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经济管理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2.80
折扣购买: 我在南极的十七个月(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中山站站长纪事)
ISBN: 9787509628379
赵勇,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中山站站长,参加过6次南极考察和2次北极考察,在南极中山站越冬考察的日子里,每天坚持写日记发博文和图片,与网友一起分享南极的考察工作与生活,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南极哥”。
在南极过生日,是每个考察队员值得留念的日子 ,也是特别难忘的日子。每次有队员过 生日,考察队领导都会准备好亲自写好的精美生日卡 片和小礼物送给在南极过生日的队员。 这对考察队员来说意义重大,值得一生收藏,因对有 些考察队员来说一生可能就这么一次在 南极过生日,有的度夏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期间还不 一定能赶上生日的时间,但对越冬的考 察队员来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定会过上一次生日, 有的还可能连着两次在南极过生日。 我这次来南极参加越冬考察就要在南极连着过两 次生日,因我的生日正好是南极的夏 天,所以我在以往参加的南极度夏考察中已经在南极 度过了六次生日。想来我在南极过第一 次生日时才28岁,如今已是45岁,真是岁月不饶人,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岁月就在这一次 次南极考察中逝去,可看到如今中国在南极考察中所 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感我们的岁月没有 虚度,为之自豪。 2011年1月7日是第27次中山站度夏考察队员大庆 供水公司穆连庆的生日,他们公司 的队员在餐厅摆酒宴为老穆庆祝生日,虽然酒菜简单 ,但对老穆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 50岁的生日,又是在南极过生日,所以意义特别。这 天中山站的风特别大,在风大无法进行 工程施工的情况下,大庆供水公司的队员主动要求去 进步湖拉水,解决中山站的饮用水问 题,老穆就是其中一个。他们马不停蹄地开车去5公里 外的进步湖拉了两次水,回来时已经 错过了晚饭,但他们公司的队员已为老穆做好了长寿 面条,等着他回来庆祝他50岁的生日。 我被他们的工作热情所感动,今天特地过去为老穆的 生日祝贺,并送上生日卡片和小礼物。 在南极过生日,条件虽艰苦,随便搞几个菜,喝几 瓶二锅头,但大家的心情特别放松愉 快。由于在远离祖国的南极,大家喝到高兴时免不了 要想家,想家里的亲人和朋友。大家在 说到家中亲人时,大庆供水公司带队的纪贵生队员情 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一问才知他今天 刚得知家中的老母亲得了癌症,作为儿子的他在南极 无法为母亲尽孝,一个在大庆铁人精神 鼓舞下、在工作中从不叫苦的堂堂男子汉,想到家中 亲人时泣不成声,谁说男儿不流泪,只 是未到伤心处。 在中国南极考察的二十多年中,有多少队员见不 到父母亲人的最后一面,有的队员在南 极考察中失去了亲人,但为了不影响队员在南极的工 作,家人一直瞒着不说,等回到家中才 知父母亲人已离去。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正因为有 这样一批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愿牺 牲的优秀考察队员和他们亲人的全力支持,才会有今 天的辉煌成就。 我记得以前在雪龙船执行第18次南极考察前,雪 龙船机匠长曹建军的妻子患白血病人 院治疗,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单,曹建军这时多么 希望能留下来陪在妻子身旁,但雪龙船 要执行南极考察任务,而他作为技术全面的机匠长是 船上必不可少的关键船员。单位领导去 病床前征求他妻子的意见,他妻子说:“雪龙船上需 要他,就让他去南极吧,我会照顾好自 己等待他回来。”我们的机匠长就这样带着对极地事 业的满腔热忱和对妻子的歉疚之情出发 了。多么伟大的妻子!多么可敬的船员!可让人遗憾 的是,在雪龙船圆满执行完第18次南 极考察任务返航途中传来他妻子病逝的噩耗,多么令 人悲伤!雪龙船在南大洋上鸣笛三声为 这位伟大的妻子送行悼念。 我还记得在雪龙船出海前有好几位船员的父母已 是癌症晚期,他们都想留下来陪父母度 过最后的日子,尽一份做儿子的孝心!可在忠孝不能 两全的情况下,他们选择忠于祖国的极 地事业!不是我们不懂亲情,既然我们选择了极地事 业,就要为之奋斗! 我也曾在南极亲身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这是 在我雪龙船工作时写的一篇文章,以此 来纪念我的母亲: 母亲,请等儿回家! 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就像千千万万家庭 主妇一样,勤劳、善良,操持着家里的 一切。我自16岁离家外出读书后,难得有时间回家看 望母亲;工作后虽住在上海,离母亲 也很近,但船员生活使我常年漂泊在外,除了在上海 时的节假日外,几乎没有时间看望母 亲。母亲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工作,没 时间就不要来看我,我身体很好。” 2005年3月雪龙船圆满完成第21次南极考察任务 后回到上海吴淞口,我才抽空给母亲 打电话报平安,接电话的父亲告知我母亲已生病住院 。原来,我母亲两个月前因胃部不适去 医院检查,结果为胃癌晚期,虽然做了全胃切除手术 ,但癌细胞仍已扩散至淋巴、血液。母 亲坚决不让家人打电话告诉我,好让我在南极安心工 作。得知这一消息,我已是泪流满面, 不相信这是事实,一向非常健康的母亲怎会突然得此 重病,更后悔平时没有多关心她,没有 尽到做儿子的责任。第二天凌晨三点船一靠码头,我 就直奔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 的母亲,我流着泪说:“妈妈,怎么会这样?”母亲 说:“你总算回来了,平安回来就好。” 我说:“以后我再也不去南极了,我要陪在你身边。 ”母亲说:“不用,你只管做好你自己的 工作”。 此后,我只要一有空就去看望母亲,陪母亲到处 看病、做化疗,为母亲买最好的药,我 希望能尽量延长母亲的生命,让我弥补以前对她的亏 欠,尽到做儿子的一份孝心。当听说雪 龙船又要执行第22次南极考察任务时,我马上向单位 领导提交了不去南极的申请,领导经 过研究讨论还是希望我能前往南极,在忠孝不能两全 的情况下,我毅然决定再赴南极。回家 后,我不敢把去南极的消息告诉母亲,怕她接受不了 ,依然经常陪母亲去看病,希望母亲能 等到我再一次从南极回来。 此次出征前,母亲在医院做最后一次化疗,我向 医生询问母亲的状况,得知她的病状很 糟糕,最多能坚持一到两个月。我哭着对医生说:“ 求求你医生,能否用最好的药延长我母 亲的生命,好让我五个月后回来再见到她。”医生表 示只能尽力而为。临行前一天,我与母 亲道别,看着已骨瘦如柴的母亲,我流着泪说:“妈 妈,明天我又要去南极了,你好好养 病。”母亲说:“我早知道你要去南极,安心去吧, 不要担心我的身体。” 多么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明知自己的生命有限, 临终之时未必能见到儿子,可为了儿子 的事业,毅然支持儿子的工作。我为有这样的母亲感 到自豪!而我能做的就是在船上努力工 作,为我国的极地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今身 在南极,我只能向上天祈祷:“让母亲 能等到我回家吧!” 令人遗憾的是,我的母亲没能等到我从南极回来 ,就传来母亲病逝的消息,妻子在电话 中的话一直围绕在我的脑海里:“你母亲在滴水不进 的情况下,在床上硬是挺了十天,就是希 望能等到你回来!”我的心还怎么能静下来,只能在 心里大声呼喊:“母亲,请原谅儿子的不 孝!”如今母亲走了,我知道,从情感上讲母亲是带 着遗憾走的;但从另一方面讲,我也知 道,母亲并不遗憾,她希望儿子能事业有成。 这就是我们南极考察队员的悲哀,在当今交通如 此发达的社会,不管在地球上的哪个国 家,十天的时间都能回到祖国,可我们身处南极就无 能为力了,只能把遗憾留给自己和亲人。 P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