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
作者简介
张宏杰 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特聘签约作家。著有《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简读中国史》《千年悖论:人性的历史实验记录》《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曾国藩传》等。《百家讲坛》之《成败论乾隆》主讲人,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内容简介
一、什么叫赤贫 (一) 古今中外的帝王们中间,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出生大概是最草率的了。 元帝国的糟糕统治使贫农朱五四对生育已经不感兴趣。四十七岁的他已经被生活折磨得完全像个老头了。他和四十二岁的陈二娘此时已经有了三男二女,在这个年岁,再怀孩子,会被人笑话,说明他们俩做那件事的劲头太大。然而一不小心,还是怀上了。 朱五四夫妇已经习惯了听天由命。笑话只好由人笑话了,既然怀上了,那就揣着,就好比兜里揣个南瓜。反正装在肚子里,比揣在衣袋里还安稳,并不妨碍陈二娘伺弄鸡猪,插秧锄草。 问题是朱家的房子对这个即将问世的新生儿来说太局促了点。一家七口,挤在濠州钟离东乡三间低矮的茅草房里,房顶有一处已经塌了,一直没来得及修理。粮囤里也没有多余的口粮。一家人一年辛苦到头,粮食还总是不够吃,每年总有一两个月靠野菜度日,吃得全家大小面色发青。不过五四脸上并没有愁容,他一辈子经过的大灾大难太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上天既然又把一条小命派发到这个世上来,就总有养活他的办法。 蒙古人征服中国后的第四十九年,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阳历1328年10月21日的中午,陈二娘吃过午饭,收拾好碗筷,喂完鸡鸭,挪动着小脚,匆匆往地里奔。正是秋播小麦最紧张的时候,一时一晌也耽误不得。走到村东头二郎庙旁边,肚子一阵阵疼了起来,她这才想起,肚子里还装着个孩子呢!没办法,她只好拐进破庙。刚迈进庙门,靠着墙壁大口大口喘气的工夫,孩子已经蠢蠢欲动了,不由自主地顺着墙壁滑下来。她刚躺到地上,孩子已经呱呱坠地了。 哭声十分响亮。 然而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个新出生的生命。这孩子在世上就像野地里的一棵草,多他一棵不多,少他一棵也不少。他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朱五四面临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孩子生下来,连块裹身子的破布都没有。总不能让他成天这样光着啊! 幸亏二儿子到河边提水时捞了一块破绸子,解了老朱家的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困难了,连名字都不用费心,这孩子犯“重”字辈,排行第四。不过传统社会习惯大排行,亲兄弟加堂兄弟按顺序排下来,这孩子正好排第八,就叫“重八”。像一只小猪小狗一样,重八自生自长起来了。前途、教育、事业是些什么东西,没人费心去想。从小到大,他没穿过新衣服,没穿过新鞋。小时候大人出去干活,就拿一条索子,把他系在桌腿上,任由他在地上哭、坐、爬、吃泥土、玩自己的脚趾头。他刚刚懂事,就成天干活,早起拾粪,白天放牛,晚上还要编草席,困得打呵欠才叫去睡觉。五四在外面老实懦弱,谁都可以欺负,在家里却是凶神恶煞,看见哪个孩子偷懒,上去就是一顿拳脚,没好没歹。 (二) 二十五岁以前,朱元璋对生活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饥饿。朱元璋一生中经常做的一个梦是一桌大鱼大肉摆在面前,可是当他伸手去抓时,却被各种各样的意外打断:饭桌突然消失,大鱼大肉忽然变成一堆土坷垃,或者是,他突然被一只大人的手拎起来,扔到屋外。从梦中惊醒,他会听到自己肚子里不断的肠鸣,饥饿感像一把刀子一遍遍地刮着他的肠胃。未来的太祖皇帝早年最大的人生理想是能痛痛快快地吃一顿饱饭。 一年到头,朱五四一家都是以世界上最粗粝的粮食来填充胃肠的,而且,即使是这最粗粝的粮食,也总是不够。那口破铁锅,只在过年过节时,才能见点荤腥。 这不是贫农朱五四一家的状况。这是大元帝国里多数农民的景状。不止大元如此,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一直是一只巨大的空荡荡的胃。 谓予不信,请看孟子的话。公元前三百年,孟轲奔走各国,大声宣扬他的政治主张。而他自视为完美的政治目标不过是“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也就是说,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大家都能吃饱;在饥荒年份,也不至于饿死人。他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夸饰他的政治理想: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沾沾自喜的夸饰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酸楚的感觉:一个耕种“百亩之田”的“数口之家”,挣扎奋斗一生,五十岁之前却不能“衣帛”,七十岁之前不能“食肉”。这样的一生,竟然就是我们祖先梦寐以求的“王道”理想! 然而,这个可怜的理想也很少能在这片土地上实现。饥饿和赤贫始终追随着我们的祖先,连同战乱和灾祸,从孟子的时代穿越到汉、唐、宋、明。两千年间,丰衣足食的盛世远少于析骨为爨的悲惨岁月。 (三) 战国后期,中国人就已经懂得精耕细作。汉代的亩产量,据学者宁可计算,就已达到一百四十到一百五十斤。这个在现在看来不起眼的产量却让世界上其他地区追了一千多年也没追上,以英国为例,直到十二三世纪时,他们的亩产才达到九十七斤。按理说,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应该能生活得很舒适。 但是,有三个因素剥夺了他们舒适生活的权利。第一个因素是人口压力。前工业时代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西欧在从公元2年到工业革命前的1700年间平均年人口增长率为百分之零点零六五,而中国在公元2年至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间平均年人口增长率约为百分之零点一一,高出西欧近一倍。中国古代人口增减循环周期之频,增长梯级之多之高,在前工业时代的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中国土地虽然辽阔,但人口密度一直远远大于欧洲。根据赵冈和陈钟毅的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中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在北宋以前大体上维持在十亩左右。北宋后,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十亩以下,到19世纪下半叶,人均耕地面积更剧减到不足三亩。而到十三世纪,英国农民平均耕地较少的时期,一个农民的可耕地还有十八亩以上。 几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要有了一亩闲田,人们马上会生出一个孩子来占据它。填满这张嘴,同时再生出尽可能多的嘴,这个简单的目标吸引了中国人过多的注意力,使他们无力顾及人的其他需求。所以,虽然农业技术在不断地进步,虽然中国农民一直是那样坚忍勤劳,可是广大的中国底层人民一直在半饥半饱中挣扎,永无解脱之日。 朱元璋一家就是典型代表。朱家世代平民,祖上没出过半个有点身份地位的人。元至正十六年 (1356) ,二十九岁的朱元璋攻下集庆 (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声名已显,霸业初定,第一次有了追根溯源的念头。他隐约记得父亲说过,自己祖上住在南京附近的朱家巷。派人找了几天,才发现朱家巷是离南京城四十里的一个小村。此时村中还生活着几家穷困潦倒的朱姓后代,听说攻占此地的红巾军大元帅居然是他们的远支本家,大喜过望,一起来到南京城内拜见。朱元璋十分兴奋,与他们亲亲热热地“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大家坐在一处,一起回忆老朱家的历史。据老人们说,朱家最早好像是江苏沛县人,算来还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不知何时,流落到了南京附近。 大家穷尽所有记忆,仅能上溯五辈。第一辈叫朱仲八。从这个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名字判断,这个能回忆起来的“开基祖”已经沦为赤贫,以至于连起名字的精力和能力都没有。和他老人家一样,以下数代人的名字无一例外,都是用数字代替的。然而,赤贫的生活条件没有影响朱家的人丁繁茂。仲八生有三个儿子,长名六二,次名十一,三名百六。百六生二个儿子,长名四五,次名四九。四九生了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四个儿子。长房初一就是朱五四的父亲。朱五四生于至元十六年 (1279) 。他还有一个哥哥名叫五一,大他四岁,生于至元十二年 (1275) 。五一和五四各又生了四个儿子,所以排到朱元璋时,他的小名叫“重八。” 从仲八到元璋,六代之间,平均每人有三个儿子。按这个数字计算,一百多年间,朱家家谱上这一支的朱姓男人已经由仲八一人积累到二百四十三人。这二百四十三人中的绝大多数和他们的祖辈一样,终生赤贫。从朱氏一族的例子可以看出,传统时代底层中国人的生育激情何其惊人。 正是人口压力,导致朱元璋的祖先世代逃难,不停搬家。朱元璋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他们这一支离开南京城外朱家巷,是在祖父那一代。因为南京附近的几亩薄田养不活日渐长大的几个儿女,祖父朱初一逃亡到江苏盱眙,其时元灭宋战争过去不久,盱眙人口稀少,荒田颇多。祖父在此“开垦兵后荒田” (郎瑛《七修类稿》) ,艰苦成家,一家人起早贪黑拼命干活,逐渐有了点家产,“置田产” (郎瑛《七修类稿》) ,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积攒,给两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 就像祖父所希望的那样,家族人丁兴旺,两个儿子加在一起,很快给他生了五个孙子、孙女。辛苦置下的几亩地养不活迅速繁衍的人口,俟祖父一去世,两个儿子就不得不变卖家业,各自寻找地多人少的所在谋生。 朱五四八岁就随父亲从南京逃到江苏盱眙,娶妻生子后又搬到安徽五河,随即搬到灵璧,不几年迁到安徽虹县,五十岁上又搬到钟离东乡,这一次他住的时候最长,在那整整生活了十年,并在这里生下了朱元璋。朱元璋十一岁那年,再迁到西乡,过了一年,又迁至太平乡孤庄村 (今安徽凤阳县治西南约十里处的二十营) 。总计他六十四岁的一生,凡七次迁移。在每一地,最长不过十年。 并不是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喜欢浪荡,实在是因为以江淮大地之辽阔,却难以找到能养活他这至卑至贱的一户草民的几亩田地。自己的地种不起,只好给人当佃户。《明太祖实录》说朱五四“勤俭忠实”,老实巴交,带领一家人起早贪黑在租种的几十亩地里辛苦刨食。然而年终算账,大半粮食给了地主,剩下的还是不够吃。加之五四在一路搬迁的过程中,又不断生儿育女,负担越来越重。一年到头辛苦所得,怎么也填不满越来越多的嘴。更可气的,是有时候租种了一片生地,好不容易用血汗把它伺候熟了,一家大小终于吃饱了几天,地主却马上跑来加租,如果不同意,只能被夺佃赶走,另寻出路。搬了一辈子的家,吃了一辈子苦,流了一辈子汗,却总共也没有吃过几餐肉饭,穿过几件不带补丁的衣服。 当然,汗水绝对不是白流的。朱五四一辈子当牛做马,换来的是六个儿女一个个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元璋的大哥娶上了媳妇,给五四生了两个孙子。二哥、三哥虽然倒插门,好歹也算成了家。两个女儿也都出嫁了。虽然儿女们个个都是文盲,一生注定都要在半饥饿中度过,但朱氏一门在中国大地上,终于又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这片绝大多数人都艰难求食的土地上,顽强地挤出了自己的一块生存空间。这不能不说是生物学意义上生存竞争的重大胜利。 可惜朱家列祖列宗不及亲见他们的孝子贤孙朱元璋在生育竞赛中后来又取得了何等惊人的成就。朱元璋称帝后,把朱氏家族所有潜在的生育能力发挥到了极限。他本人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他又鼓励自己的后代多生子女,不必承担任何工作,只需按人头领俸禄。于是,明弘治五年 (1492) ,我们在史书中见到山西巡抚杨澄筹上报的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晋府的庆城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老朱家的生育纪录,到这一年的八月即生有子女九十四人,孙一百六十三人。 庆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长,仅仅是明代皇族人**炸的一个缩影。据王世贞估算,每十几年,明宗室人数就增加百分之五十。另据徐光启推算,明宗室人数三十年左右即增加一倍。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初封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宗室人数总共五十八人,永乐年间增至一百二十七人,嘉靖三十二年 (1553) 增至一万九千六百一十一人,万历三十二年 (1604) 又增至八万多人 (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 。而据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繁衍到近一百万人之多。如果大明王朝能“再活五百年”,那么朱姓子孙迟早会压塌半个地球。 …… ☆张宏杰代表作,一部兼具可读性和思想性的“朱元璋传” ☆全球史和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朱元璋的功与过,是与非,成与败 ☆增加了超有料的附录,包括朱元璋大事记、明太祖分封诸王表、洪武朝功臣世表和朱元璋追赠封爵功臣表 张宏杰写朱元璋,将中国封建专制根源写得剥皮见骨,看得我心里悚然。——柴静 张宏杰是一个书写历史的高手,看他的书感觉“历史比小说好看”。但是,“好看的历史”从来不是张宏杰书写的出发点,而是关照过去的王侯将相如何影响当时和后来的历史发展。 有人说,从文化的角度看,张宏杰迄今只写了三个人:朱元璋、乾隆和曾国藩。在这个书写过程中,张宏杰始终没变的是对文化和人性的关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这部作品中。 张宏杰将明初的历史放在全球史和中国文化两个向度上纵横对比,深入剖析了朱元璋的成与败。 对朱元璋个人来说,从赤贫到天子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但是对中国历史来说,从流氓到开国天子,却几乎是一个规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除了秦始皇和北魏隋唐等少数开国皇帝外,几乎都是江湖出身。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一样,饥饿的威胁和黑暗的社会已经把他们打造成敢想敢干的“造反派”,但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却多了一份“谨慎”,这促使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审时度势,能够采取缓称王、善待知识分子等措施。正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这最终帮助朱元璋削平群雄,登上帝位。 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明朝正处于世界历史的地平线上,西方开始摆脱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经济破壳而生。朱元璋的统治却是自唐宋以后最为严厉的**统治,废丞相,屠功臣,设锦衣卫,诛文臣,行里甲制,限制对外贸易,等等。朱元璋所建立的这一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笼罩中国社会五百多年。明朝最终被朱元璋打造成了一个“内向的、反竞争的、缺乏想象力的”帝国,这开启了宋以后中国历史的全面倒退,究其原因,不得不说和朱元璋本人及其奠定的“祖制”有莫大的关系。 本书增加了超有料的附录,主要是根据《明史》整理出来的资料,如朱元璋大事记、明太祖分封诸王表、洪武朝功臣世表和朱元璋追赠封爵功臣表。特别是“洪武朝功臣世表”,系统的整理了洪武朝几十位功臣的爵位封袭情况,以及籍贯和结局,是理解明初政治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