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作者: (美)杰克·康菲尔德//保罗·布里特|译者:奥西
出版社: 深圳报业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4.80
折扣购买: 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ISBN: 9787807092698

作者简介

杰克·康菲尔德生长在美国东岸的一个科学及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到陈博士的鼓励,开始学佛,1967年毕业后,立刻到东南亚修学,在阿姜查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他也曾经在马哈希法师和佛使比丘座下学习,并曾追随过西藏喇嘛、禅师、印度教上师。 作者1972年回到美国,还俗,1976年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身兼佛学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两职。作者曾与约瑟夫·葛斯汀(Joseph Goldstein)合作建立“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Barre Massachusetts),也曾在科罗拉多州的那诺巴学院教学,及经常在美国、加拿大和世界各地举办密集禅修。他所到之处都受热烈欢迎,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教师之一。

内容简介

佛陀所教导的受苦和解脱的真理,在当下一刻就可以在我们 的身体、心灵和头脑中被看清和体验:阿姜查要求我们单纯、直 接地从这一认识开始修行。他告诉我们,八正道不是在书中或佛经中找到 的,而是从我们自己的感官,我 们的眼、耳、鼻、舌、身、念的运作中去发现的。用一种直接和 觉察的方式研究这些身心状况并培养正念(mindfulness),就是佛 陀所说的内观之道。千百年以来,它被受佛陀感召献身修行的僧、 尼和居士们所保留和遵循。 阿姜查是亲身实践这个古老教导的活的代表,他的智慧和对佛 法的贯通,不是来自于研究和传统,而是源于他多年的修行,源 于他净化心灵、醒觉头脑的不懈精进。他自身的修行受到几个伟 大的前辈森林大师的启发和指导,他请我们以这些大师和他本人 为榜样。 看看是什么构成了你的世界:六种感觉以及身体和头脑的运 作。这些运作通过仔细检查和注意力的持续训练会变得清晰可辨。 当你观察的时候,注意涌现的每一个感官对象是多么的短暂和脆 弱,你会看清执取或抗拒这些变化的事物的习惯倾向。正是在这里, 阿姜查教导说,我们可以学习一个新方法,一个平衡之道,即中 道(Middle Path)。 阿姜查敦促我们不要以观念,而是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景中 修习。正是由此我们才能发展出克服困难的力量,培养坚韧宽宏 的心灵;正是由此,我们才能在每一个当下走出生活的挣扎,洞 察正见的内在意蕴,从而为内心带来佛陀的平和。 简单之道 传统上,八正道以正见、正语、正定等八个步骤来教导。但是 真正的八正道就在我们身上:两眼、两耳、两鼻孔、一舌、一身。 这八扇门就是我们全部的道,心灵就是行走其上者。了知这些门 道,检查它们,所有的法(Dharma)都会被揭示。 道的本质如此简单,不需要冗长的解说。放弃爱恨的执著,接 受事物本来的样子,这就是我在修道中所做的一切。 不要想成为任何东西。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不要去做一个 修道者。不要想开悟。坐时就坐着,行走时就行走。无事可以执取, 无物可以抗拒。 当然,有几十种用于达成禅定的修行技巧以及很多种的内观修 行。但是所有都归于一点:完全地放下。请远离抗争,立足在这 清凉之地。 何不一试?你敢吗? 中道 佛陀并不想我们落入两边:一边是欲望和放纵,一边是恐惧和 嗔恨。佛陀教导我们,对愉悦只是保持觉察。愤怒、恐惧和不满 不是修行者之道,而是俗人之道。平静者行走于正精进的中道之上, 既不偏于左边的贪爱、执取,也不偏于右边的恐惧、嗔恨。 一个正道的修行者一定会追随中道:“我对愉悦和痛苦都没有 兴趣,我将两者同时放下。”但是刚开始,这无疑是困难的。我们 好像受到两边的敲打,就像一个牛铃或钟摆被来回折腾。 佛陀第一次说法的时候,讲到了这两个极端,因为这就是执著 (attachment)的隐藏之所。一边是对快乐的渴望在敲打,一边是受 苦和不满也在敲打。我们总是两边受困。但是当你行于中道,你 就把两边同时放下了。 你没有发现吗?如果你追随这两个极端,就会在愤怒时挥拳 出击,或者对吸引你的事情紧抓不放,没有一点耐心和节制。你 能够像这样被困多久?想想看:假使你喜欢什么,当喜欢升起时, 你就追逐它,但是这也将你拖向追逐痛苦的旅程。欲望之心十分 机灵。下一步它会带你到哪里? 佛陀教导我们不断地放下两边。这是一条正精进之道,可以带 领我们跳出“生”和“有”。在这条道上,既没有愉悦也没有痛苦, 既没有好也没有坏。很可惜,芸芸众生充满执念,一心追求快乐, 错过了中道,错失圆满者之道、寻求真理者之道。一个没有行走 于中道之上的人执取于“生”和“有”、快乐和痛苦、好和坏,无 法成为一个智者,也无法发现解脱之道。我们的道途是直接的: 平静而单纯地觉知,从欢喜或悲苦中获得平静。如果你的心灵能 够达到这样,你就可以不需要向别人寻求指导了。 当你的心没有执著时,你会发现,它处于正常的状态之中。当 它因为各种念头和感受的翻搅离开正常状态时,念念相续的思维 过程就发生了,从中产生了种种幻觉。应该学着去看清这个过程。 当心从正常状态翻搅开来,它就从正行中走到了放纵或抗拒的两 个极端之一,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幻觉,更多的思绪。好或者坏只 在你的心念中产生。如果你持续观察你的心念,花一生时间研修 这一主题,我保证你永远不会生厌。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