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并购大时代(资本的谋略与实战)(精)
ISBN: 9787509378274
张伟华,北京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法律部,任项日管理处处长,主要职能为集管理层对重大项目的决策提供法律支持,负责监管中海油集团国内外重大并购、重大投资、重大融资、资产剥离和处置、重大生产经营及建设项目的法律风险及为集团内重大、疑难、复杂法律问题提供指导、咨询工作。作者参与了过去十几年世界油气行业内诸多标志性跨境并购交易,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海外并购最大交易的核心法律人员之一,从事了包括油气资产并购、公司并购、上市公司并购、能源基金设立、并购融资、并购整合等各类并购及并购后运营的法律事务,对跨境并购有很深的理论认识及丰富的实务经验。作者曾被世界知名法律权威咨询机构Legal 500评为亚太地区最佳公司法律顾问之一,同时也是国际石油谈判者协会标准合同起草委员会成员之一。2015年,作者入选lL0(Interna一Ttilal Law 0ffice,同际法律办公室)亚太地区最佳公司法律顾问前五强(公司商务类)。
保密协议,国际并购商务游戏的起点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和膨胀,中国企业 的海外投资规模也在日益高涨。根据商务部的有关数 据统计,2002年,中国的对外投资的规模仅有20亿美 元,而2014年中国的全行业对外投资额超过1000亿美 元,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全年对外投资达到 1400亿美元左右,比中国利用外资总额超出200亿美 元,中国迈进了对外净投资国的行列。随着中国经济 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体量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不差钱”成为中国企业的突出标记。中国企业日益 参加到国际并购的商务竞技之中,海外并购所涉及的 行业门类广泛,包括了能源、建筑、制造、交通运输 、文化及房地产等各类行业。 国际并购的竞技场其实是测试国际并购参与者对 国际通行规则掌握程度和商业谋略技巧的游戏场。由 于国际并购竞技场上的玩家众多,各自的利益和风险 承受能力不同,游戏场上有不少的陷阱和讲究。有了 国际性的穿着和言谈派头,并不能一定保证中国公司 参与国际并购的人员在国际并购活动中有足够的知识 储备及经验积累去应付。由于国际并购的交易结构复 杂,交易不确定因素多,交易潜在的风险大,交易所 涉及的金额巨大,交易可能的时间较长,需要技术化 的人员参与,需要流程化的方式来推进,有着自身一 套的专业化方法,同时需要高度复杂且冗长的交易文 件来分担交易各方的风险。国际并购的种种特点,决 定了国际并购的参与者必须熟稔国际并购的游戏规则 ,了解其中的种种窍门,方能在竞技场上游刃有余。 本文将以国际并购中最为常见的保密协议为例, 谈谈在保密协议的签署、谈判中所体现的一些或明或 暗的商务游戏规则。 保密协议和信息披露行为有关,信息披露行为广 泛地存在于商业行为之中(知识产权、合资、并购、 聘用、买卖、服务、创业投资等),由于信息披露的 行为而引发的信息披露,本身就带来了风险。在国际 并购的开始阶段,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便涉及如何处理 保密协议。并购项目一开始,保密协议便会放上项目 人员的案头,不仅交易双方需要谈判保密协议,交易 各方还需要和各自聘用的各种中介、顾问(法律顾问 、财务顾问、财税顾问、技术顾问、公关顾问、政府 关系顾问)签署保密协议。在整个保密协议签署、谈 判的过程中,国际并购的各方参与者的种种行为特点 ,体现了游戏的复杂性和技巧性。 首先,从国际并购交易卖方(招标方)的角度看, 挑选什么样的公司签署保密协议是有讲究的。卖方需 要识别所谓潜在的买方是否是严肃的投资者,有些公 司接近卖方、签署保密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卖 方的相关信息,并无进行交易的想法。以国际油气业 的并购为例,有的石油公司为了尽快获取非自身熟悉 区域的相关地质资料,在市场上采取“有机会就看、 有卖家就联系、有资料就收集”的策略,从而收集了 大量的油气技术、商务及法律资料。尤其是在潜在买 方是卖方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卖方在挑选签 署保密协议从而披露有关保密信息的对象时是非常慎 重和严格的。一般来说,卖方需要一个评估的标准, 比如对潜在买家的技术能力、资金能力、发展战略、 投资近况等进行分析和了解,才能决定是否与其签署 保密协议,从而披露相关的保密信息。如果将对各国 政府的投标项目也视为广义的国际并购的话,各国政 府经常设置的投标资格预审查可以认为是对潜在交易 对手筛选的一个较好机制。所以,和哪家公司签署保 密协议,进而披露相关的公司保密信息,绝不是一个 盲目的商业行为,其背后有着大量的分析、算计和决 策的过程。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