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学习与测评译丛·真实问题解决和21世纪学习

21世纪学习与测评译丛·真实问题解决和21世纪学习
作者: 高恩静,阿曼达卡雷恩,马努卡普尔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130.00
折扣价: 84.50
折扣购买: 21世纪学习与测评译丛·真实问题解决和21世纪学习
ISBN: 9787553964850

作者简介

高恩静: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育系 阿曼达·S.卡雷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内容简介

本书概览 我们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理解真实性问题解决和学习,并了解学校或学习共同体如何使用并发挥其作用以发展21世纪素养。本书描述了学校为了真实性问题解决和学习,在问题、学习过程、环境和ICT工具设计方面的创新实践。除了创新实践,本书也试图为读者提供有关真实性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理论解释。为了深入理解真实性问题解决和学习,本书呈现了学生针对复杂问题如何通过生成和探索解决方案进行学习,以及问题式学习的不同阶段需要怎样的认知功能。 本书包括20章,呈现了与真实性学习相关的三种方式(真实性问题、真实性实践和真实性参与),并介绍了K-12学校和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解释、成功案例、教学设计原则和遇到的挑战。三种方式在本书的核心部分(第二部分和第六部分)中呈现,位于第一部分(简介与概览)和第七部分(总结和未来方向)之间。在第一部分的第一章(面向21世纪的真实性问题解决与学习)中,我们描述了本书的目的和总体结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关注真实性问题。第四和第五部分包含进行真实性实践的章节。第六部分的章节报告了关于真实性参与的研究。第七部分(总结和未来方向)包含最后两章,这两章对前几章提到的关键学习点进行了综合,并为未来真实性问题解决和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见解。 第二部分“真实性问题和任务”包括3章,详细说明了教育者如何设计和使用结构不良的真实世界问题,并描述了真实性任务在学校进行有意义学习中的角色。第二章“真实性任务与21世纪学习倾向的培养”表明真实性任务在决定初中生学习数学时的信念、动机倾向和个体投入中的重要角色。为了发扬真实性任务的优点,教师需要理解真实性问题的本质,并基于理论和班级情况进行有效设计。第三章“问题式学习中真实性任务的设计和评价”介绍了为PBL设计真实世界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设计和评价问题的实践方式。另外,第四章“小学数学真实性问题及其解决”表明在新加坡小学中应用真实性问题的意义和挑战。这些章节对于想要理解真实性任务的角色并为了有意义学习设计真实性任务的读者是有帮助的。 就如在PBL和探究式学习中一样,真实性问题在问题式学习环境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合作式地解决真实性问题提供教学支持、资源和工具。第三部分,“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包括4章,呈现了PBL的概念框架和新加坡的课堂实践。第五章,“问题式学习:概念、实践和未来”将PBL看作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问题驱动、情境式学习方法,在不同学科中都可以实践。PBL的理论概念和设计议题在未来研究建议中有所讨论。第六章“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式学习”呈现了在新加坡理工学院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建立问题式学习环境。为了PBL,学校不仅修改了课程、评价和学术政策,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努力。这部分的两章都展示了学生在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中如何进行学习的不同方法。第七章“问题式学习环境的设计”揭示了PBL每个阶段的认知功能,而第八章“协作式问题解决中的学生参与”,关注合作式探究学习中的社会文化方面。 对真实性实践的讨论更强调真实性学习活动和经验,而不只是真实性问题。第四和第五部分关注真实性实践。尽管两部分都强调通过真实性活动让学习者适应实际从业者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但是第五部分主要关乎有益性失败的做法(参见以下段落的讨论)。第四部分“学校中的真实性实践”包括3个章节,呈现了不同的真实性学习活动理论框架和实践。第九章“东亚文化中的再融合教育运动”的作者认为应培养玩耍活动、修整活动(tinkering)和再融合(remix)以克服东亚文化背景下应试教育的局限。另外,第十章“基于论证的真实性思维”提供了对科学家和设计者的实践都非常必要的运用论证的真实性思维的概念框架。最后,第十一章“沉浸式学习环境与地理问题解决”呈现了初中学生通过浸润式的学习环境体验形成地理学直觉和知识的课程干预。这部分帮助我们理解真实性学习中浸润式(新兴的)的实践,它们可以运用到K-12教育中。 接下来的一部分“来自有益性失败的真实性实践”聚焦有益性失败的研究。有益性失败的学习设计,给学生提供机会参与数学实践,让学生在接受权威答案的传统教育之前,通过小组形成和探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法。该部分包括3个章节,介绍了作为真实性实践的有益性失败,解释是什么让有益性失败对有意义学习有效。第十二章,“运用有益性失败促进学习”提供了有益性失败的理论框架,基于新加坡学校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益性失败的关键学习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有益性失败的学习比通过传统的直接教学更有效。基于一项准实验研究,第十三章“即时和延迟教学条件与学生学习成效”的作者认为,有益性失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当学习者将标准解决方案与自己的解决方法进行比较时,学习者能关注标准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素。另外,第十四章“小组发明学习与数学技能水平”表明发现活动之所以有效,部分是由小组组成所决定的。小组组成在有益性失败实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益性失败的实践通常是通过合作而非单独来完成的。作者强调这一研究发现,即小组中同时包括数学技能高和低的学生,更有可能探索更广范围的和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法。这对通过有益性失败来进行学习是很重要的。 倒数第二部分“在现实世界的共同体中的真实性参与”包括4个章节,呈现了具体的案例,并就人如何从参与非正式学习活动和共同体实践中学习提出了一些想法。这一部分集中于真实性参与,其中,真实性参与被认为是学习者直接与现实世界的共同体互动。第十五章,“促进主动学习的零售体验(REAL)项目”呈现了一个创新项目,初中生通过在新加坡当地零售商店实习,形成他们的商业知识和技能。另外,第十六章,“非正式科学学习中的真实性学习经验”呈现了在职前教师合作开发的非正式天文学工作坊中教师与其导师进行互动的基于设计的研究。第十七和十八章报告了在职教师在专业学习共同体(“ 专业学习共同体中的问题发现过程”)和基于维基百科的学习共同体(“维基百科环境下的同伴影响与教师课堂管理”)中发展其能力的真实性实践。第十七章探索了生物学教师如何识别和定义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待解决的问题,第十八章研究了初中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如何合作式地解决他们自己的班级管理问题。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合作式的识别、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可以发展21世纪课堂必要的认同感和专业能力。 最后一部分(第十九章“真实性问题解决与学习:经验与展望”和第二十章“真实性学习研究和实践:问题、挑战和未来方向”)呈现了对前几章中所强调的关键想法的综合和反思,并为读者在真实性问题解决和学习中将当前的实践转化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建议。 本书汇集了一系列有关真实性学习的优秀文章,聚焦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整合,可谓真实问题解决和学习的全新、全面、系统的资源。本书面对的读者范围广泛,只要是有兴趣设计和改进教育实践与学习环境的,旨在促进在现实世界情境下问题解决素养的培养的,皆在其列。特别要指出的是,学习科学和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生和研究者会发现这本书大有裨益,它有助于理解真实性问题解决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的问题。对教师和学校领导来说,本书提供了学校课程开发、教学改进、教师教育、专业发展计划设计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书中呈现的基于实证的洞察和发人深思的命题,有助于指导实践,促进转型,更好地让学生和教师做好准备,面对21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