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心理健康一点通

睡眠障碍/心理健康一点通
作者: 编者:孙录//陈熔宁|总主编:赵静波//陈瑜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睡眠障碍/心理健康一点通
ISBN: 97875214122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讲 走进黑夜——睡眠知识知多少 “天有阴阳,人有睡眠”,这是敦煌经卷中关于睡眠 的最基本论述。如同水对于人的意义,睡眠是人最重要的 生理需求之一,是一种在哺乳类、鸟类和鱼类等生物中普 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甚至在无脊椎动物中也有这种现 象。因此,本部分主要介绍睡眠的一些基本知识,以便大 家能够更好地认识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与“眠”为友——什么是睡眠 通常来说,睡眠是指人或动物相对“静止”或“休息 ”的时段。人在睡眠时会有以下特征:主动的身体运动减 少,意识活动逐渐减弱,对外界刺激逐渐减弱,而姿势相 对保持不变;这样的状态可以使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最少 ,但是又能保证正常的活动;在此阶段,我们感知觉似乎 丧失,以至于感觉不到外界环境的变化,但是这种丧失是 可逆的,当遇到他人突然呼唤的时候,我们会迅速觉醒, 接着恢复正常感知觉,这是睡眠与麻醉或昏迷状态截然不 同的地方。 对人类、哺乳类动物、鱼类、鸟类来说,规律的睡眠 是生存的前提,是健康和生存所必需的。对于人而言,睡 眠几乎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我们生活质量的好坏可谓和 睡眠息息相关。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有关睡眠的话题,例 如:有实验结果表明,睡眠是大脑进行生理活动非常重要 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内,并不是所有的大脑细胞都会完 全休息,相反,有些细胞会变得比白天更活跃,这就可能 颠覆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认识。除此之外,现代脑科学的飞 速发展,脑电波记录技术的开发及广泛应用,也使睡眠过 程变得有规律可循。 睡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 睡眠,但每个人在睡眠上的差异很大。有人早睡早起,有 人晚睡晚起,有人睡的时间长,有人每天睡不到5小时;有 人睡的多却还是感觉很困,有人睡的少却仍然感觉精力充 沛;有人在睡眠中出现梦游、梦魇等情形;有人在睡眠中 出现打鼾、呼吸窘迫等。尽管情况不同,但是几乎大部分 人都曾因为睡眠不好而产生过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 等症状,甚至因为长期睡眠不佳而引起免疫力低下、经常 感冒,这些都是身体未能得到充分休息的表现。由此可见 ,好的睡眠是良好生活的保证。 二、有“矩”可循——睡眠的周期性变化 人在睡眠时“几乎丧失感知觉”,与外界环境之间的 联系减弱甚至消失,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长期以来我们 都认为睡眠是机体消除疲劳的一个过程,是我们的“世外 桃源”。但是科学家在给人和动物测定脑电波时发现,在 睡眠阶段的脑活动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表现为一系列 主动调节的周期性变化,此时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如感 觉功能、运动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也随着睡眠深度的变化 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规律的活动。当前对睡眠周期的描述 通常用“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一)慢波睡眠 简单来说,就是慢波睡眠阶段的脑电波呈现“慢波” 状态。在此阶段,人的身体表现为全身代谢减慢,身体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