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代尔(精)
作者简介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1997),捷克作家。 1914年3月28日,赫拉巴尔出生于奥匈帝国布尔诺附近的日德尼采,1935年进入查尔斯大学法学院就读,第二次大战结束后,才继续修完课程。曾获得法律博士学位,但并未从事过与法律有关的工作。 1962年起,赫拉巴尔才开始较有系统的创作。1963年出版第1本作品,特殊的风格和文采旋即备受推崇瞩目。次年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巴比代尔》问世后获青年阵线出版社奖。之后创作发表的作品,频频获奖。1968年,赫拉巴尔由于先前支持“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而被列入禁止出书名单,成为“被严密监视的作家”。1970—1976年,赫拉巴尔隐居于布拉格城外他出生的小镇,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完成于此时期。1986—1987年自传体三部曲出版后,他基本上搁笔,在孤独凄凉中苦度晚年。1997年2月3日,赫拉巴尔坠亡于布拉格一家医院。 赫拉巴尔的作品大多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抛弃在“时代垃圾堆上的人”,即他称之为“巴比代尔”的人群。主要作品有《底层的珍珠》、《巴比代尔》、《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过于喧嚣的孤独》等。
内容简介
雅尔米卡 我又来到了冶炼厂。大老远我就瞧见送饭工雅尔 米卡正拖着大汤桶在走着。我疾步迎上去,目不转睛 地看着她,直看得她垂下了眼帘。她怀孕六个月了, 嘴一张就露出了残缺不全、掉了一半的牙齿。不过, 她很纯朴,仍不失为美人中的美人儿。 我走到她身旁低声说:“哎,雅尔米卡,咱俩什 么时候结婚呢?” 她回答:“等牛鞭子开花吧!” 我说:“瞧您,瞧您!您不喜欢我啦?” 她毫不留情地说:“不喜欢,因为您成天在这波 尔托夫卡厂子里跑来跑去瞎忙乎,活像屁股上长了刺 似的。” 我放下帮她提着的汤桶,责备地注视着她,她垂 下了目光。我看见了她浮肿的眼圈、脸颊上的雀斑… …没错,今天她仍然穿着那件棉布外套,用根绳子系 着。她抬起眼皮来,说: “您干吗这样看着我?活像老汉看犁过的地。” 我解释道:“因为您近来对我有点儿冷淡。”我 拎起汤桶继续朝前走,我不能眼看着一个怀有身孕的 妇女提这么重的东西吧。到技工学校的拐角处,她倚 着墙角呕吐起来。当她把那张扭曲的脸转过来时,歉 疚地对我说:“瞧这闹的。”她两手托了托隆起的肚 子又补上一句:“您是知道的,大叔,我身子重了。 ” 我说:“那又怎么样?您那位上你们家去了吗? ” 她兴奋起来:“去啦。那会儿我已经躺下,茨复 尔乔维采的一帮小伙子来了,他们隔着篱笆嚷嚷:‘ 大婶,雅露什在家吗?’我妈走到门口,说:‘哟, 这可是来了稀客啦,雅罗斯拉夫先生!把我们家的姑 娘糟蹋了随后又甩了她,这叫什么作风呀?’” 雅尔米卡打住了,神色变得严峻:“您知道吗, 大叔,他是怎么回答的?” “这真是不知道。” 雅尔米卡提高了嗓门儿:“他对我妈说:‘那该 怎么着呢,大婶,难道要我把大腿挂在脖子上?’您 说说看,当未婚夫的有这么说话的吗?” 我拎起汤桶承认:“没这么说话的,至少不该这 么说话。” “可不,况且我们该举行婚礼呀。不过,我不会 死皮赖脸地再去找他。这都怪他妈!可是我不会白白 给她的,总有一天我会跑去对她说:‘给您吧,您的 宝贝儿子,好让您把他掖在您的……您知道掖在您的 什么地方!’” 她怒气冲冲,可是我们已走到了食堂,一伙男工 朝雅尔米卡围上来:“哎,姑娘,你可是美美地灌足 啦。你吞了个硬玩意儿吧?” 雅尔米卡也不示弱:“去你们的,你们这帮子无 赖,去你们的!你们个个都装作光棍儿,女人跟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