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美学随笔
作者: (德国)叔本华著//韦启昌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叔本华美学随笔
ISBN: 720805136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7 文字作品跟生活别无两样:在生活中我们随便都会碰见不可救药的粗 鄙之人,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就像夏天那些玷污一切的苍蝇;同 样,数目庞大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些文字作品中的杂 草夺走了麦苗的养分并使之窒息。也就是说,这些坏书、劣书抢夺了读者 大众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而所有这些本应理所当然地投入到优秀的书 籍及其高贵的目标中去。不少人写作就是为了获得金钱或者谋取职位。所 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仅毫无用处,而且是绝对有害的。我们当今十分 之九的文字作品除了蒙骗读者,从其口袋中抠出几个铜子以外,再没有别 的其他目的。为此共同的目的,作者、出版商、评论家绝对是沆瀣一气、 狼狈为奸。 那些多产的写作匠、为面包而挥舞笔杆子的人所成功使用的一个招数 相当狡猾和低级,但却效果显著,时代的良好趣味和真正的文化修养也难 与之匹敌。也就是说,他们像玩弄木偶般地牵引着有一定趣味的有闲公众 ,训练他们养成与出版物同步的阅读习惯,让他们都阅读同一样的,亦即 最新、最近出版的东西,以获得茶余饭后在自己圈子里的谈资。那些出自 一些曾经享有一定文名的作者,例如,斯宾德勒、布尔瓦、欧仁·苏等的 劣质小说和差不多性质的文章也都是服务于同样的目的。既然文学艺术的 读者群总是以阅读那些最新的作品为己任——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是极为 平庸的头脑为了赚钱而作,也正是这一原因,这一类作品可是多如牛毛— —而作为代价,这些读者对于历史上各个国家曾经有过的出色和稀有的思 想著作也就只知其名而已,那么,还有比这更加悲惨的命运吗?!尤其是那 些文艺杂志和日报就更是别有用心地抢夺了爱好审美的读者的时间——而 这些时间本应投入到真正优美作品中去,以修养和熏陶自己,而不是消磨 在平庸之人每天都在推出的拙劣作品上面。 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 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就越发陷入自 己的泥潭之中。因此,在挑选阅读物的时候,掌握识别什么不应该读的艺 术就成了至为重要的事情。这一艺术就在于别碰那些无论何时刚好吸引住 最多读者注意的读物——原因恰恰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捧读它们,不管这些 是宣扬政治、文学主张的小册,抑或是小说、诗歌等。这些东西轰动一时 ,甚至在其寿命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最后的一年竟然可以多次印刷。并且, 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那些写给傻瓜看的东西总能找到大群的读者;而我 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 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 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只有这些人的著作才能给我们以熏陶和 教益。 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 和精力都极其有限。8 人们写出了评论古代的这一位或者那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文章、书籍, 读者大众就跟随着捧读这些东西,而不是那个思想家的著作。原因在于大 众只愿意阅读最新印刷的东西,并且,“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起。”这样 ,对于读者大众来说,当今的某一乏味、肤浅的头脑所写出的沉闷、唠叨 的废话比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更加亲切也更有吸引力。我很感激自己的好运 ,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就有幸看到施莱格尔的这一优美格言——从那以后 ,这一格言就成了我的座右铭: 认真阅读真正的古老作品, 今人对它们的评论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啊,各个平凡庸常的头脑是多么的千篇一律!他们的思想简直就是出自 同一个模子!同一样的场合让他们产生的只是同一样的想法!除此之外,还 有他们那些卑微、渺小的目的和打算。这些小人物不管唠叨些什么毫无价 值的无聊闲话,只要是新鲜印刷出版,傻乎乎的读者大众就会追捧它们, 而那些伟大思想家的巨作却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无人问津。 读者大众的愚蠢和反常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他们把各个时代、各 个民族保存下来的至为高贵和稀罕的各种思想作品放着不读,一门心思地 偏要拿起每天都在涌现的、出自平庸头脑的胡编乱造,纯粹只是因为这些 文字是今天才印刷的,油墨还没干透。从这些作品诞生的第一天起,我们 就要鄙视和无视它们,而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这些劣作就会永远招来其他 人同样的对待。它们只为人们嘲弄逝去的荒唐年代提供了笑料和话题。 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