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艺术与观念

凡·高/艺术与观念
作者: (美)朱迪·松德|译者:赵宏伟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4.30
折扣购买: 凡·高/艺术与观念
ISBN: 97875592001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凡·高对艺术生意的兴趣越来越冷淡,1876年1月,他 因渎职被解雇了。阿道夫·古皮尔的接班人里昂·波索德 (后来和女婿合伙将画廊改名为波索德和瓦拉东画廊)给 了他三个月期限,凡·高对此充满哲理地对提奥说:“当 苹果成熟之时,一阵微风便可将它吹落在地。”他将目光 转向了宗教,想成为一名英国牧师。凡·高已经23岁,觉 得自己现在学习神职有些来不及,不过他希望自己的语言 能力以及“游历多国,与各色人等,无论有信仰还是无信 仰,穷人还是富人都打过交道,很有经验”的阅历能够弥 补教育上的缺陷。艾略特《织工马南》中工厂工人自己建 立礼拜堂的故事使他充满自信,他这样写道:“在劳工和 穷苦人中充满了对信仰的渴望。”为了能尽早向他们传播 福音,他在英国男校找到了一份无报酬的工作,作为追求 目标的跳板。 回到英国之后,凡·高因为太年轻而不能担任城区布 道工作,这让他非常失望。他被派去找托马斯·斯莱德· 琼斯牧师领任务,这是一位和卫理会关系密切的公理会牧 师,负责管理伦敦城外的特纳姆·格林的礼拜堂和一所艾 尔沃斯附近的男校。斯莱德·琼斯向凡·高提供了很少的 薪水和协助牧师照看教区的机会。他立刻接下了学校的职 位。那里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市井与街头”。凡·高要负 责历史和外语方面的教学,带领祈祷者和唱诗班宣读《圣 经》。此外,他还要负责特纳姆·格林礼拜堂主日学校的 教学,以及附近两个卫理会教堂的教众会议和《圣经》学 习工作。在斯莱德·琼斯的鼓励下,1876年11月凡·高终 于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独立布道。 他骄傲地将布道内容全文发给提奥看。《旧约·诗篇 》(“我是初次来到此地的陌生人,请不要对我隐藏尔等 的戒律”——119:19)是凡·高亲自体验基督从出生到救 赎的起点,唤起了他告别童年的“黄金岁月”去闯世界的 回忆,暗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清晰的捷径。他将自己的 早年生活同《约翰福音》中教徒们穿越加利利的海上风暴 和旅行者向远方山峰之巅徒步跋涉这两个故事相比较。他 向约翰·班扬的同名寓言致敬,声称“我们的生活犹如朝 圣在途”。并且继续为克里斯蒂娜·罗塞特表现基督献身 的诗歌加以注释为“如同登山”。他将两人的文字和“我 曾经见过的一幅美丽画作”联系起来:“秋天夕阳西下的 风景,画面被一条道路分割开来。有一位黑衣罩身的女子 (可能受米什莱作品影响)正在向路人问候。”就像《爱 情》和《亚当·比德》中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描写一样。凡 ·高的描述非常具体,对用色和空间表述得也很精准。听 了凡·高的叙述,提奥脑海中跳出的第一幅画是鲍姆的《 朝圣者的行进》,但是该画早已杳无踪迹。还有一个有争 议的说法认为凡·高其实指的是鲍姆的《神赐》,一幅表 现春天时节坎特伯雷朝圣者队伍的画作。但是从他的描述 上来看,《担担者》(图14)在细节上更加相符。可能凡 ·高将两三张画混合在一起,运用“文字描绘”的方法将 自己的记忆糅合成了一张作品。无论如何。最后用视觉化 的画面来结束布道的方式。是凡·高从他最钦佩的荷兰牧 师(包括他父亲和姑父约翰尼斯·斯特里克)那里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