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误区

人生的误区
作者: 孙婷//金波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人生的误区
ISBN: 780087816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成功与善良无关 许多人将成功的因素聚焦到了很多方面,却惟独忽略了善良。也许有人 会以为这是借着成功的幌子向他灌输道德观。如果真的这么想,那他真的忽 略了善良的力量,也让自己的人生陷入了一个误区。 在总结成功的因素时,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能力、机遇、关系等等 ,很少人在品德的领域注目,当然也就不会把善良看成成功的因素,甚至相 反,认为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不择手段的人更多成功。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这种观点真可谓大错特错了。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抱着一种善良的愿望去开创事业、最终获得成功。如 福特是为了普及汽车,比尔·盖茨希望电脑与软件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抱有善良的愿望,你才能真正关心人们的需求与愿望;而只有那些能满足 人们愿望与需求的人,才能获得卓越的成功。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目的是要让"家家户户都点上电灯"。所以,从一开始 他便对自己提出:发明的电灯必须简便、适用、便宜、耐用、无臭、无烟、 无毒。他用1600多种材料做试验,发现白金灯丝效果较好。但是,他想黄金 就够贵了,白金更贵,普通老百姓是绝对用不起的,于是放弃了白金灯丝, 继续寻找更合适的灯丝。 成为一个善良的、关心别人的人,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回 报,因为人们总是更愿意把机会让给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的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 台人员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 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推销给她不需要的东西,也没有转身离 去,而是拿给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 。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主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前往苏格兰收 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那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 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当这位年轻人打点行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 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个年轻人的成功,就在于他禀赋善良的品性,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关 心和礼貌。 《圣经》上说,有个人招待了一群衣衫破烂且长相丑陋的客人,等客人 离去,才发现他们原来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从此,做父母的就教导孩子们说 :碰到衣衫破烂或长相丑陋的人,切不可怠慢,而要帮助他。因为他可能是 天上的仙人。 这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故事,但现实生活中却确实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尽管这些看似普通的人并不是仙人,但却是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的 人。 善意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它能够带人进入崇高的境界。我们好心帮助那 些求助于我们的陌生人,可能也正是帮助我们自己。善良是一剂良药。从善 意出发,你的表现将会更加精彩,生命将会更加有意义。 乔瑟夫·哥勒特·巴卡博士是维生素c的发明者,c是他的名字的第一个 字母。巴卡出生并成长于纽约东区的犹太人街,他的家一直被不断降临的疾 病与死亡的恐怖包围着。他的父母开着一家杂货店,他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 在了聪明的长子--巴卡身上,期待他做个出人头地的人。 18岁的巴卡目睹周围人们的痛苦,立志要当医生,想尽力做点事帮助他 们。他说服父亲,考进了医学院。在贝尔威医学院,他十分用功,以优秀成 绩通过所有科目,却带着迷惘毕业了。因为,他在学习中了解到,医学上的 未解之谜太多了。当个混饭吃的医生,赚钱自然不是难事,但他下决心要不 断地研究那些尚无法救治的疾病的致病原因,发现新的治疗方法,以便救治 那些为疾病所折磨的人们。 后来,巴卡进入美国公众卫生局,30多年安于每年1600美元的微薄薪俸 ,全身心地投入了"谜"一般的各种疾病的研究:黄热病、猩红热、伤寒、白 喉以及意大利麻风病等等。为了救治病人,他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为 此感染了热病,有两次几乎丧命。当纽约市新建保健所时,40岁的乔瑟夫被 推荐为所长的第一个人选。如果他答应了,那么贫困的生活便可结束,可是 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决不改变初衷:帮助染病的普通人。于是他到意大 利麻风病流行的南部地区去了。 乔瑟夫就凭着这种精神,发现了意大利麻风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同时 发现了维生素C。 巴卡的苦斗精神来自幼年时居住在犹太街所获得的体验。在他看来,帮 助人类免除疾病的痛苦,是比金钱更高贵的事业。正是出于这种为人类解除 痛苦的善良愿望,巴卡获得了崇高的成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如果他没有 这种善良的愿望,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而工作的话,显然,他不可能获 得如此成就。 因此,我们一定要相信:成功与善良有关。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