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内在发生/心理艺术科学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1章 追问:从上海当代艺术馆到威尼斯双年展 1.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上海双年展” 2013年4月末,一场命名为《天水无居·冥想宇宙》的 个展、大名鼎鼎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个展 以及2013上海双年展同时在中国上海艺术博物馆开幕。 上海艺术博物馆,曾经的上海江南造船厂发电中心。 上海江南造船厂建于清朝末年,是中国步履蹒跚洋务运动 的见证。它经历了中国跌跌撞撞进入工业时代的历史,目 睹了古老东方帝国的现代性如何在西方殖民强权的拷打中 ,建立扭曲的自我。发电中心顶层三个能量输入装置,犹 如三个巨大的钢爪,把混凝土建筑紧紧攥住,摁在大地上 。那数十米高的烟囱,以纪念碑的姿态昂然站立,标志着 :一个田园牧歌的农耕社会,就在它站起来的那一刻,开 始了机械轰鸣的时代。 逝者如斯,近在咫尺,黄浦江不辞日夜流向大海。 如今,发电中心变身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和世界上其 他工业遗址一样,当钢铁装置抽身而去,留下坚固、冰冷 的空间框架的同时,也留下了寂静和反思。2013上海双年 展,从象征殖民博弈的跑马场迁徙而来,学术主题确认为 “重新发电”,策展者说—— “重新发电”并不只是把发电厂搬到远离城市的地方 ,也不只是简单的关于思想能源的诗性阐发,而是对于我 们生存方式的资源性因素的反思。旧电厂重新启用的时刻 ,它输入到我们的社会网络中的,并非传统的电能,而是 一种激活共同体内在能量的精神脉冲。 这,不仅仅是双年展的自我宣言,也是蜕变自发电中 心的上海艺术博物馆在者之在的意义筹划。这一筹划,蕴 含了全方位的开放性,囊括了当代的社会存在、当下的艺 术精神,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对当代生存方式(包含艺术生 存方式)的资源性因素反思的激励下,向作为共同体的公 众输送足以激活其自身能量的“精神脉冲”。这一筹划还 表达出一种艺术对存在之真理勇于担当的使命感,但也潜 伏下了巨大的风险。上述的陈述里,当代生存方式(包含 艺术生存方式)的资源性因素是反思的条件,而反思,或 者是创造精神脉冲的前提,或者是同精神脉冲共生共存的 孪生兄弟。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筹划自身 注定的可能性的存在,因此其筹划主体面临所谓的资源性 因素可能面临的诸多抉择和把握,其把握和抉择一旦错位 ,必将使反思的正面意义自行消解。其次,一旦反思的正 面意义被消解,那么凭借反思诱发的精神脉冲则名存实亡 。这一担忧绝非杞人忧天。因为,当代中国艺术语境,仍 然沉醉于西方业已破灭的后现代之梦,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我跨入当代馆的一瞬间,便意识到,我已经不由自 主地被抛入了一个和审美无关的世界。两件上海双年展的 大作品,雄踞展览大厅的两翼,不可抗拒地强迫我必须进 行形而上的判断。 大厅右翼,一座数层楼高的装置,可称其为当代的千 手观音。提起千手观音,凡是中国人眼前总会浮现出那尊 安坐于莲花之上,美丽而庄严的女性,那是东方的圣母玛 利亚,她以一千只手,消弭世界的苦难,抚慰安详世人的 这是一把让学生读懂艺术的金钥匙!作者从心理层面分析了艺术起源的本质,描述了艺术发生现场的真相,揭示了艺术家的心理里程,让读者拥有开启艺术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