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帮你选专业(2019版)

果壳帮你选专业(2019版)
作者: 果壳guokr.com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果壳帮你选专业(2019版)
ISBN: 9787302525899

作者简介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学兴趣社区,并提供负责任的科学、科技主题内容。在创始人兼CEO姬十三带领的专业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经营,果壳网已成为国内科学传播领域独一无二的领军者,所做的事情也从单纯的科学传播,延伸到积极倡导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各方面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指南。

内容简介

我只讲一下北大 a的情况。 北大的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是合并在一起的。本科进来一级只有一个班,人 数有一定浮动,一般在三四十人或四五十人,本科生可选的专业方向有三个: 哲学、宗教学、科学哲学与逻辑学。 本科低年级基础课都是课程报告 /论文 +闭卷考试的方式,压力较大;本 科高年级选修课大多是论文。几年哲学系读下来,论文写作还是能锻炼得比较 规范的。 关于高考怎么选专业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深入考虑过,我进哲学系完全是 看高考分数能进哪个专业进哪个。个人觉得以高中毕业生的年龄和阅历,不可 能对大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说,高考尽量考好分数,能进名校 一定要首先满足进入名校,平台、氛围、眼界等绝对是不一样的,本科专业的 影响我认为真没有些人想的那么大。应该说,在某些层次以下的学校选择中, 才存在好一点学校的冷门专业和差一点学校的热门专业的抉择必要性。 另外,我学了七年哲学,很早就自认不适合做学术,硕士毕业阴差阳错 从事了金融业工作。开始找工作之后,渐渐也明白后来做什么工作跟专业的 a 北大,北京大学的简称。 瓜葛真不算大。不过,我们专业的学生一般还是以机关、事业单位等出路为 主,大型国企每年也有几个。我们硕士班的情况是,很多人继续深造(不理 解为什么这么多人读博士,哪儿有这么多教职呀……),工作的人去基层选调 (公务员)的最多,留京主要是国企和党报。 强调一下,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对人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专业当然也不 能。不管进入什么专业,努力掌握好当下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应对 万变。 非客/ 哲学 / 我是理科生,自己选的哲学专业,虽然报志愿的时候我也不太清楚哲学专 业是怎么样的。那个暑假,在高考结束后,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哈佛大学桑德 尔教授的《公正》课,然后深深为之着迷,当时以为哲学课就是这样的。高考 分数恰好不高也不低,又想着出去走走,北京是个好地方。分数段附近一看,唔, 中央民族大学,听起来挺高大上的,最后被第一志愿哲学专业录取。这在我们 班里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是调剂来的,所以在大一的时候不少人 转专业转出去了。 我们学校的哲学专业和宗教学专业合在一起称为哲宗学院,是一个小学院, 这和全国绝大多数哲学系的情况是一样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哲学八大 类——中哲、西哲(外哲)、马哲 a、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科技哲 学,课都开起来了。作为文科专业,学院老师要求也不严苛,学业压力是很小 a 中哲、西哲(外哲)、马哲: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称。 的。大部分的焦虑都来源于将来就业找工作的压力。当然,据我观察,大部分 同学都承认哲学课是很有意思的,毕业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相关工作(考哲学专 业的研究生),一般是因为志不在此,毕竟搞哲学既费脑还挣不到钱,没有足 够的兴趣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要明确一点,高中的哲学和大学的哲学专业不是一回事!高中哲学比较像 思想政治教育。 每次说自己是学哲学的,围观者无非是两种态度。第一种两眼发光:哇, 这么高端大气、高贵冷艳,学哲学的一看就是牛人!我只能说学哲学也有学霸 和学渣的区别,而且大哲学家全世界几十亿人多少年才出一个!正如叔本华所 说:“哲学不是娼妇,而是处女,你想青睐她,她还不一定青睐你。”第二种就 是各种不理解:你这个专业以后能干什么啊,学了没用,等等。我想说人文学 科的专业都是一样,哲学锻炼的是思维,国外培养辩证思维的专业还是很受欢 迎的。诚然哲学专业不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着,它更多关注的是对真理的追求, 对智慧的热爱。用柏拉图对洞穴的比喻来说,洞穴里生活的都是囚徒,他们只 能看到雕像的影子,只有哲学家才能走出洞口,看到真正的世界。总而言之, 有兴趣才是学哲学的本质动力。 还有好朋友吐槽说我学完是不是要出家,还有是不是学成神经质啊或者疯 了要自杀什么的……这个,我们也是普通人,这只是一门我们感兴趣要考试的 专业而已,又不是真的哲学家。 ◆《果壳帮你选专业(2019版)》是2019年全新改版,比老版增加不少精彩内容! ◆300多位师兄师姐以亲身体验告诉你,就读一个专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大学生活到毕业出路,从技能习得到精神塑造,都有鲜见的你所需要的大实话! ◆ 有本科生、硕士和博士,也有坚守本专业数年的行业佼佼者,也有毕业即转行的逃兵,他们曾经或正在那些你想了解细节的专业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