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
作者简介
邓铸:男,1987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获理学学士,留教育系任教,在华克伦教授指导下学习并讲授《实验心理学》课程。后师从欧阳仑、黄希庭、余嘉元等心理学家,于2002年获博士学位并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院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和实验认知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研究专题为“思维与创造力”、色彩与设计心理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当代认知心理学》(与余嘉元教授合著)、《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译)、《应用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实验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等。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思维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验》、《创造力心理学》等。朱晓红:女,199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11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16年主讲《心理统计学》课程。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习动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张晶晶:女,1989年12月生,安徽安庆人。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从事基础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EEG等认知神经科学方法,考察音乐认知和语言认知,关注音乐训练的作用以及音乐和语言的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心理统计学的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心理统计学》很美!其次,需要重视统计学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决定编著《心理统计学》。编写过程中,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方法学课程体系。写作中,加强了各种推断性统计分析条件的介绍,以减少方法的误用;针对关键的、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增加“案例”式教学和操作练习,缩小“课程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在写作风格上,强调融合性、易学性、操作性、实用性等。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数据的图表描述与特征量、随机事件与概率分布、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因素分析、非参数检验、路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