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全彩图解典藏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希腊城邦制** 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普遍推广,希腊社会 的经济也加快了发展速度,农、工、商业均有突出发 展。与此同时,希腊在同东方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大 量汲取并利用了东方文明的丰硕成果,从而使希腊人 站在较高的历史起点上,建构了不同于东方的**体 制。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围 绕土地、债务等问题,贵族与平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 斗争。在斗争中,原始公社制渐趋崩溃,代之而起的 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在希腊,**的普遍形 式便是城邦。希腊城邦的形成方式和途径大致分为三 类:一类是在早期移民和后来大殖民运动中建立的城 邦;一类是在氏族制度解体并征服其他居民的过程中 建立的城邦;另一类是在自身氏族的制度解体和阶级 分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产生的城邦。 城邦形成初期,贵族政治得到普遍实行,一切权 力集中于由*事**制时代的长老议事会转化而来的 贵族会议手中。稍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加之以平民 为主的步兵逐渐取代了贵族骑兵,平民地位*益提高 ,他们向贵族政治提出挑战,要求打破贵族在政治上 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对立双方势均力敌的城邦,一度 出现了僭主政治。但随着对立双方力量的消长,有的 城邦经过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而建立了**政治,雅 典就是一个例子;有的因贵族力量强大,建立起贵族 寡头政治,如科林斯。长期维持贵族寡头统治的城邦 只有斯巴达。 希腊半岛平原狭小,耕地较少,而且土地贫瘠, 粮食产量不能满足*益增长的人口所需,爱琴海上的 岛屿*是如此。倘若遇上自然灾害,粮食*是短缺, 一部分人在故土无以为生,被迫背井离乡,去海外谋 生,开拓殖民地。如公元前7世纪后期,铁拉岛上大 旱,因而不得不采取抽签的方法,从两兄弟中选出一 个外出殖民。由于土地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 促使无地或少地的平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遥远的海外寻 求土地,谋求生路。从而形成了一个希腊历**** 的大殖民运动浪潮,因之,古风时代又称“大殖民时 代”。 *初的殖民运动是自发进行的,除上述主因外, 还有多种情况:有的城邦为了缓和**矛盾,把异己 的“危险分子”遣往海外。如公元前8世纪末,斯巴 达无公民权的“**之子”因为没有分得土地,而与 希洛人(国有奴隶)结盟,密谋起义,败露后便被强 令外出殖民。有一些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个人或 集团,为逃避迫害,往往也选择离开故地,漂泊异域 ,建立新居。有的则因家乡被外族占领,不甘于*奴 役而远走他乡。也有人出于不愿甘居人下的念头,而 到新地方另立门户。*有一些人为某地富庶美好的传 说所**,出海寻找自己的乐土。这些人往往具有冒 险和进取精神,富有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理想。 自发组成的殖民团体一般都不大,到新地方后即 修筑城堡,聚居在一起,以防止土著居民*击或海盗 劫掠,同时选出元老院掌理政务,这些同舟共济的殖 民者就成为新城邦的平等公民。公民享有分配的土地 ,并通过公民大会参与政事。公民中也有平民和贵族 之分,那些*早的开拓者无疑便以其“立国”的功勋 而享有*多的利益和荣耀。后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社 会经济发展,许多城邦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公民外出殖 民,以掠夺土地、奴隶、原料和市场。 当时,黑海沿岸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在小 亚细亚,赫梯帝国已经崩溃,吕底亚尚未兴起;在西 方,除了腓尼基人的一些殖民地外,没有什么强国。 所以,希腊大殖民运动得以顺利进行,范围不断扩大 。在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的东部和南部、今法国 的马赛等地以及西班牙沿岸、小亚细亚沿岸、马其顿 和色雷斯沿岸、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 、黑海四周等广大地域内,逾百个殖民地城邦先后建 立起来。其中较**的有科林斯人建立的叙拉古、斯 巴达人建立的塔兰托、迈加拉人建立的拜占庭、米利 都人建立的奥尔比亚等。这些子邦往往采用母邦的政 制、文字、历法、**、习俗等,在城市内建有母邦 所信奉的神祗的庙宇。也有些*初建立的殖民地后来 再去建立殖民地,如阿哈伊亚人在意大利建立了锡巴 里斯,锡巴里斯又建立了波塞多尼亚。 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不啻一次地理大发现,它 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 。通过殖民,希腊本土与地中海、黑海地区成为一个 有密切经济文化联系的整体,这既有利于希腊吸收东 方文明成果,也推动了落后地区的文明进程。殖民运 动促进了工商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 的政治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也加强了平民阵营的力 量,有助于平民反贵族的斗争和**政治的建立。殖 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巩固了希腊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制 度,使其始终未像东方**一样,建立统一的专制帝 国。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