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佩:奇妙的数学世界(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李毓佩:奇妙的数学世界(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作者: 李毓佩 著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4.40
折扣购买: 李毓佩:奇妙的数学世界(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ISBN: 9787570216116

作者简介

李毓佩,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我国著名数学科普作家,“中国数学科普三驾马车”之一。他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读起来既轻松有趣,又寓教于乐,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与课外数学阅读结合,弥补孩子在数学阅读上的缺失,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代表作有《奇妙的曲线》《圆面积之谜》《数学司令》等。

内容简介

01数学其实很有趣 古人对数的认识 远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祖先就已经形成了数的概念。他们在很早以前就利用结绳或在木头上刻痕的办法来记数。比如美国纽约博物馆就藏有古代秘鲁用有颜色的绳子编的一种叫“基普”的东西,绳子打了许多结,它是一种记数的工具。我国古书《周易》上也有“上古结绳而治”的记载。 五千多年前,古埃及人把数字写在一种纸草上;古巴比伦人把数字刻在泥板上;我们祖先把数字刻在乌龟甲和牛骨上。下图是古人1到5的写法。 随着数字越来越大,用不断加画道道的方法不行了,需要创造出能表示大数的数字。三千年前出现了罗马数字,至今还有人在使用。比如钟表上就仍能见到罗马数字。 据研究,Ⅰ、Ⅱ、Ⅲ是表示1、2、3根手指,Ⅴ表示一只手四指合并、大拇指张开的形状,这和我国广东话有时将5说成“一巴掌”是一个道理。10写成Ⅹ,表示两只手掌。6就是在5的右边加一道写成Ⅵ,意思是5+1=6,而4是在5的左边加一道写成Ⅳ,意思是5-1=4。 罗马数字、古埃及数字以及中国的筹算,都采用同一符号重复若干次之后再引入新的符号,防止重复次数太多。在罗马数字中同一符号最多写三次,比如30写成XXX,而40则写成XL,这里L是罗马数字50。又如80写成LXXX,而90则写成XC,这里C是罗马数字100。在古埃及数字中同一符号可以重复九次,比如9写成。罗马数字显然比古埃及数字进步了。 在许多民族中,古代的数字常用一些名词来表示。比如,2用“耳朵”“手”“翅膀”表示;4用“鸵鸟的脚趾”(鸵鸟4趾)表示。古代有些数字是用象形文字来写的。比如古埃及数字: …… ★作者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四届中国图书奖”“第七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作者被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评为“金作家”,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 特级教授讲趣味故事,让孩子从此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