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那时风景看湿了眼/走近古典品人生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神童·天资聪颖 公元991年,春日时节,柳条在风中柔媚地摇摆 着,远处的山水笼罩在薄雾之中,暖风吹拂着大地, 芳草萋萋一片,花朵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乡野的早晨 寂静而美好,空气里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夜的沉寂在 一声声嘎吱嘎吱的开门声中渐渐隐退。 有一个满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院落,整夜都 异常热闹,终于在红日爬上了山顶之时,从房间内传 来一阵清脆响亮的啼哭声,一名男婴呱呱坠地。生命 的到来远远要比完结欢喜得多,新生命的降生,为彻 夜不眠焦急等待的亲朋好友带去了喜悦和欢乐。这个 婴儿虽已不是家中的长子,但其父母却如同初为人父 人母般喜悦。 晏固,婴儿的父亲,此时正在衙门担任押运官, 生活虽谈不上富足,但是一家人生活幸福和谐。形成 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问房内安静祥和。简朴的木床 之上熟睡的孩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美好的一天就 这样开始了。 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眸中,倒映出童年时代的美丽 和趣味,隐隐约约预示着成年之后的离别与哀愁,在 他年幼的心中或许根本就无法知晓也无从理解,正是 这个出生的弟弟,让晏氏一族名满天下,从此家门常 盛。 晏氏一族的传奇故事并非在这位刚出生的婴儿才 开始。早在公元880年黄巢起义时已经溃不成军的唐 朝军队做着最后的无谓挣扎,两军你进我退,北上南 下反反复复,硝烟弥漫中,百姓都深居简出,唯恐招 惹是非,可一位姓晏的老汉却别出心裁,主张鲜明地 赞成自家的儿子出门闯荡。这位老汉便是晏殊太祖的 父亲晏墉,而意欲出门的儿子正是家中的独子——晏 殊的太祖。 于是,晏殊的太祖挥泪告别了父亲,踏上了博取 功名、光耀门楣的征途。而年过半百的父亲在家中等 候着儿子功成名就荣归故里。能有这样一番胸襟和见 识的老汉自然不是凡夫俗子,实际上,晏墉确实有一 番来历,他是唐朝进士,曾经在江南西道观察判院任 职。老人家虽然官阶不高,却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尤其精通天文地理,对风水周易颇有研究,算得上是 一代学士。 晏殊的太祖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看山水江 川风光无限好。有一天,他来到一条河边,柔柔的晚 风迎面而来,吹走了他一身的疲乏,鸟儿啼叫归巢, 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一幅和谐静美的画面 ,让人好不迷醉。 吃完晚饭之后,躺在客栈的床上,听着虫鸣蛙叫 ,他逐渐进入梦乡。在睡梦中迷迷糊糊的好像有人对 着他念了_一首诗:“白鹤池中舞,仙人下象棋。有 人遇此地,世代着朝衣。”次日清早,晏殊的太祖醒 来,想起梦中之人所语,若有所思,心里十分纳闷。 带着疑惑他继续踏上了游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