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作者: 界面文化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ISBN: 9787521702309

作者简介

界面文化是隶属于界面新闻APP的子平台,其内容涵盖文学、社科、历史、艺术、古典音乐等多个文化面向,既有行业纵深,又有**视野。它是目前**文化原创平台中的佼佼者,努力打造中国*好的文化原创内容。界面文化力求做到有深度、有趣味、有思想,努力启迪和**新一代热爱思考、不止满足于眼前生活现状的中青年读者再多向前“走一步”,或许世界会因为这样多一些的思考,而开始变得不同。

内容简介

我们见面的这家书店没有门牌,隐匿在上海绍兴路一幢居民楼*靠里的门洞里。书店叫做Mephisto,典故来自《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他让人们将灵魂抵押给自己,而阅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店主鲁毅是赵松的朋友,他们都很喜欢法国新小说作家罗伯格里耶,将其亲切地称为“老头”。 按门铃,稍后鲁毅来开门,如果再加上暗号的话,我们的接头方式或许和旧式情报人员有一拼。走进大门,里面别有洞天。宽敞明亮的大厅被书架环绕,书架上都是二手书,其中不乏大部头,像是The Engr**ings of Eric Gill(《埃里克?吉尔的版画》),还有《汉画像卷》。书柜边贴着张海报,上面写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大厅正中央有张大方桌子,铺着红白条桌布,桌子正靠着敞亮的木质窗户,窗外就是几家报社和出版社驻扎的绍兴路。和赵松的**次叙聊,正是在这张方桌上进行的。 除了作家,赵松另一个*世俗的身份是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中心包括喜玛拉雅美术馆、大观舞台和商场)的办公室主任,负责人事和行政,写公文和写报告组成了他的*常工作,忙碌且琐碎。他是这样形容工作状态里的自己的——“坐地*行八万里,每天像坐过山车。” 说到这里,或许就可以和赵松的那句将自己比作苍蝇,多年后又回来了的话接上了头。写公文和写报告的工作,赵松早在二十年前还没离开故乡抚顺时,就是一把好手了。十四年前,他南下奔向上海时,曾下定决心要寻找新出路。结果兜兜转转,绕了一圈,他还在写着公文和文案。“有时候不得不说,这是注定的一个圈。”赵松感慨道。 国企里写着公文的文艺青年 20世纪90年代,赵松是中国石化抚顺分公司厂办调研组的一员,他的工作主要是为工厂写报告,为领导写公文。 以撰写年度报告为例,写作调研组得先去十几个车间收集好材料和数据,由调研室主任来拟写作大纲及标题,并分配写作任务,有人写总结,有人写规划,之后大家再将所有文章汇总。不管是写报告还是写公文,有一个要求必须得遵守——“不能有一丁点的个人色彩”,或者说“不像是人写的”,赵松调侃道。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写作小组要接*严格的写作和思维训练。“我们每天上班的**件事就是读《人民*报》,看人家是怎么写***报告和领导讲话的,要学习如何严丝合缝、没有一句废话地表达。”赵松停顿了一下,说:“当然你也可以说,全是废话。” 进入厂办做文秘,在别人和当年的赵松看来,都属于“美梦成真”,是来之不易的机会。进厂**年,他是*作工,分配在分厂实习,三班倒,一人守住一条生产线,他要盯着催化剂和仪表,等着“催化剂像蒸包子一样一锅一锅地出来”,再把面糊状的催化剂搅拌了,放到框架里,变成“颗粒状药片”。这个工作机械单调,人的动作也随着变得很机械,“就像是机器的延伸”。 值夜班的时候睡不了觉,有时候赵松困得不行了,就歪在一旁的推车上打个盹。好不容易挨到实习期结束,他转回自己的本行,成了一名仪表维修工。他的工作是在厂里一个五层废弃装置的顶层里,跟着师傅学修器械,这个工种比起*作工,已经是既轻松又清闲的了,还能*到其他工友的尊重。只要早上8点上班时去看一圈仪表,晚上5点下班前再看一遍,就没事儿了,其他空闲时间,都可以拿来看书。 不过维修工并不是赵松的职业追求,他还想走得*远一点,比如说,成为机关干部。他很快意识到,当时的文秘系统属于干部培养职位,为此他去自考了中文系,读了两年半,修了十几门课,拿到了专科学位。如果说这两年半的时间有什么实际收获的话,那应该就是学会了古代汉语,让他阅读古文毫无障碍。随后,在厂里举办的“青年知识分子七项才能大赛”中,赵松凭借着他撰写的“建厂三十周年的领导讲话”,获得了第二名,这才和**名一起借调进了厂里的文秘系统。 但是,在比赛上给领导写讲话能拿到第二名,跟轻松应对*常公文写作可不是一回事儿,“一点不轻松,太分裂了。”赵松回忆做文秘的头几年,他痛苦不堪,这与他在书本里看到的小说、散文和诗歌都距离太远了,当时他还跃跃欲试地给厂刊投稿,都是散文和诗歌,但一碰到公文,就觉得整个人都不知所措了。 有像赵松这样觉得写公文分裂的人,可也有乐在其中的人。就在赵松为公文写作苦恼的时候,一位从部队转业来的**出现了。这位**写公文写了十几年,几乎到了一种迷恋的程度,他整天琢磨着写公文的技巧,每篇文章不拘长短都要改上十几遍,不仅如此,他还保留了十几年间所有自己经手的各种公文,用牛皮纸做封面装订好整整齐齐地放在文件柜里。在赵松的《抚顺故事集》里,他将这位**称为“进入这个行当以来,**个前辈加半个老师”。 “这太**了,竟然有人写公文写出了快感,而且他的快感能够传染给你。”“公文**”特意找赵松谈话,颇为推心置腹地说,他也喜欢文学,但因为写公文,放弃了曾经的文学梦。“写这个很简单,不需要多么才华横溢、文笔斐然。”**还把自己的一身“*技”传授给了赵松:首先,写公文必须心静,不能想东想西;其次,要把所有材料读透消化,像淘米一样把无用的东西筛掉;*后,捞出干净的干货,分类归到不同的标签下,再放齐整,要做到随时找什么内容都能找得到。“公文**”还帮赵松改公文、改标题,去掉他认为无用的形容词,在这个过程里,赵松发现自己开窍了。 “我终于不愁这个事儿了,我可以请假五天回家,前四天看小说,*后**写出整个的报告。”开窍后的赵松长舒一口气。甚至他还发觉,公文写作上的严苛训练、追求客观,磨掉了他在写作中过度蔓延的自我意识,也逐渐使他脱离了自我迷恋式的写作状态,让他的“文青”的气质——神经质、敏感、强烈的自我意识等等都淡去了。 岁月流逝,赵松发现,身边的“文青”两三年一拨两三年一拨地渐渐消失了。*初,厂里组织了一个通讯员培训班,让喜爱写作的年轻人们暂时脱离各自工作岗位,一块儿到抚顺大伙房水库区待一周,大家联欢、漫步、吃海鲜,还一起听厂里专门邀请的作协作家和厂报编辑讲授的课程,“听得懂听不懂,大家还各自写点东西互相点评”。“1997年的时候,在我们那群文学青年里,至少有一半人已经不写了。等到了2002年时,还在写的,只有三四个人了。到现在,算上我,还有两个人。” 虽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赵松还记得其中几个人的名字:安志、王飞……以及他们的样子,“每个人的样子都是朦朦胧胧的,想起来就像梦里的人”。尤其是王飞,赵松觉得,她是那些人中*有天赋的,写得一手好文字,后来机缘巧合嫁给了一个犹太工程师,去了美国,现在是两个女孩的妈妈了,已多年不再写作。“文字与生命个体的触碰、黏附、交织与剥离,我对这个过程有着太多的感触了,是一种类似于梦去星散、天地苍茫的感觉。” “他们都去哪儿了?”“他们都在生活呢。”赵松自问自答着。 拜罗伯格里耶为师 赵松的母亲是中学物理教师,父亲是铝厂技术员,在他的印象中,儿时的家中没什么可看的书,“除了袖珍本的《***选集》《赤脚医生手册》《新婚知识》……就是《鲁迅杂文选》、司各特的《爱丁堡监狱》和《艾凡赫》了。”可以算作文学书的,或许是父亲从图书馆借来的那本《斯巴达克斯》的下册吧,上册被别的人借走了,赵松只能直接开始看后半本,印象*深刻的是“角斗士和看台上那些******的洁白如大理石的肩膀”。 初中毕业后,赵松进了技校学仪表维修,每个月还有十五块钱的补贴,扣除生活费用剩下的钱他就用来买书。 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面上涌现了大量翻译著作,赵松也摸索着买些来读,曾经花两块多买了本《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王央乐译),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阿根廷老头是谁,只是觉得封面设计得干净雅致,读了一遍以后,发现字都认识,却没有一篇能看懂。“看不懂太正常了,我之前看的是什么?是巴尔扎克、巴金、高尔基。”看不懂,他就把《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放到书架的*里面。 偶然购得海明威的《尼克?亚当斯故事集》,让赵松迷恋上那种私人化的、不顾读者的描述方式。看完了那本书,他灵感大发,把书柜里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重新翻出来,蹲在地上一口气读完,读到腿麻了站不起来,这一次,他读懂了。 “这太可怕了,他怎么能这么讲故事,每句话都能让人琢磨半天,我的小心脏啊就给镇住了!”聊起博尔赫斯,赵松突然冒出了一句特别“东北味”的形容,好像不这样就不足以形容他内心的震撼。赵松也读些**的文学作品,在某个阴冷的冬天下午,他拿着姥爷给的七十六块钱买了一套《鲁迅全集》。他抱着它们,挤坐在小公共汽车的尾部,随意抽出一本,闻闻书的味道,这场景他到**依然记忆深刻。 鲁迅是赵松*为钦佩的作家之一,为了*好地了解鲁迅是怎么写作的,他还曾经在上班的闲暇时光里,把《野*》找出来手抄了一遍。“这都是一个写作者起步时做的事情,只有做多了,你才知道你做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在《读书》杂志的一个角落,赵松发现了远在广州昌兴街的博尔赫斯书店的存在,“那个南方城市深处的书店,那么的不具体,而又神秘,像个不可思议的斑点”。他用杂志上提供的地址和电话订购书籍,那时一本书从广东寄到抚顺走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有时甚至*久,在书没到来的*子里,他会在脑海里猜想书已经到了哪一站,并勾勒着它的内容和轮廓,“反正那时候有的是时间,期待会令空间本身自然膨胀起来。” 重要的时刻出现在1996年的冬天,赵松正在水池边洗脸,水很冰,整个办公楼里空荡荡的,除了收发室的老头,只有他一人。他听见收发室有人扯着嗓子喊道:“你的书到了!” 赵松从包裹里取出的书是《重现的镜子》,封底是作者罗伯格里耶的照片,还附有一段介绍文字——“不是小说,也不是自传,是一幅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大胆的编织物”。在开启这本书的阅读之旅之前,赵松还试图阅读过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和《去年在马里安巴》,但是他没有看懂。 《橡皮》是罗伯格里耶发表的**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24小时以内的*击凶杀故事,出版后少人问津,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全世界的发行量却突破了一百万册,还改编成了电影;《去年在马里安巴》,讲述的是一个少妇与一个陌生男子相遇,男子自称去年在马里安巴曾约定与她在今年一起私奔,少妇却说自己从未去过这个地方,但*终被说服。使赵松惊讶的,不只是“自传还可以这样写?”还有因此而开放的全新叙事空间,“这里只有过程和可能,而没有确定无疑的答案”。 赵松决定拜罗伯格里耶为师,虽然罗伯格里耶自己也不知道多了这个徒弟(十五年后赵松在上海接待罗伯格里耶的遗孀卡特琳娜?罗伯格里耶,与她讨论新小说还有罗伯格里耶对于性和电影的观念,则像是一次缘分的回顾,不过这是后话了)。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赵松给自己出各式各样的题目,比如用文字描述窗花的不同状态;描写一个杯子的样子,但不是说明文,而需要读者有阅读愉悦感。“即使你离开了这个位子,我仍然可以通过空间来透露你的一切,你的位置,你面前台布的褶皱还是能留下你的痕迹。你要问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不一定要表达意义,而是似是而非的,营造一种始终存在的感觉。我要捕捉到某些场景,相关的、不相关的,再折叠拼贴起来。就如一个美丽的织物。”赵松说话的时候喜欢自己设问再自己给出答案。 1997年,赵松有了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到了2000年左右,他可以借助古怪的滴滴声拨号上网了,也开始混迹于网络文学论坛上。网络,把他的生命**打开。 一方面,因为对彼时的他而言,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辽宁的《鸭绿江》《芒种》杂志不太可能对他张开臂膀,他当然*不敢想象《收获》这样级别的文学期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写的东西在家自生自灭,“至少你上传了文章,被两个从来不知道的人回复,你知道有人在看。” 那时赵松也兴致十足地逛过很多**的知名文学论坛,但发现几乎没有例外的都是山头作派,老大作风,*后他跑到了当时人气还比较冷清的“黑蓝文学网”。“我一看,那里都是没什么人搭理的人,论坛很冷清。”当时黑蓝正在组建阶段,创始人是赵松的同龄人陈卫,只有两三页的帖子,以论坛和网刊的形式发表,但这里“高手如云”。 “*初那几年,黑蓝论坛上聚集了***好的一批写小说、写诗、写文学和电影评论的年轻作者,像陈卫、王敖、二十月、驴头狼(石可)、顾湘、陈梦雅、王宇光、凌丁(常立)、生铁、曾园、陈舸、流马(何鸣)、柴柴等等。当时论坛上发作品、点评作品的气氛之热烈,在**是很难想象的。他们对于发在黑蓝论坛上的所有作品所进行的点评与批评的态度都**严肃,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是严厉尖锐的。其中*为激烈的讨论战场,就是小说版。” 也是在2004年,陈卫试图出版一套“黑蓝文丛”,将论坛里的帖子变为正式出版物,书稿编好了,但都没有结果,直到黑蓝迁至上海与上海文景出版社合作才成功出版了**辑,总共五本。赵松的**本小说集《空隙》,就是“黑蓝文丛”**辑的五本作品之一。 《空隙》可以算是赵松在黑蓝时期的写作总结。这本书中,他“把所有对于西方小说的理解都加进去了”,故意切断各种线索和逻辑性,打破传统中读者自以为可以抓住的叙事条理,简单说,**难懂。小说出版以后,赵松送了一本给后来他搬到上海后经常路过的多伦路的“世界名著书店”老板,书店老板看完以后却不想留下,想要还给赵松,因为这本书对他来说有点难懂。*后这本书还是留在了书店里,为的是让它有机会与喜欢它的人相遇。 1、界面文化X中信大方隆重推出,本书提供了一个发表和展现的平台,给坚持纯文学写作的作家们继续前行的勇气。 2、记录写作的多种样态,在职业化写作之外,我们听见文学自在生长的声音。 3、贴近*广泛的人群,让在平凡生活中坚持文字梦想的普通人能看到前行的路标。 4. 双色主题封面,文字呈现多种色彩、*多写作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