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精)/好望角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精)/好望角
作者: [日]古川隆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2.70
折扣购买: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精)/好望角
ISBN: 9787213099441

作者简介

古川隆久,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专攻日本近代史。1962年出生,1986年从东京大学文学部日本史专业毕业,1992年从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广岛大学综合科学部讲师,横滨市立大学国际文化学部讲师、助教授。章霖,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在读,师从近代史著名学者加藤阳子教授。

内容简介

1 拥有殖民地的“帝国” 改元时的日本领土 当时日本的领土除了北 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以 外,还包括在明治维新后吞 并的琉球、库页岛(准确地 说是库页岛的南半部分)、 朝鲜、中国台湾地区,以及 以上地区的一些周边岛屿。 相比现在要广阔得多。 其中,北海道、本州、 四国、九州在明治维新 (1868年1月)之前就是日 本的领土,因此在战前被称 作“内地”,战后则称“本土” 。不过,就算是在这四个岛 的范围之内,在北海道也还 存在着阿伊努人这样拥有不 同语言与文化的原住民,他 们作为被同化的对象,长久 以来备受歧视。原本是独立 国家的琉球王国,其语言和 文化也与日本本土存在差异 ,在明治维新后被吞并,成 为冲绳县,到改元昭和时, 这里在制度上已经被视作内 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冲 绳县出生的人还是会在诸多 方面遭到歧视。 中国台湾地区、库页岛 和朝鲜在法律上则有所不同 ,被视作“外地”。中国台湾 地区是日本在甲午战争 (1894—1895年)中战胜 清政府后,于1895年占领 的;库页岛南部则是与俄国 进行日俄战争(1904— 1905年)之后占有的;而 朝鲜被占领则源于1910年 合并大韩帝国。当时,以上 地区虽被视为日本领土,但 是日本宪法与内地的其他法 令并不适用于这些地区。这 是因为日本政府与权力高层 在宣示当地为日本领土的同 时,既希望避免当地民众的 反抗,又不愿意给予当地人 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所 以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不过 ,在1943年(昭和18年) ,库页岛被划入了内地。 此外,还有关东州租借 地、南满洲铁道附属地、委 任统治领(南洋群岛)等类 似于领土的地区。顾名思义 ,租借地即是一国从他国租 借而来,并实施统治的土地 。一个代表性的例子,便是 英国在1997年归还中国的 中国香港地区。当时日本占 有的租借地是位于中国辽东 半岛的关东州,这也是日本 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之后 取得的。虽然关东州也是租 期到1997年为止的租借地 ,但是日本并没有支付租金 ,只是约定了总有一天会归 还。 南满洲铁道附属地同样 是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得来的 ,并且与关东州租借地接壤 。日本不仅拥有南满铁路的 线路、车站以及周边土地, 还拥有在这些区域的大部分 行政权。在日俄战争之后, 日本政府设立了南满洲铁道 株式会社来管理运营南满铁 路。这一企业在运营铁路之 外,也掌管着日本从俄国手 中得到的权益,如铁道附属 地的大部分行政权、煤矿等 资源。因此,满铁并非单纯 的民营铁路公司,同时也是 殖民地管理机关。满铁的社 长(后改称总裁)是由政府 任命的,而且就算企业出现 了赤字,日本政府也会施以 援手。 南洋群岛则是日本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从德国手中 夺取的。一战结束以后的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 并正式将这些岛屿以委任统 治的方式移交日本。在被日 本占领之前,南洋群岛的居 民大约有5万人,在成为日 本的委任统治地之后,从经 济落后的冲绳等地移居到这 些岛屿的人开始不断增加, 到1940年,移居者已达5万 人。 最后,还有虽是外国领 土,却由日本实行统治的区 域,即租界。从明治中期开 始,日本在中国的天津和汉 口各占据了一部分区域作为 租界。另外,在当时中国最 重要的大都市之一的上海, 还有所谓公共租界,这一租 界由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共 同管理,那里也有不少日本 人。 根据1930年(昭和5年) 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日本 内地的人口数量为6445万 人,其中朝鲜籍(当时被称 为朝鲜人)42万人。朝鲜半 岛则有2105万人,中国台 湾岛有约460万人,以上地 区也各有数十万的内地籍居 民(当时称内地人),与当 地人相比,内地人只是很小 的一部分。在当时日本统治 的所有区域内,总共有 9179万人,其中6526万人 是内地人。 虽然连同殖民地在内, 日本当时已有接近1亿人口 ,但是其中1/3的人口有着 与日本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处于被内地人统治和支配的 境遇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 战战败为止,日本都将自己 称作大日本帝国,从占领原 本属于外国的土地,进而对 拥有自身民族文化的当地人 进行统治这一点来看,倒确 实是帝国所为。 P5-7 1.一部由权威学者写就的超越之作。古川隆久是日本*线的昭和史研究权威,专攻日本近现代史30余年,本书被誉为日本目前*的昭和通史。脉络清晰、视角多元、行文通俗。作者对各个时期的精彩短评尤其值得称道,他打破了“昭和史就是战争史”的刻板印象,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等角度展现昭和全貌,对庶民的同情与关怀、重视国际关系的写作,让本书注定成为一部超越之作。 2.昭和对今日中国的重要借鉴。昭和时代的64年,正处于20世纪人类历史经历巨大变动的时期。尤其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对比日本昭和时代,我们能够找到一种跨越时空的相似感: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中崛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但也遭遇了安全生产、教育资源分配、环境问题,以及与外国的贸易战等当前正在困扰中国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日本昭和时代的失败与成功,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昭和史对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意义。通过学习昭和时代日本毁灭与重生的历史,我们就能明白,一旦忽视了对个人的尊重和自由公平地讨论国是的重要性,就会被时代抛弃,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自然无从谈起。 4.篇幅适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读者来说,通史写作*的痛点是事无巨细而没有侧重,注重史料却旁征博引。本书很好地克服了这样的弊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综合研究成果,有侧重地来展现昭和全貌。此外,本书收录了近6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这些历史影像将配合作者富有思考的文笔,娓娓讲述昭和激荡的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