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传说(蒋勋重磅新书,历时三十年诠释绝美古典神话)
ISBN: 9787559446916
蒋勋 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 蒋勋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顾感性与理性之美。有诗、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代表作《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品味四讲》《池上日记》等。
关于屈原的ZUI后一天 渔父从屋中出来,用手掌做遮檐,挡住了强烈的阳光,四下张望了一遍。 这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酷热的夏天。还只是初夏,太阳整日照着,除了靠近河滩附近还有一点绿,山上的树木丛草全都枯死了。 静静的汨罗江,流着金黄灿亮的日光。 静静的,好像所有的生命都已经死灭了。 渔父侧耳听了一下,混沌中好像有一种持续的高音,但是分辨不出是什么。 他看了一会儿靠在岸边的竹筏,铺晒在河滩石头地上的渔网,一支竹篙,端端插在浅水处。 他在屋角阴影里坐下,打开了葫芦,喝了一回酒,坐着,便睡着了。 他的年岁不十分看得出来。头发胡须全白了,毛蓬蓬一片,使他的脸看起来特别小,小小的五官,缩皱成一堆。在毛蓬蓬的白色须发中,闪烁着转动的眼睛,嗫嚅的嘴唇,一个似有似无的鼻子,苍黄的脸色,脸色上散布褐黑的拇指般大小的斑点。 他在酣睡中,脸上有一种似笑的表情,间歇的鼾声吹动着细白如云絮的嘴须。嘴须上沾湿着流下的口涎。 他像一个婴孩,在天地合成的母胎里蛹眠着。 “或者说,像一个永远在蛹眠状态,不愿意孵化的婴孩呢!”屈原这样想。 楚顷襄王十五年五月五日。 屈原恰巧走到了湘阴县汨罗江边渔父的住处。 房子是河边的泥土混合了石块搭成的。泥土中掺杂了芦草,用板夹筑成土砖,垒筑成墙。 墙上开了窗,用木板做成窗牖。屋顶只有一根杉木的大梁,横向搭了条木的椽子,上面覆盖禾草。 土砖造的房子和渔父邋遢长相有一点近似,都是土黄灰白混混沌沌一堆,分不清楚头脸。 屈原走来,猛一看,还以为那渔父也是用泥土混合着河边石头堆成的一物。 直到他听到了鼾声—— 那鼾声是间歇的,好像来自一个虚空的深谷,悠长的吐气,像宇宙初始的风云,忽忽地,平缓而安静,一点也不着急。 山野林间无所不在的蝉则是高亢而激烈的,持续着不断的高音。 渔父从懵懂中昏昏醒来,他觉得那持续不断的高音吵噪极了,有一点生气,不知道这些虫子为什么要那样一点不肯放弃地叫啊叫的。 睡了一觉,下午的日光还是一样白。 他一身汗,湿津津的,恍惚梦中看到一个人。 一个瘦长的男人吧,奇怪得很,削削瘦瘦像一根枯掉的树,脸上露着石块一样的骨骼。眉毛是往上挑的,像一把剑,鬓角的发直往上梳,高高在脑顶绾了一个髻,ZUI有趣的是他一头插满了各种的野花。 杜若香极了,被夏天的暑热蒸发,四野都是香味。这男子,怎么会在头上簪了一排的杜若呢? 渔父仔细嗅了一下,还不只杜若呢!这瘦削的男子,除了头发上插满了各种香花,连衣襟、衣裾都佩着花,有靡芜,有芷草,有鲜血一样的杜鹃,有桃花,柳枝。渔父在这汨罗江边长大,各种花的气味都熟,桂花很淡,辛夷花是悠长的一种香气,好像秋天的江水…… “你一身都是花,做什么啊?” 渔父好像问了一句,糊里糊涂又睡着了。 空中还是高亢蝉声混合着模糊鼾声的间歇。 “在天地混沌的母胎中,他好像一个婴孩。” 屈原一早在江边摘了许多花,在水波中看了一会儿自己的容颜,这样瘦削枯槁,形容憔悴,一张脸被水波荡漾弄得支离破碎,在长河中流逝;一张满插着鲜花的男子的脸。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珮之陆离,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歌唱了起来,手舞足蹈,许多花朵从发上、身上掉落下来。近江岸边的花被风吹入江中,在水面浮漂,鱼儿以为是饵,便“泼剌”前来捕食,平静的水面荡起一阵波浪。 渔父听过军士们的歌声,是秦将白起进攻楚国京城郢都时的歌,军士们手操刀戟戈矛,一列一列,雄壮威武,张大了口,歌声十分嘹亮。 郢都后来被秦兵破了,老百姓扶老携幼往南逃亡。渔父坐在山头上,看强盗们出没,劫夺老百姓的衣物。老百姓也彼此争吵,男人殴打女人,女人殴打孩子。因为长久的饥饿,他们把年幼的婴儿交换了来烹食。插了一根竹竿,架起捡来的柴火,把洗净的婴儿烤了吃掉,像烤一只乳猪一样。 渔父打开酒葫芦,呷了一口,他在想那火上流着油脂、皮肉焦黄的一个小小身躯,究竟是乳猪呢?还是婴孩? 举世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 屈原又唱了一遍。 白花花的阳光,使一切影像看来都有一点浮泛,仿佛是梦中的事物,历历可数,可是伸手去捉,又都捉不住。 他头上身上的花飞在空中,花瓣并不向下坠落,而是四散向天上飞扬而去。 “乳猪烤好了吗?” 烹食婴儿的人们围在火光的四周,露出贪馋迫不及待的表情。 “郢都破了呢!一根骨头接一根骨头,足足排了有好几里长,当兵的都被活活坑杀了,一个坑一个,像萝卜一样,埋到颈部,喏,这里……”这人用手在颈部比画了一下,又说, “埋到这里,呼吸也不能呼吸,所有的气都憋在头部,下不去。头被气鼓起来,变成一个紫胀的大球。喏,像一个大茄子。还要更紫,紫黑紫黑的。眼睛也凸出来了,然后大概五六个时辰,眼球就‘啵’一声暴了出来。这人就完了。憋着的气,‘咻——’长长地从口中吐出。” 渔父笑了一笑,他坐在山坡上,太阳极好,他看见吃完婴孩的百姓,满意地抹一抹嘴角的油渍,舔一舔手指,把火灰踏灭,便又上路逃亡去了。 紧接着几天,是楚国阵亡的兵士们列队从山坡下过。他们还走去江边,在浅滩里洗他们的脖子。因为头已经被砍掉了,那脖子洗着洗着,便流出内脏的血来,流成长长殷红的一条,在江水里像一条美丽的红色的丝绸。 出不入兮,往不返,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那花在空中散开,像战场上的血点,装饰着华丽的天地。屈原也追上去,跟那没有头的年轻男子说了一会儿话。他们对答着有关人死亡以后,好像出了家门回不来的感觉。一个没有头颅的年轻男子,便茫然地在平原大地上彷徨徘徊。走来走去,到处都是路,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回家啊! 据说,屈原是这一天死的。跳完了舞,唱完了歌,披头散发,一身凋败野花的三闾大夫,爬在江岸上,哭了又哭。哭得汨罗江都涨了潮,水漫向两边,连山坡的坡脚都被淹住了。 渔父一觉醒来,吓了一跳,他的酒葫芦漂在水面上,摇啊摇的,像一只船。 屈原的身体随水波流去,可是水势并没有停止,继续向两岸坡地淹漫。 渔父拾起葫芦,涉水走去竹筏。拔起了竹篙,一篙到底,竹筏便飞一样向江心划去。两岸青山,许多无头的男子向他笑。那刚刚被吃的婴孩,做出猪的姿势,在山坡上跑来跑去。 屈原的身体,被香花浮载着,像一个很会游泳的人的身体,一直在江浪的顶端浮沉。 屈原听到的ZUI后一首歌是渔父沙哑的声音: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渔父的歌随着屈原的死亡在民间流传。此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聚在江边野餐,吃包好的粽子,都会谈起传说里那一个爱花的男子的死亡,以及渔父ZUI后唱给他听的歌。 歌词其实很简单,大致是说:“江水清洁,我就来洗头发。江水浊污,我就洗洗脚。” 渔父应该是无意的,不知为什么以后的文人加注了许多牵强附会的隐喻。 史书停止的地方,传说就开始了! 蒋勋历时三十年,精炼经典故事魂魄。他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蒋勋写作生涯WEI一神话题材作品】庄周梦蝶、褒姒病了、肉身饲虎、屈原的最后一天……一个个我们心中永不过时的神话故事,在蒋勋笔下全都复活。堪称古典文化的一部丰碑之作。 【重新理解神话,因为故事都有另外一面】除了盘古,没有人明白为什么中国五代以后都不太画人像,却爱画山水;除了庄子的浪漫,没有人知道他与蝴蝶一场关于美的牺牲;除了渔夫,没有人明白屈原临死之前的姿态与自我纾解…… 【是传说,也是我们的人生】这些源自祖先的神话传说,由历史长河里的无数人共同演绎完成——你讲一段,我讲一段,口口相传下去。读《传说》似乎也是在聆听许多人的心事。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很多人心里变成新的故事,重新演变。 【只有以传说中的种种人性苦楚为镜,我们才能看清人生的真谛】他将东西方神话的想象与现实拧在一起,想要讨论的仍是权威与个体、传统与现代、文学与美……这些自从至今始终撕扯着我们的问题。 电影《哪吒》、金鸡百花奖御用插画师,首度跨界绘制封面,还原绝美的神话主义色彩。 特邀霍尊极力推崇、《我是唱作人》节目热捧的艺术家舍溪亲绘古风卡片插图,高级珠光纸印刷。 这些美丽的故事,悲哀的故事,可解与不可解的故事。我常常觉得书中的屈原、褒姒、萨埵那太子、汉斯、Echo仿佛近在身边,与你我有着相同的歌哭笑泪。 ——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