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转型创新(徐静波讲演录)(精)

日本如何转型创新(徐静波讲演录)(精)
作者: 徐静波|责编:潘婕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日本如何转型创新(徐静波讲演录)(精)
ISBN: 9787507552379

作者简介

徐静波,祖籍浙江。曾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中国大陆著作代理人。1992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海大学大学院博士前期课程。2000年,出任亚洲通讯社社长。此后创办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和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从1997年开始,连续19年采访了“中国两会”和中共党代会,曾采访过中日两国多位领导人。是日本电视台、东京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的时政评论员,一位中日问题专家。从2012年起,连续3年获新浪网、凤凰网十大博客博主荣誉。著有日文著作《株式会社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的中国》等,译有《一胜九败》《不死鸟》等。自2012年在凤凰网开博至今,点击率已突破一亿!

内容简介

01 日本为何电商不火,实体店依然存活 我采访过日本著名的电器量贩店必酷的社长,他告诉 我一个经营实体店的成功秘诀:第一,灯要亮、过道要宽 ,购物环境必须舒适;第二,所有商品都可以拿可以摸, 购物体验要好,第三,厕所要多、要干净,让不想进店的 人,也想进厕所。 第一次参加中国(福建)国际智慧商业大会,我有点紧 张,因为刚才听了中国商业界3位领袖的发言,我被智慧商 业、数字零售的概念搞得有点晕头转向,我感觉自己像是 来自非洲,而不是商业发达的日本。抱歉,请允许我首先 说出这个感受。 从2018年开始,中国不少零售企业,包括各种商学院 的MBA班到日本考察,考察什么呢?考察“新零售”。大家 希望我上课,讲解日本“新零售”的发展经验。于是我跑 去东京大学的经济学部,请教一位研究日本商业的教授: “什么是‘新零售’?”他听了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我上百 度查,发现“新零售”是这样解读的:企业以互联网为依 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 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 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 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那位教授说:“日本商业还没有进化到这一步。” 所以,我现在站在这个讲台上,感觉日本零售业的科 技创新至少比中国落后了5年,因为日本至今还是以传统的 实体店为主。 我今天的讲演,与本次大会所推崇的主题有较大的距 离,或者说是背道而驰,我要讲的是:日本的实体店为何 还能撑下去? 日本是一个商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发布的“2018年全球250家大零售商”排行榜中,亚洲零售 企业上榜的有64家,中国(含香港、澳门和台湾)上榜的共 有15家,而日本上榜的有32家,占到亚洲地区上榜总数的 50%。 日本传统的商业企业——百货公司,大多拥有二三百 年的历史。大家去过银座的话,一定到过三越百货公司, 它位于银座五丁目的十字路口,创建于1673年,那一年是 清朝康熙十二年,距今已经有346年的历史。高岛屋百货公 司创建于1829年,也有190年的历史。而日本的超市与购物 中心、24小时便利店等业态,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 展起来的,比我们中国早了30年。 所以,13本的商业,既有百年老店,也有新近发展起 来的新店,业态是相当齐全,经营也是相当老道。 有一句话,我说了,大家不要生气:“日本是中国零 售业的老师。”1994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公司 上海第一八佰伴在上海浦东开业,是上海第一百货公司与 日本八佰伴集团合资。八佰伴集团总裁和田一夫将日本百 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带人了中国,一楼全卖化妆品,而且百 货公司里还开餐饮店。这种格局在当时的中国百货行业是 没有的,无论是王府井百货公司还是上海第一百货公司, 当时的一楼全部是卖衬衫、羊毛衫的,百货公司里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