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28
折扣购买: 传奇新疆/魅力新疆系列丛书
ISBN: 9787508525181
本书作者黄适远系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文化工作者,经常行走于民间,采集和记录新疆的非物质文化传奇。
传奇留西域大美是新疆 新疆一直以来给外界的印象就是沙漠、戈壁、雪 山和草地,而汉 唐以来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多是赞叹古代西域的“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这种天生附有的“传奇”色彩成为新疆最为 吸引人们目光的 地方。 古代库车地区所产生的绿洲音乐的伟大代表龟兹 乐给了中原地区 以辉煌的想象,这是古代西域的光荣,也是古代西域 绿洲的光荣。尤 为珍贵的是,它直接启蒙了维吾尔木卡姆,使之成为 全人类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的草原也沉淀了伟大的史诗。 口口相传的《玛 纳斯》和《江格尔》,都再次露出了惊世容颜,弥补 了中国无史诗之说。 那些存续在天山南北、昆仑山脚和阿尔泰山腹中的民 间手工技艺记录 了农耕和游牧的生活剪影。至今,这些技艺还在薪火 相传,保留着古 老的“记忆”,成为我们追寻先民生活的蛛丝马迹。 今天,经过我们 这些新疆“土著人”的寻访和记录,这些非物质文化 遗产露出了当代 之美。 新疆的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都是与中华文明 息息相关的密码 之所在。经过灿烂的丝绸之路的东西交织,古代西域 已是世人公认的 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有关东西方人们的许多梦想经过 这里,留下了无 数的传奇和故事。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更是人种 的蓄水池,成为 中外为之瞩目的文化沉积地。 我由于职业的关系,经常往返于民间,与市井之 民、牧民和民间 艺人多有交流,深感于民间的藏龙卧虎和别有洞天。 或许,我们有时 候可以放慢脚步,充分享受“慢节奏”的美学,让身 心更加放松,让 思想更加开阔,对天山南北的地域传奇和气质多一份 了解和认知,从 而散发出更加强烈的情感气场,为当代阅读空间提供 更加丰富的精神 食粮和资源。 民族民间文化今天被赋予了一个新概念——非物 质文化遗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 语言;传统表演 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和杂技等);民俗活 动、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 艺技能;与上述 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所理解的文化空间就是 相关的人类群体 所制定的文化习俗,它存在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和 民间信仰等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的文化实践提供 了更加广袤的空 间和指导。 当我终于回归文化,和同事们开始常年行走在天 山南北时,那些 深藏在广阔民间的即将消失的文化资源常常让我喟叹 不已,而我们能 做的就是从象牙塔中走下来,把这些民间风物一一记 录。丰厚的民间 资源正如浩瀚无际的宇宙,常常令人感叹力不能及。 而这些先人传递 下来的薪火是不能灭的,它是温暖和滋养我们心灵的 灯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得深沉。”新疆是 一片壮美广袤的土地。如果一定说,是因为生于斯长 于斯,才有更多 萌发于心底的亲情,毋宁说,新疆有一种深刻灿烂的 美丽,这种美伴 随我们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伴随我们从文 化的“边缘”再 次走向“中心”。 其实,我们都行进在新疆文化的路上。“在路上 ”,正是我们的一 种状态,这种状态也是我们内心对于新疆文化的热爱 和责任感。新疆 文化以其博大成为我们长久相随相依的“根”和依靠 ,给我们以力量, 给我们以营养。当我们记录下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剪 影和现状,也就 形成了珍贵的亲身档案。 在新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组成 了丰富的色彩, 使纷繁的地球村增添了无穷而持久的魅力。这一切魅 力的来源就是人 类的文化,它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让我们永远成为 这些色彩的享受 者和持有者。而我们与之相连的责任就是让这些美的 色彩真实地和我 们的子孙后代继续相伴相依,成为心灵的依靠和精神 的财富。 在我们生活的这一方热土上,新疆美得深沉。 在我们栖息的这一块沃土里,新疆美得热烈。 P2-6 作者深情的述说为我们还原了西域大地历史的记忆,展示出新疆广袤地域上的传奇故事和民族气质,也流露出作者对传承文化遗产的期待和使命感。喜欢民间文化的读者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