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别让现在的坏事 赶走未来的好事
ISBN: 9787565725234
艾尔文 一名任性做自己的男子,29岁离开上班族生活,实现财务自由。体内蕴含多种能力:快速洞察人心的触角、超强逻辑分析的大脑、偏执无厘头的性格、理性与感性兼具的特质,偶尔心思细腻到反而困住自己。 因为遭遇过一些坏事,所以用泪水和汗水换来了许多人生感悟。从2014年底,开始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用富有温度和正能量的文字,为网友解疑答惑,帮助大家摆脱现实的无奈。如同一名手举火把的引路人,陪伴大家走过无数个无助的黑夜。 觉得人生就该勇往直前,实现梦想。现专注于写作与投资,定期在个人网站发表文章。著有《你的梦想就是*棒的存钱筒》《下班后赚*多》《从零开始稳稳赚》等书。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艾?语录 累的时候就休息, 烦恼的时候就读本书, 慌张的时候就深呼吸, 难过的时候就拍拍自己说:“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们常常忘了,其实应该给自己*温暖的支持。 不要忽略自己的重要性, 人生很多的不开心, 都是从你放任别人消耗自己开始的。 我的右眼曾患过复视,而且随时可能复发。如果你不曾听过复视,可以把它想象成**严重的散光,眼前每个物体都会有两个影像,一个是实体,另一个则是残影。令人困扰的是,残影又相当明显,等于我的世界变成一个万花筒,眼前的影像都混在一起。 形成复视的原因之一是脑神经麻痹,少了那条神经的牵引,我右眼的肌肉也失去了力量,导致双眼对焦出现问题。不过,这个名词是我凭着当时医生口述而记住的,至今我仍然不愿深入了解它在医学上的真正名称,原因是那天的回忆过于沉重,令人不想面对。 那是我离开职场的前一年,那天我早起准备赶到公司,凭借着惯性本能地走进浴室洗漱,接着就拎着电脑包下楼。下楼梯时,我只觉得当天特别疲惫,视线好像比平时模糊,当时只觉得是工作疲劳所致,也就没想太多,直到我骑上摩托车、转到对向车道准备踩油门时,才发现眼前的世界跟我记忆中的已不相同。 原本应该是一条的道路中央分隔线变成两条;楼下的便利商店招牌也变成两个,前方影像虚虚实实、互相交叠。我还没回过神来,一辆行进中的车子就直接往我这边冲过来!又在快撞到我时像幻影般穿透了我。好在,它也只是一辆汽车的残影。 那一瞬间我吓出冷汗,先是呆住,接着惊醒,心里纳闷:“我的世界怎么变了个样?”惶恐之余,只好赶紧折返,准备跟主管请假去检查。不过因为眼前的事物都已混在一起,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推着摩托车走回住处,然后再到附近诊所问个清楚。 “应该只是太累了吧?休息一下就好了。”前往门诊的路上我不断地安慰自己。小时候,妈妈常警告我电视开得太久会烧掉,所以我想这应该也只是*近工作太累,眼睛在烧掉之前给我的警示。 抵达诊所前,我都还不确定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直到医生看了我的情况。 “嗯,你这应该是复视,是右眼的问题。不过为了确定病因,我把你转诊到医院去,这样如果需要做脑部检查也会比较方便。” “转诊?脑部检查?”一股不曾有过的焦虑感从我的心底扩散开来。因为整件事来得太突然,当时我只是惊慌地附和医生,而没有询问*多细节。现在回想起来,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怕知道太多细节,所以不敢开口问。 转诊到医院后,不同的医生用着相同的方法检查我两眼的功能,得到的答案都是右眼眼球无法向右看到底。诊断结果确定是复视,确定我右眼失去正常功能。*让我难过的是,医生无法确定致病的原因,而且因为是突发性复视,医生也只是给我开了点消炎药跟维生素。 不放心,也可能是不死心,没过几天我又跑到*大型的医院去检查,并做了脑部断层扫描,但仍然无法查出造成复视的原因。医生告诉我,以经验来说,需要再等6个月才能进一步诊察,如果6个月后还是有复视的现象,那我就要做好一辈子都会这样的打算。 一辈子都会这样,老天呀,我当时才28岁。 很多时候,当你知道*坏的情况时,还可以有个心理准备,但如果事情的结果悬而未决,心中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我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不知道我的右眼何时会好,或者是根本不会好。 跟公司请完长假后,我开始在家过着每天都重复的生活。一早睡醒睁开眼睛,先确认我的世界是否恢复正常,接着就躺在床上打开电视,希望吵闹的电视声能盖过内心的焦虑。虽然我试图说服自己相信,这种情况就像是一场感冒,再过几天就会痊愈,然而随着日子**天过去,眼前的事物依旧混在一起,我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一辈子真的就只能这样。 那阵子我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还一度抗拒那样的世界,甚至闪过放弃自己的念头。我心想:“如果接下来的人生只能这样,那我就安静地当个被遗忘的人吧。” 也许那时生活真的太闷,以至于我觉得生活太无聊了。再加上白天没做什么消耗精力的活动,所以每天夜晚,我总是难以入睡。于是我当时做了一件现在想起来都有点佩服的事:我开始重新选择“过活”,我用一块布斜绕在额头上,试着将自己的右眼遮住,然后拿起书来阅读。 如今回想起来,好在当时我的左眼还能正常看东西。 此外,我不再只是消极地躺在床上,而是每天下午在房间做伸展操或其他运动,需要用餐时就照常外出。简而言之,我开始假装一切都没事,就当是公司放假,难得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差别只在于行动速度变慢而已,反正我在家有的是时间。重要的是,我选择减少焦虑,开始跟自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虽然理性告诉我,右眼在生理上并不会因为自我安慰就恢复健康,但是,当我勇敢地跟自己说一切都会变好时,心里突然变得平静许多,我开始注意周遭那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我渐渐相信,即使我的行动和生活习惯跟以前不同,我仍可以决定自己每天的心情。我可以选择开心地过**,用期待的心情上床入睡,而不是带着恐惧入眠。 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尽量让自己正常地生活,早上起来还是会确认右眼的恢复情况,但我不再用“毫无进展”的负面心态开启我的**。我相信,只要我愿意让自己好起来,我就真的会好起来。除了继续阅读与运动,我还尝试上网去了解跟复视相关的信息,也因此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应对方法。 “原来复视是可以通过镜片矫正的!” “就像斜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一样,复视经过治疗也有可能恢复正常。” 因为我采取了*多的行动,我心中原先设想的*坏情况开始变得乐观。当我得知可以不做手术,只通过佩戴特殊镜片就有机会矫正视力时,我心中的迷茫开始消散了。随着焦虑感越来越少,我也重新找回对未来的期待。 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经历。虽然一个月后,我的右眼功能又恢复正常,我的世界重新回到熟悉的样子;但不同的是,我开始相信自我鼓励的力量。直到现在,只要我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这段人生经验都能帮我重获动力。 人都会有低潮,天底下*为确定的事,就是这个世界无法让你随心所欲。低潮,也许是为某件不应该失败的事而沮丧,为某人的离去而伤心,为某人在背后说的坏话而痛苦,为某个你觉得无法克服的困难而难过。这些都有可能会发生,但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跟自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相信自己,一直是人*大的力量来源。当你相信自己会变好,一切就真的开始变好。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别人的安慰与帮助,但*多时候,你需要的是学会照顾好自己,然后站起来,继续前进。 或许,前方还是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你要知道,只要愿意给自己力量,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变好了,你的世界就会跟着变好 艾?语录 学会照顾自己,因为过得好,是给自己*大的礼物。 有时间就多运动, 毕竟失去身体的控制权,你什么都不能做。 有空闲就多阅读, 这个世界很美好,但需要你通过独立思考去认识它。 遇见人就多微笑, 你有能力给别人力量,*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心情。 也许这些事并非转眼间就能办到,因此才需要多练习; 练习把明天变成*好的**, 练习把未来的自己, 变成你也欣赏的自己。 我有个朋友,个性算是中规中矩,学生时期功课不错,进入社会后也找到了一份能稳定发展的工作,**的专业表现*是让他成为主管眼中值得期待的员工,但他内心一直有个烦恼:从来没有谈过正式的恋爱。并非不想谈,而是没得谈。 不能说他木讷,因为在跟男性朋友聚会时,他虽然不是全场*幽默的人,但偶尔说个笑话也可以让大家捧腹大笑。可每当现场有女性朋友或是跟女生私下独处时,他说话的内容与声调就变得不一样了,看上去简直与平时判若两人。 或许是因为紧张,他和女生相处时总是找不到话题。 “家里只有妈妈是女性,而且读的学校不是男女分班,就是男生占九成的工科学校。”朋友略感无奈地说。 因为一跟女生讲话就会感到紧张,所以他从小到大虽然陆续认识过几个女生,却没一个能牵手成功的,与她们约会的纪录*长也就一个星期。大学时期,为了追求别校的一位女生,他每隔几天就要骑上三小时的摩托车,只是为了接送她去学校附近的补习班,然后自己再半夜独自吹着冷风回到住处。但即使这样,他还是没能成功。有**他接到女生的来电,说以后不用载她了,因为她男朋友可以载她去。参加工作后,他为了给心仪的女同事留下好印象,甘愿在主管面前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过错,只为了证明他是个可以依靠的男生,可*后只是收获了几次下午茶而已。渐渐地,他的心态发生了扭曲,只要有一点点的交往机会,他什么都可以做。由于他表现得太过积极,反而吓到人家,因此一直没有好结果。 不过这都是几年前的故事了。*近一次见到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已经不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人了。如今的他即将与女友步入婚姻的殿堂,而且听说对方还曾经担心他被其他女生抢走,因为爱慕他的人实在很多了。 短短几年,他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与过去判若两人。我明显地感觉到他变得*加自信了。聊天时,他的话题变多了,不再只是分享公司与网络上看到的趣事。他滔滔不*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这几年去了哪几个**玩,培养了哪些兴趣和爱好。 我通聊天得知,这几年来,他定期去健身房运动,经常报名参加慢跑团或自行车聚会,生活过得十分充实。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不由得好奇起来,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不同。 “以前呀,我以为只要对别人好,迟早会出现欣赏我的女生,只是后来一直没有结果,就渐渐地放弃了这种想法。后来我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开始看书、运动,并到处旅游,品尝各地美食。闲聊时,我就把旅游中有趣的经历分享出来,因为是亲身体验,所以聊得很起劲,大家也很乐意听我说。慢慢地我就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成为风趣的人。”记得当时他这样跟我说。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听出了答案,而且这个答案是如此简单。原来我的朋友只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重心,他先让自己变得*好,结果他周围的世界也跟着变得美好。 我还有个朋友,他是属于那种常把人生开关调到“上进模式”的人。刚认识他时,他就常把“改变”两个字挂在嘴边,时常跟我分享看过哪些书,参加过哪些课程,学到了哪些调整心态的理论。他总是充满活力地与人分享各种心得。 可惜的是,每次的结果几乎都一样。过一阵子,我就会看到他重新抱怨工作以及生活中遇到的诸多琐事。他的热情就像一颗原本饱满的气球,即使挂着不碰,过一阵子也会慢慢泄气。 我常纳闷地想:“前阵子不是还满怀热情地跟我分享心得吗?怎么又退回到原本的样子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真的在积极地追求进步,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只是不知怎的,每次行动到一半就没有了力气。如果这时刚好有人**什么新的学习方法或演讲课程,他就会一头扎进去疯狂学习,嚷着这次会不一样,然后再抱着同样的迷惘走出来。说实话,我很佩服他坚持的精神,但也很惋惜他的坚持没有发挥出*好的效果。 跟开头那位朋友一样,我的这位朋友也想变得*好,也想生活过得*幸福,但两人*大的差别莫过于,他一直在追求的那个好,其实是别人跟他说的好,而不是自己想要的好。他花了时间与金钱到处学习别人如何成功,却忘了花时间学习一件事情,那就是问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不管穿什么鞋,合脚才是关键;不管穿什么裤子,舒服才是重点。虽然道理简单,可是人生还是容易划错重点,误以为表面的东西才是自己想要的,接着匆匆跳进追求的旋涡,打算用青春证明选择。 然后,几个月过去了,你开始发现有些事跟你想得不一样。 然后,几年又过去了,你发现还是活在同样的纠结里。 其实,不论处在哪个人生阶段,我们都有机会改变自己,追寻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也许过程需要花费时间,结果需要勇气承担,但很快你也会看到成长后的自己,带着努力,展开新的生活。 你有多好,自己一定知道,但你必须要用心把那个*好的自己激发出来。倾听自己的声音,多去接触那些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事,通过不同的视野来挖掘内心,而不是去追求别人认为你应该的样子。 你有能力让自己变得*好,不过要先确定自己也会喜欢那样的好,你的世界才会渐渐充满让你开心的事。别轻易地被现实淹没,你的信心仍保存在身体里,只要你不是为别人努力,而是真心为自己的未来拼搏,那么当下的一切,都将是你转变的起点。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提早的结束 艾?语录 如果自律对你而言是种挣扎, 如果你觉得那样会限制你的自由, 可能是你把人生看得太过安逸。 安逸是好事,但若发生在老了以后会*好。 现在的你,应该接受挑战,咬紧牙关, 然后期待成功的奖赏,享受背后的成就。 别太早开始安逸,在年轻时选择挑战, 你一定能找到其中的乐趣, 然后在笑容中一步步走向终点, *后遇见*好的自己, 手中抱着人生*大的奖赏。 我不认识玛丽女士,不过她的故事很激励人心。 玛丽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启蒙于全校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学。当时因为家里没有钱买绘画工具,她只能利用家中的柠檬与葡萄当作颜料,随手涂出眼里所见的农村生活。然而,即使她从小对画画展现出兴趣,残酷的现实仍阻止她继续拿起画笔。 玛丽出生于美国一户贫穷农家,因为家中生活困顿,12岁时她就被迫离开家里,到附近的有钱人家当女佣,直到27岁结婚后才停止帮佣。贫穷的生活不只剥夺了她童年的乐趣,还夺走她喜欢画画的兴趣。差不多也是从12岁开始,成为女佣的她失去了学习绘画的机会。后来,嫁为人妇的她又忙于生计和养育5个孩子,她的生活再也没有跟画画沾上关系,*多也就是做些刺绣来打发短暂的闲暇时光。 随着经济与生活逐渐稳定,玛丽和丈夫拥有了自家的农场,加上小孩都已长大成人,生活过得越来越安逸。她原以为就这样安静悠闲地在农村度过余生,却不料丈夫死于心脏病,原本要把农场转交给小孩经营的计划也因此而打乱。少了丈夫的经验传承,她必须跟孩子摸索着打理农场,期间还因为女儿得了肺结核而不得不离开农场去照顾她。如果从12岁离家开始算起,整整有60年的时间,玛丽都把自己奉献给家庭,除了偶尔利用空闲时间做些刺绣外,其他时间都不属于她自己。 只是人的身体终究抵不过时间,手指关节炎问题*终让她无法继续刺绣。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再次拿起画笔,认真对待她12岁以前热爱的绘画事业。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可以说是重新开始,即使那年她已经72岁。 起初,玛丽只是随心描绘印象中的乡村生活,也许务农是她人生**的事业,因此画起来特别有感觉,也特别投入。她一张接一张地画,每天都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 玛丽画了很多画,不过都是些率性之作,偶尔卖给邻居当作家中饰品。直到78岁时,她的作品才开始受到关注。此后,玛丽的画作开始受到文艺界的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玛丽的画作中藏有别的艺术家所没有的感触。 她的画一开始没人欣赏,一张只能卖到三五美元,到后来一张画竟能卖八千至一万美元。在80岁时,她举办了个人的**次画展。在2006年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中,玛丽的遗作*是以120万美元的价格被一位收藏家收藏。在多数人都认为人生已走入尾声的阶段,玛丽用她人生*后的时光,画出1500多幅作品。大家常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安娜?玛丽(Anna Mary Robertson Moses),这位人称“摩西奶奶”的已故知名艺术家用自己的故事给这句话做出了*好的注脚。 我们都容易陷入一种迷思:认为如果没有读到够好的学校,进到够好的公司,赚到够高的薪水,认识够**的伴侣,人生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好多人不是在重压之下负重前行,就是早早放弃精进,接受这辈子只能如此的结论。 其实,人生并不是一条直线,并非你过去选择了什么,未来就注定只能成为那个样子;人生*不是一个公式,不是你**遭遇什么事,结果就会只有一种。人生之所以会是人生,就是因为充满各种希望,等着我们去追求,等着我们去实现。 只不过有个前提,想要实现美好的人生,你得先克服对改变的恐惧。 我们都害怕改变,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改变,意味着要先丢掉一些过往的东西,而人的大脑天生就排斥这种行为。在你打算改变之前,脑海中会上演各种不好的剧情,阻止你去做跟现况不一样的事,吸引你去选择安逸的生活。 安逸并非坏事,而且说实话,安逸的生活真的很吸引人,因为你不用烦恼人生,不用烦恼财务,不用烦恼未来的事情。但是,如果过早地选择安逸,人生反而安逸不起来。毕竟这个世界没有**的安逸,现在可以过上稳定的生活,是过去拼命努力的结果。若是现在不持续努力,安逸的生活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维持现况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既然如此,何不认真地努力一次? 说到改变的困难,我想再跟你分享一下自己上学时等公交车的经验。 通过初中搭乘公交车的经历,我体会到一件事:你花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愈久,愈容易产生舍不得的想法。我称之为“等公交车理论”。 我就读的初中位于市区,从家出发需要搭公交车才能到达。可是我家的站点并非热门路线,公交车班次不多,经常要等30分钟以上。以前的公交车服务质量不比现在,冷门路线的时间表都只是参考,有时等一两个小时车还不来。加上那时手机还不能上网,无法实时掌握公交车的位置信息,所以一旦公交车没来,我的内心就开始上演挣扎的戏码…… “还要不要等下去?继续等,下一班会不会又不来?” 我陷入两难的处境。等,可能等不到;不等,又不甘心已经耗了那么久的时间。长大后,我才知道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沉没成本,舍不得之前付出的努力,所以不肯做出对自己*好的决定。 这也很能反映出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习惯。 常听人抱怨受不了目前的生活,认为现有工作无法实现想要的未来,因此想做点儿不一样的事,想要寻求改变和突破。可是,尽管白天上班受气,下班心情好转时就会心想:“好像也没那么差……”想要有所改变,但又不肯抛开过去,就这样一直把自己拴在原地。 改变,并非要放弃现在所拥有的全部,而是要让自己换一种方式生活。如果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情,很难得到不一样的未来。想要改变,至少要给生活注入一点不同:下班后花点时间阅读和运动,只要你坚持一阵子,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这种改变不需要你做出什么重大决定,只要给生活注入一点点的不同,久而久之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给自己*多的期许,给未来*多的期待,努力变得***,努力活得*精彩。当你不断前进时,不用去衡量人生的成就,因为只要你用心生活,自然会留下越来越多美好的回忆。 *好的人生是可以预约的。你只需要跟现在的自己下订单,跟未来的自己展示决心,然后约定有朝一日会因为现在的坚持,成为*好的自己,让自己过得比现在*好。走出来,别在舒适圈中待得太久,你就会看到*多意想不到的精彩,接着你会明了,年龄终究只是个数字,而不是宿命。想想摩西奶奶从72岁才开始认真画画,就知道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只要不被打倒,坏事终究是个过期品。 ◆面对人生中猝不及防的打击:停滞的生活、无解的关系、高压的工作、失意的职场、混沌的未来……你可以正面迎击,并告诉自己:唯有把眼前的坏事清出去,好事才可能涌进来! ◆该放下的就别再握着,该遗忘的就别再留恋,该拒*的就不要再让步,该出发时请勇敢跨出去。 ◆人生似乎经常遇到坏事,但其实总会有件好事在某处等着。懂得不让坏事赶走好事,也是跟过去的自己对话,告诉他,你终于鼓起勇气朝着*好的自己前进。 ◆不要费尽所有力气,却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别花时间去喜欢讨厌你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你的努力,就停止消耗你;却会因为你的难过,增加他们所施的力。 ◆拿出勇气不合群,至少你会喜欢自己。如果不想一辈子过别人设计好的人生,那就用心经营好现在的人生。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得已,但不代表未来就只能如此。 ◆没什么好比的,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人具有喜好比较的天性,而陷入无法满足的陷阱里。你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成为*好的自己,才是你要在乎的事。 ◆生活,有点混沌;世界,有些复杂。因此你*需要跟自己说真话!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提早的结束。 ◆找不到喜欢的工作,但一定能找到喜欢的生活。想要离开讨厌的环境,你得先离*好的自己近一点。 ◆若把生活视为一条道路,路上遇到的困难,其实是种摩擦力。遇到困难别转身就逃,终有**,你会发现这些逝去的不爽快,并不是负面的摩擦力,而是推着你不断往前的强大动力。 ◆没有天赋又如何?没有努力根本不会有天赋。所谓的天赋,其实是贵在努力,贵在坚持,贵在即使面对千难万险,仍不放弃去做喜欢的事。这股拼劲儿,才是真正的天赋。 ◆相信你的人,会把你的话当作提醒;不信你的人,会把你的话当成指责。不论那些人说的话有多难听、荒谬,你都不需要对他们生气,*不应该跟自己生闷气。 ◆正是因为你如此努力过生活,所以看到那些讨人厌的事情很难不生气。与其选择不放过,倒不如选择先放下。放下了,你才能把力气花在有帮助的地方,把专注力重新拉回到正确的方向。 ◆坏老板确实存在,但是,这不代表你只能默默承受恶劣老板的压榨。如果不满意目前这份工作与薪水,你需要的不是回家用手机玩游戏或上网购物排解工作压力,而是尽快规划出逃脱计划。 ◆安逸是好事,但若是发生在老了以后会*好。现在的你,应该是要接受挑战,努力咬牙,然后期待成功的奖赏,享受背后的成就。 ◆人生很长,但没有长到可以浪费青春!不满意现况,就付出努力去做点什么。走出来,别在舒适圈中待得太久,你就会看到*多意想不到的精彩,接着你会明了,年龄终究只是个数字,而不是宿命。 ◆在还没有停下来之前,谁都不能小看人生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