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疯狂与胜利(莎士比亚导读)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罗伊尔(Nicholas Royle),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英语教授、《牛津文学评论》编辑,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著有多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著作,包括《文学、批评与理论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Theory)、《心灵感应与文学》(Telepathy and Literature)、《论神秘》(The Uncanny)及《转向:文学理论》(Veering: A Theory of Literature)等。
内容简介
面对书本或舞台,你眼里看到的是什么?《奥瑟 罗》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 为简单明显的悲剧。相比于《哈姆莱特》《李尔王》 和《麦克白》,《奥瑟罗》或许有些相形见绌。这部 戏剧的主人公伊阿古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卑鄙无耻的 人物,他说服了他的主帅、“尊贵的摩尔人”奥瑟罗 ,让奥瑟罗相信自己年轻可爱的妻子苔丝狄蒙娜与另 一个男人凯西奥偷情,并使得奥瑟罗杀妻(然后自杀 )。莎士比亚没有哪一部悲剧像这部一样,仅凭一个 人奸诈的三寸不烂之舌就深深影响了另一个人的所作 所为。伊阿古也算是走运,尤其是他成功弄到一方手 帕,那是奥瑟罗第一次送给苔丝狄蒙娜的“定情信物 ”,然后骗奥瑟罗说他看到“凯西奥用这样一方手帕 抹他的胡子”(3.3.439–442)。伊阿古把手帕丢在 凯西奥的寓所,以此作为铁证,证明他所捏造的苔丝 狄蒙娜出轨一事是真的。在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中, 我们不会如此赤裸裸地目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蛊惑 ,让另一个人看见假象,凭着假象去行动,以致造成 致命的可怕后果。伊阿古说服了奥瑟罗,让他相信自 己的妻子是下贱的“淫妇”(3.3.478),跟自己最 信任的副将凯西奥“干过许多回无耻的勾 当”(5.2.209–210)。伊阿古在这过程中似乎拥有 魔力,似乎是天生的富有创造性的邪恶艺术家或导演 。有一点我想说清楚,看到假象,其实也是一种盲目 ,是对真相的无视。我将在这一章中通过关键词“蒙 蔽眼目”(seel)来探讨这个观点。“蒙蔽眼目”就 是蒙住眼睛、使人看不见,其英文单词seel最早用在 驯鹰上,指把鹰的眼睑缝合上。 目前可知的有关《奥瑟罗》的资料,最早是1604 年11月1日在伦敦白厅宫宴会厅上演的戏剧《威尼斯 的摩尔人》。普遍认为《奥瑟罗》创作于1603至1604 年间,1622年首次出版,为四开本,1623年在《第一 对开本》中再版。《第二四开本》和《第一对开本》 的两个版本都公认是“完整的”“权威的”文本。但 这两个版本差别明显,《第一对开本》的版本多出约 160行,词汇方面有1000余处不同表达;《第二四开 本》的版本中有53条咒骂语是在《第一对开本》中找 不到的。编辑们往往会以《第一对开本》为蓝本,添 加只出现在《第二四开本》中的咒骂语等更多细节, 整合出一个版本。这些版本的差异会直接影响我们对 《奥瑟罗》的解读,这点我将在下文提及二三例。 《奥瑟罗》讲的是嫉妒的疯狂性与致命力量、眼 见与盲目、“黑”的显著性与意义、种族差异与民族 差异、宗教与战争(基督教对伊斯兰教,威尼斯人对 土耳其人)、编故事和妖术。戏剧以1570至1571年间 的威尼斯和塞浦路斯为背景,聚焦在战斗英雄奥瑟罗 身上,奥瑟罗奉命去保卫塞浦路斯(欧洲一个盛行基 督教文化的偏远地区,当时隶属威尼斯共和国),抵 抗土耳其人的进攻。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不清楚 奥瑟罗的肤色有多黑。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奥瑟罗的 扮演者可以是非洲黑人,也可以是像《威尼斯商人》 中摩洛哥亲王那种“棕色”皮肤的摩尔人。不过,种 族歧视无疑是这部戏剧的重要话题,“黑”一再与邪 恶联系在一起,而且从第一幕第一场开始,奥瑟罗的 形象就被定为“粗野的”“贪淫的”(1.1.124)。 伊阿古叫醒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勃拉班修时,把妖术和 畜生交配联系起来:“就在这时候,就在这一刻工夫 ,一头老黑羊[奥瑟罗]在跟您的白母羊[苔丝狄蒙 娜]交尾[性交]哩。起来,起来!……否则魔鬼要 让您抱外孙啦。”(1.1.87–90)迷信的勃拉班修被 说服了,认为奥瑟罗用了“邪恶的符咒”,使他女儿 “中了魔”(1.2.73,65)。但是,据奥瑟罗自己说 ,他唯一用到的“妖术”(1.3.170)是向苔丝狄蒙 娜讲述“过去生命中的历史,[……]所经历的各次 战争,围城和意外的遭遇”(1.3.130–132)。奥瑟 罗的黑皮肤、性特征与英勇善战是这部戏剧的关键内 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战这个比较大的话题则很快 隐退。第二幕刚开始,一场风暴重创了土耳其舰队, 塞浦路斯的威胁解除,如剧中一个无名威尼斯绅士所 说的:“咱们的战事已经结束了。”(2.1.20) P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