很多道加工工序,才能最终成为香甜可口的食品一样,从现实社会中得到的众多信息和资料,也要经过研究者的各种“加工”和“处理”,才能最终变成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这里既有对原始数据资料的清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也有对原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的整理、分类和加工工作;既有对数据资料进行的各种定量分析,也有对定性资料进行的综合、归纳和解读分析。本书第十一章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五、得出结果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能够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将整个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地、集中地、规范地反映出来,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而撰写研究报告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从研究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的方法,再到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成果的质量,都要在研究报告中得到总结和反映。同时,还要将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发表出来,与他人开展交流,将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真正发挥社会科学研究在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中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