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75.60
折扣购买: 罗马传(精)
ISBN: 9787559828057
几乎所有的罗马旅行指 南都从介绍古罗马广场开 始,也可以说,几乎每一 位作者都觉得有必要为那 些既不方便参观也不容易 弄明白的残垣断壁向读者 道歉。或许其中最直白的 是《牛津罗马考古指南》 的作者阿曼达·克拉里什的 观察:“今天,这个区域看 上去就像被炸弹炸过一般 。” 这种情绪并不新鲜。两 百年前,她的同胞拜伦勋 爵就说过类似的话:一片 乱糟糟的废墟!在这双重 的暗夜中,又有谁能突破 黑暗,像在黑乎乎的残块 上投下一道月光一样心中 一亮,然后说,“这里曾经 是,或现在是罗马”? 诗人所说的“双重的暗夜 ”是指岁月的暗夜和由此引 发的无知的暗夜。对于前 者,我们或许已无能为力 ;对于后者,我们可以试 着点亮一些(或者,正如另 一本旅行指南的作者所说 ,“可以帮你补充一点古罗 马历史”)。毕竟,世界上没 有哪个公共广场能在历史 重要性上与它相媲美(这 也是所有旅游指南的作者 都会提到的另一点)。 首先,到底什么是“古罗 马广场”?它是一个大致东 西走向的巨大长方形区域 ,西至卡皮托利诺山,南 至帕拉蒂诺山,北至几个 以古罗马皇帝命名的广场( 以及帝国广场大道),东 面几乎延伸到斗兽场。在 很多书中,只有长方形的 西半部被认为是严格意义 上的古罗马广场。延续这 个传统,我们将在下一章 中介绍圣道上的古迹。 其次,旅行指南并没有 说谎:全世界确实很难再 找出这么一片几乎每寸土 地上都聚集了大量重大历 史事件的地方。文艺复兴 时期作家波焦·布拉乔利尼 曾这样描述自己在15世纪 20年代游览广场时的样子 :“耳边传来了那个年代宣 读元老院决议的声音,脑 海中想象着克拉苏、霍腾 修斯、西塞罗的演讲,这 一切让我时不时地灵魂出 窍,目瞪口呆。”[1] 18世纪历史学家爱德华· 吉本在追忆自己的壮游岁 月时也有类似的体验:“25 年过去了,我还是无法忘 记,也无法描述第一次靠 近‘永恒之城’并步入城中时 ,向我头脑袭来的那种强 烈情感。在一夜无眠后, 我隆重地步入广场废墟, 一边走在那些罗慕路斯曾 站立过、图利乌斯曾演讲 过、恺撒曾丧命于此的纪 念地上,一边行使着我的 注目礼。”21我们现在对古 罗马广场古迹的了解远比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知道的 要多,其实元老院并不在 布拉乔利尼以为的地方, 恺撒也根本不是在古罗马 广场被杀害的。但有一点 从未改变:世界上还是很 难找到第二个如此浓缩历 史的地方。 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 恺撒和西塞罗(更别说罗 慕路斯)当年的所见,在 今日的古罗马广场是看不 到的(更准确地说,它们 是被深深地掩理在了地下 )。在最乐观的情形中, 这里的最古老遗迹会是那 些帝国晚期的建筑。(一位 知名古典学者就在访问罗 马时拒绝前往古罗马广场 :“这些是帝国时期的建筑 ,在我的书中实际相当于 现代主义。”)好消息是, 罗马人非常保守,在修复 甚至重建时都会尽量保留 原貌。但同样,这是最乐 观的情形;这里至少一半 古迹的外观要归功于19世 纪和20世纪的激进修复。 在史前时期,古罗马广 场所在地是一片山丘间的 沼泽洼地。它最古老的历 史遗迹并不在广场中央, 而在其周边:它们偎依在 卡皮托利诺山和帕拉蒂诺 山的山脚下。在将来成为 安东尼和福斯蒂娜神庙的 地方是一片墓地(在有史 以后,罗马人几乎不会将 逝者葬于城内)。一条小 溪穿过沼泽。后来人们将 沼泽排干,用石头铺砌成 广场,沿着广场铺设了第 一条道路(后来被命名为 圣道),小溪则隐入地下 。 这里逐渐从主要市场转 变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的 枢纽:元老院在此召集, 法律在此通过,联盟在此 酝酿,战与和在此决定。 随着共和国日薄西山,帝 国统治逐渐确立,古罗马 广场的这些作用也成为历 史。但它的外观变得更加 宏伟,尽管附近又出现了 一连串新的帝国广场,它 作为“罗马广场”或“大广场” 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当罗马帝国在蛮族的侵 袭之下日渐衰落时,罗马 城的居民也纷纷逃离,剩 下的未及鼎盛时期之百一 ,并且都聚居到了远离古 罗马广场的战神之地。古 迹逐渐开始倾颓。永恒之 城终究未能躲开各种自然 和政治灾难:847年和1231 年,发生了两次毁灭性地 震;1084年,诺曼人罗贝 尔·吉斯卡尔率军屠城。但 生活还在继续:中世纪的 贵族们依托着古代凯旋门 加盖起自己的城堡,修道 士们则将异教徒的神庙改 换成基督教的教堂。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