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大智慧--人类理想生存妙诀(精)

道德经大智慧--人类理想生存妙诀(精)
作者: 编者:(日)早岛天来|译者:王玉环//徐萌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1.05
折扣购买: 道德经大智慧--人类理想生存妙诀(精)
ISBN: 9787010174310

作者简介

早岛天来(1910一1999)先生,号正雄。1960年在镰仓开设松武馆,基于中国五千年的相关文化梳理出适应现代人需要的“服气导引”健康法门,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导引术”。1969年,获得传度,成为道家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1980年,创立日本道观,作为弘扬道家文化的阵地。1986年,担任嗣汉天师府首席顾问、台南市道教会首席顾问。1991年,作为日本唯一的道家修行者受邀参加在山东省文登市举办的“中国道教全真派国际研讨会”。1990年,担任中国《气功》杂志顾问。1992年,在日本创立了道家学院(即道学院),向大众普及“道”的精神与修行法门。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宏丰,先后出版了《容姿端丽入门》《人不因病而死》《导引术》等著作,同时译有《诸病源候论》《云笈七簸》《遵生八笺》等专业书籍。其中,《导引术入门》成为畅销书,热销一时;《酒浴健身法》掀起了一股酒浴风潮;《道家健康法:导引术》一书的英文版、德文版和西班牙文版相继发行。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人之道不是固定的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这一章非常重要,它对贯穿于整个八十一章的老 子思想进行了总结。要正确理解这一章,需从如何解 释开头的“道”字这一问题着手。 道分“天道”和“人道”。所谓天道,老子解释 为:自以为聪明的人类的智慧所不能到达的自然无为 的道。所谓人道,就是儒教训诫人们的“不该做什么 ”之道。《老子》第一章里的“可道”指的是“人道 ”,就是老子所说的“人命名的道,不是天道,不是 永远不变的道”。把“可道”之“道”看成道德也好 ,常识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人定出来的。如此被束缚 在人为的自我规范中,自己苦累自己的就是人类。 那么,这一自我规范是绝对的吗?否。比如说, 根据国家和民族的不同,习惯和思考方式就会完全不 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或与同事的关系也一样,父母 与子女关系不好,归根结底还是成长的环境和教育不 同所致。职场也一样,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的差异 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如果不注意这些,以“以 自己的观念至高无上”去和对方相处的话,肯定会引 起冲突或中断交往。 所谓人道,从某些意义上说,就是指仅数十年就 改变的东西。首当其冲的就是执政者制定的规范,也 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朝令夕改”这句熟语,说的 就是人为的规范是如何易于蛮换。 老子认为该如何生活呢?这需要详细解释,但其 要点就是无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换言之,就是放弃固 执于人为之道而自己苦累自己的愚蠢的观念,如果总 认为自己正确,那么谁会认为自己不正确呢? 人们从古代就开始追求真理,很多哲学家也创立 了各种学说,但这其中到底有没有所谓的真理呢?即 使伟大的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的学说也有同样的疑 问,宗教也是如此。现在世界上很多纷争都跟宗教有 瓜葛,从中可见此等宗教所说的“道”是多么虚无。 常听到有人说,老子的学说既否定道德又否定常 识。这是一种误解。实践老子学说的道家学派并非如 此,而是强调不固执。道家把这称为放弃我执。因为 人们拘泥于各种事情而变得苦累,如果抛弃执着,人 生就会变得快乐。 对“名可名……”这段话,如果明白了道的含义 就不用解释了。所谓名,也有语言的意思,不管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