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名家名译)(精)

梦的解析(名家名译)(精)
作者: (奥)弗洛伊德|译者:姜春香
出版社: 中国文联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梦的解析(名家名译)(精)
ISBN: 9787519015107

作者简介

姜春香,1964年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为复旦大学出版社英语编审委员会委员,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兼职主任及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 多年来潜心研究英美文学及翻译,其代表译作有《飘》《梦的解析》《理智与情感》等。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奧籍犹太人,生于捷克,后随父母迁居至奥地利,于维也纳学医和行医,其后为逃避纳粹的统治而迁居英国。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者,在人格理论、潜意识、梦的解析、性的本能、生/死本能、焦虑与自我防卫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的观点对精神病医学领域影响深远,而且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美学以及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受到广泛应用,他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弗洛伊德一生著作甚丰,多收录于德文的《弗洛伊德全集》,之后翻译为多种语言版本。

内容简介

希尔德布兰特说:“我已经很明确地表示,梦拥 有一种神奇的再现力量,有时候把我们儿时那些遥远 的甚至已忘却了的事件带回脑中。” 斯特姆培尔说:“我们察觉到,梦有的时候好像 能使废墟底层的东西重见阳光。同样,把一些积压在 童年最早期体验上的最深和最缜密的精神沉积物挖掘 出来,那些特定的地点、事物和人物景象相当完整并 带有原有新鲜性的画面。这种画面不仅限于在发生时 给人留有鲜明印象的东西,或与强烈心理价值相联系 的东西,也不限于那些给人带来快慰的实际回忆的片 断。反之,梦记忆的深度包含着几乎意识不到的、没 有什么心理价值的或者已被长期遗忘的人物、地点、 事件和早期体验,因而,在这些早期的来源被发现之 前,它们在梦中和清醒时看来显得完全陌生和未知。 ” 沃尔科特说:“这一点特别有意义,童年和青少 年的记忆是多么容易进入梦中。梦不断使我们想起那 些我们已经长期不再思考或者我们已长久遗忘的对我 们重要的事情。” 梦对来自童年时期的材料——众所周知,其中大 部分已陷入我们意识记忆的缺失中——所施加的控制 是造成有趣的记忆增强梦的一个原因。关于这一点我 将会再举一些例子。 莫里举了自己的这样一个例子:小时候他经常从 他的出生地米尔克斯到邻村特里波特去,那个时候他 父亲正在那里监督修建一座桥梁。一天夜里,一个梦 把他带到特里波特,他再次在那个村的街上玩耍。一 个穿着一身制服的男子向他走来。莫里询问了他的姓 名,他回答说他叫c,是这座大桥的看护人。梦醒后 ,莫里仍旧怀疑这个记忆的真实性,之后便去询问幼 年时一直同他在一起的老仆人,问她是否能记起叫这 个名字的男人,“当然”她回答说,“那时他总是看 守着你父亲正在修建的那座桥梁。” 莫里又列举了另一个相似的梦例,之后进一步证 明进入我们梦中的儿时记忆的可靠性。这是M.F.先生 做的梦,他从儿时开始住在蒙特布里森。就在他离开 25年后,他决定重访他的家乡和家庭老朋友。但是就 在动身前的那晚,他梦见突然回到了蒙特布里森。在 那郊区附近他遇见了一位看上去并不相识的人,他告 诉他说,他是T,他父亲的老朋友。梦者记得他儿时 曾听到过有这么一个姓名的人,但是在醒后再也记不 清他长得什么模样。几天后他回到了蒙特布里森,之 后他发现了梦中出现的地方,他本以为对那里一无所 知的。但之后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绅士,他马上认出 了就是他梦中的T先生。但是这个真人要比梦中的那 位看起来老得多。 在这里我可以列举我自己的一个梦,在梦中回忆 到的印象采用了一种联合形式。我曾在梦里梦见一个 人,他是我家乡的医生。他的面孔并不清楚,而且相 貌与我中学的一位男教员的脸形混同在一起了,而我 现在还能偶然碰见这位教员。醒后我想不出这两个人 之间有什么关联之处。但是在我询问了我母亲以后, 得知这位医生是个独眼人,那位在梦中与医生搞混的 男教员也是独眼。我已有38年没有见过这位医生了, 而且根据我所知,我在清醒状态下也从来没有想起过 他,尽管我下颏的一块伤疤可能使我记起他的职业。 与过分强调童年印象在梦中的作用不同的是,许 多作者断言大多数梦的成分来自新近的体验。因此, 罗伯特声称正常状况下的梦基本上只来源于新近几天 的印象。的确,我们还能发现,罗伯特创的梦理论认 为早期经验应推人背景中去,而最新近的印象则起着 首当其冲的作用。罗伯特所说的事实是正确的。因为 我在自己的研究中也能证实这一点。美国作者纳尔逊 认为,梦中最经常出现的印象来自做梦前的两三天, 而在梦前的一天,印象则还不是足够模糊和久远。 许多不愿探寻梦内容与清醒状态间密切联系的作 者都不能回避这一事实:强烈占据着清醒心灵的印象 只有在某种程度上,从白天思想活动中消除以后才出 现在梦中。例如,在亲人刚死亡,人们内心还处于极 度悲伤的时候,一般还不会梦见死者。然而,当代观 察家哈勒姆女士收集了一些事例,揭示在这方面的极 相反的行为,并且在此问题上赞成心理个别性的主张 。 最显著的同时也最不可理解的是梦的第三种记忆 特点,在于对再现材料的选择。因为就像在清醒状态 一样,我们发现值得回忆的不单是最主要的部分,另 一方面还有那些最无关紧要和最无意义的部分。那么 ,我将向大家介绍那些对此表现得极大关注的作者。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