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灵历练宝典/中学生成才书系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真诚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在现实生活中,真诚是人间的特别“通行 证”,也是人类和平共处、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一个怀有真诚之心的人 ,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因此,中学生锻造自己心灵的前 提,就是先要培养自己的真诚。可以说,真诚是一个人的无价之宝,是用 任何代价都不能换取的宝贵品质。 敦厚之人,始可成大事 每个中学生朋友都有将来做大事的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做成大事呢 ?我国古代圣贤说,“敦厚之人,始可成大事”。这就是说,忠厚老实的 人才是可以信任的人。才可以成就大事。 下面两个小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故事1: 北宋大词人晏殊参加殿试时看过试题后发现自己以前做过,便对宋真 宗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而且文章草稿还保存着,请皇上换 别的题目吧。”宋真宗非常喜欢晏殊的这种诚实,不仅赞赏了晏殊,而且 在晏殊及第之后注意重用他。 有一年,宋真宗允许臣僚们挑选旅游胜地举行宴会。各级官员都踊跃 参加,连市楼酒店也都设置帷帐以供宴会和旅行住宿需要。晏殊这时手头 拮据,没钱出游,便独自居家与兄弟读书论理。一天,宋真宗挑选辅佐太 子的官职,出人意料地在百官中选任晏殊。宰相问真宗用意,真宗解释说 :“我听说各级官员,无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达旦,歌舞不绝, 唯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谦厚,正可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晏殊 听说后,便老老实实地向真宗说:“我并不是不喜欢游乐吃喝,只是因为 我现在没钱。如果有钱,这些旅游宴会我也会参加的。”宋真宗听后越发 佩服晏殊的诚实,又因为晏殊懂得为臣之道,便越来越受到真宗的重用, 到宋仁宗时,晏殊被任命为宰相。 故事2: 三国时,孙策任用吕范主管东吴财经大权。孙策的弟弟孙权此时年少 ,总是偷偷地向吕范要钱,吕范则一定要请示孙策,从来不独自答应孙权 。因这事孙权对吕范很有意见。后来孙权任阳羡县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 库以备私用。孙策有时来查账,功曹周谷总是为孙权涂改账目,造假单据 ,使孙策没有理由责怪孙权。孙权这时很感谢周谷。 后来,孙权接替孙策统管东吴大事,因为吕范忠诚,特别受到孙权的 信任,而周谷却因为善于欺骗和更改账目,始终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 真诚不仅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有所助益。而且在人际交往中也大有帮 助。因为只有真诚,才会使你获得真正的朋友,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立于 不败之地。倘想获得知己,必先以诚待人。把交友当经商般地经营,确有 其人,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诚能动人,至诚可以格天。虽说是句 老话,但其效力的宏大,古今中外,颇少例外。 那么,对中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做一个真诚的人呢?最重要的就是一 切从平时的小事做起。 要做到真诚,不能在外表上用工夫。说话表情虽好,而你的内心不诚 ,至多是“巧言令色”罢了。对方如不是糊涂之辈,定会看出你的虚伪, 因为内心不诚,凭你巧言令色,终有若干破绽,被对方看出,岂不成为心 劳术拙吗?相反,内心能诚,即使拙于辞令,拙于表情,也能体现出你的 朴。诚且朴,效力更大,只要对方对你素无误会,你的真诚必能感人。 另外,待人切忌好用欺骗手段,欺骗也许能得一时之利,却不能维持 长久。如果你的欺骗日久为人察出,那时,即使你真的有诚意,也还会被 认为是另一种姿态的虚伪,只当你在做作。也许你曾遇过这种人,你以真 诚相待,他却以谲诈回报,于是,你便对真诚的效用发生了怀疑。其实, 真诚的力量是绝对的。之所以会发生例外,只是由于你的真诚还不足以打 动对方的心。对一切都应“反求诸己”,而不必“求诸人”。这是用真诚 感动他人的原则。 总之,要想使自己成为真诚的人,就要锻炼自己在小事上做到完全诚 实。当不便讲真话时,不要编造小小的谎言,不要去重复那些不真实的流 言飞语。 这些戒律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你真正在寻求真诚并且开始发 现它的时候,它本身的力量就会使你着迷。最终,你会明白,几乎任何一 件有价值的事,都包含有它本身不容违背的真诚的内涵。如果你追求它并 且领悟了它的真谛,你就一定能使自己进一步完善。 温馨提示: 真诚不仅是写在脸上的,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伪装出来的真诚比真正 的欺骗更令人讨厌。中学生要想成为真诚的人,就需要从平时的点滴小事 做起。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