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纪念文集(上下 共2册)(精)/回望张恨水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张恨水传略 谢家顺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 ,是享誉中外的著名报人与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 涯中,张恨水创作了120余部中长篇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 ,其中,《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 一梦》《巴山夜雨》五部长篇小说为其代表作。在小说之 外’,他还写有大量文艺性、新闻性散文,再加上3000首 左右的诗词和一些剧本,全部作品总字数超过3000万。 张恨水出生于江西。曾就读于南昌甲种农业学校、苏 州蒙藏垦殖学校,后因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开始了自谋 生路的生活。他天资聪颖,以“少年才子”闻名乡里。步 入文坛后,才华获得较全面的发展,既善琴棋书画,又能 吟诗作对,还会写剧本和登台演戏;他勤奋好学,在学生 时期,除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 的哲学、历史书籍和各种文学作品;他长期坚持自学英语 ,即使在炮火连天的抗战时期,也从未中断。涉足文坛后 ,每天除处理报社大量繁重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外,写作文 稿常在5000字左右。对此,他自己曾这样说:“我是一个 推磨的驴子,每日总得工作,除了生病和旅行,我没有工 作就比不吃饭还难受。” 1905年,十岁的张恨水在江西黎川读书时,先后阅读 了《残唐演义》《三国演义》。从此,他“跌进了小说圈 ”,到十六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几百种中外小说,并开始 仿作小说。 1918年2月,张恨水经挚友郝耕仁介绍,到安徽芜湖《 皖江日报》任总编辑兼编文艺副刊。1919年秋,他离开芜 湖到北京,先后任北京《益世报》助理编辑、天津《益世 报》驻京记者。1921年,兼任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 。1923年,兼任秦墨哂、孙剑秋创办的“世界通讯社”总 编辑。数月之后离职,专门给上海《新闻报》《申报》写 通讯。不久,离开《益世报》,协助友人成舍我创办“联 合通讯社”,同时兼任北京《今报》编辑。1924年初,张 恨水辞去上述职务。4月,任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晚报》新 闻编辑,后又主编该报副刊《夜光》。此时,开始在《夜 光》上连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对当 时官场和社会的奇闻怪事进行揭露、嘲讽和谴责。 1925年2月,张恨水任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副刊 《明珠》编辑。先后在该报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 1927年2月,张恨水又一代表作《金粉世家》开始连载于《 世界日报》副刊《明珠》。全书100万字,揭露了当时上层 社会和官场贪婪、伪善、腐败的生活。 1927年10月,张恨水任《世界日报》总编辑,先后在 沈阳《新民晚报》及北京《益世报》《新晨报》《世界晚 报》上发表多部中、长篇小说。1928年,兼任改组后的北 平《朝报》总编辑。1929年,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啼笑 因缘》。全书约25万字,对封建军阀的罪行进行无情的揭 露和鞭挞,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1930年,《啼笑因缘》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 上连载后,成了家传户诵的精神食粮,并被戏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