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8.60
折扣购买: 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
ISBN: 9787100230414
"张燕芬,女,汉族,1978年生,广东揭阳人,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钱曾怡先生。研究方向主要为现代汉语方言学,语言对比,语言与文化等。主要著作有《广西平乐闽方言研究》(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论文主要有《广西平乐闽语音系及同音字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揭东方言的量词“奇”和“爿”》(《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从“猪舌头”看汉民族语言禁忌的特点》(《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等。 "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阳声韵是古音韵尾系统的一个大类,以鼻辅音为韵尾。中古阳声韵韵尾的格局是咸深摄收[-m],山臻摄收[-n],宕江曾梗通摄收[-?]。这一格局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中原音韵》中闭口韵的唇音字已经出现了首尾异化的现象,而现代汉语方言中中古阳声韵韵尾的读音是多种多样的。研究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1)是构建汉语语音史不可或缺的部分。 利用汉语方言材料是构建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手段。语音转瞬即逝,文献材料所展示的是一个个静止的切面,像韵书所记录的只是大致的类别,音值如何没有体现。例如古人所提到的“闭口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音,这是让人费解的,但是,通过现代南方闽、客、粤等方言,可以清楚地知道正是收[m]韵尾的韵母。现代汉语方言从古代发展而来,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原因,各个方言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保留古代语言成分的多少也有差异。把空间分布的现代汉语方言的不同类型立起来,可以得出鼻辅音韵尾发展演变的规律,并由此推测古代韵书类别的具体音值、探讨汉语鼻音韵母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时间的不可捕捉也就可以由空间的方言类型来重现了。 阳声韵是语音系统的重要部分,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今读局面纷繁复杂,其发展演变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阴声韵和入声韵的发展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例如,南方方言[-m][-p]、[-n][-t]、[-?][-k]两两之间韵腹元音的一致性,可以推测北方地区塞音韵尾未变之前的读音局面。阳声韵韵尾从中古到现代的演变,对于入声韵以及整个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汉语声韵调发展演变的全面研究,构建汉语语音发展史便水到渠成,而阳声韵韵尾的研究正是构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2)有助于全面认识汉语结构格局和语音系统。 阳声韵韵尾的发展实际就是鼻音韵尾的发展。鼻音在汉语中可以处于声母的位置,也可以处于韵尾的位置,二者的性质不尽相同,研究韵尾鼻音有助于全面研究鼻音的性质。当鼻音处于声母位置时,鼻辅音的性质是完整的,而当鼻音处于韵尾的位置时,鼻辅音的性质常常是不完整的。汉语方言鼻音韵尾由中古到现代的消变,与其韵尾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汉语的重要特点,与英语等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鼻音,无论处于音节的起首还是结尾,性质一样,都是完整的鼻辅音,常常与紧跟的音节连读。 阳声韵的发展演变,同时也涉及到元音和鼻音的关系。元音韵腹在韵尾鼻音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元音舌位的高低、唇形的圆展等都对鼻音韵尾的消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鼻音韵尾在演变的过程中鼻音的音色也作用于韵腹元音,使其带上鼻音色彩。当鼻辅音韵尾弱化后,鼻音作为一种区别意义的因素常常由元音韵腹来承担,这就是鼻化元音。音素间的相互作用处处存在,这种作用使语音系统不断向前发展。鼻音韵尾的发展演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音节内部、音节之间各音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对其发展演变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各音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汉语的语音系统。 (3)有助于普通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 方言是现代汉语在不同分布地区的实际存在形式,方言的不同面貌是现代汉语的不同侧面。古阳声韵尾与现代汉语方言里的今读类型对应复杂,有统一的一面,大的方言区都有主流的韵尾类型,不同的方言区也可能有相同的韵尾类型;有分歧的一面,同一方言区下属的方言有不同的韵尾类型。阳声韵尾的今读局面有区域性的特征,如[m]韵尾在闽、客、粤等南方方言的保留,也有非区域性的特征,如鼻化元音在所有方言区的出现。汉语方言所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韵尾局面,为普通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提供不可多得的参考材料。 汉语方言纷繁复杂,各种方言有着不同的发展类型,类型的背后体现了不同的制约关系。这些关系或为个性或为共性,将为普通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从而丰富语音演变理论的研究。 (4)有助于人们学习普通话,更好地进行交流。 普通话中与古阳声韵相对应的是鼻音韵母,这是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言区的人们由于受到各自方言语音系统的干扰,说普通话时难免带上方音色彩,像西南官话及客、赣方言区的人[-in]、[-i?]容易相混,山东冀鲁官话区的人[-n]韵母容易发成鼻化元音。研究古阳声韵的演变,探讨各方言的不同类型,可以明确鼻音韵母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弄清楚差异形成的原因。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方言的鼻音韵母系统,可以将其和普通话的系统对应起来,找出经常出错的部分,加以训练,必定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普通话的发音。 " 展现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方言的演变,探讨阳声韵韵尾演变的途径、条件和动因。 本书是一部探讨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方言中如何演变的著作。作者以“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930个方言点的178个阳声韵字为研究对象,归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分析阳声韵九摄的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阳声韵韵尾演变的途径、条件和动因。研究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是构建汉语语音史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有助于全面认识汉语结构格局和语音系统,将为普通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从而丰富语音演变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