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成长故事/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作者: 范支户|主编:田海明//吴文胜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16.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ISBN: 978753964541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前99年,匈奴单于率20万大军入侵中原,接 连攻克 汉朝西北方的上谷、五原、酒泉地区。在这危急时刻 ,汉武帝 派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反击匈奴。结果汉军被围在 两狼山, 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派人回朝求救。汉武帝派西汉 名将即李 广之孙李陵率五千步兵策应李广利。李陵当时担任骑 都尉,抵 达两狼山后,夜袭匈奴中军大营,火烧匈奴营帐,匈 奴军一时 之间乱成一团。李广利由此得以冲出匈奴重重包围, 返回中 原。南还时,李广利先走,李陵带兵断后,将至燕门 关外,不 料遭遇三万匈奴骑兵围堵。李陵寡不敌众,五千精兵 只剩十几 人。看着越围越深的包围圈,看着伤痕累累、赤手空 拳的部 下,李陵不由得泪流满面,道:“全军覆没,还有何 面目去见 汉武帝?只能日后见机立功了!”说罢,下马向匈奴 投降。消 息传到西汉朝廷,朝野震惊,汉武帝盛怒之下,召集 群臣廷议 李陵的罪行,同时表示要杀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孩子 ,以惩罚 李陵。大臣们也都痛斥李陵贪生怕死,不该投降变节 。这时, 太史令司马迁站了出来,替李陵辩解说:“李将军以 五千步兵, 昼夜兼程,不顾疲劳,连夜偷袭敌营,救出主帅李广 利,已完 成皇上所交给的任务,应是大功一件。回兵时陷入敌 兵重围, 以五千步兵,剿灭万余匈奴骑兵,对得起天下人了。 如果不是 孤军奋战,弹尽粮绝,李将军绝不会投降的。再有, 李将军未 必会真降,或许日后会找机会,报答皇恩。”司马迁 这一番话 更加激怒了汉武帝,武帝质问道:“你的意思是我派 李陵出兵 就错了?对李陵亲属也不该处理啦?你这样替投降敌 人的人强 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不容司马迁分辩,直接 把他打人 监牢。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同时处司马迁以 宫刑。在 当时,对一个男人来说,遭受宫刑是奇耻大辱,既污 及先人, 又见笑于亲友。司马迁在狱中,饱受折磨,几次三番 想要了断 自己的性命,可是想到自己还有一件未了的心愿,就 和血咬牙 忍辱负重挺了下来。 那么,司马迁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呢? 原来司马迁出生史学世家,祖先世代在朝廷为史 官,作为 西汉史官的父亲司马谈,希望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写出 一部贯通 古今的史书来,以便让历史的变迁晓谕后世。但这种 巨著仅靠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司马迁很小的 时候,司 马谈就教司马迁读史书,向他讲述历史故事,有意识 地培养他 的史学兴趣。在司马迁10岁时,司马谈将他带到京师 长安, 让他跟随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大儒伏生和孔安国学习, 在名师启 发诱导下,司马迁获益匪浅。司马谈还让司马迁在读 书之余, 关注朝政大事,用史学家的眼光去关注时代的变迁。 这个时 候,正是汉王朝国势最为强盛的时期,经济繁荣,政 治稳定, 文化昌盛,代表民间文化的汉乐府建立,张骞出使西 域,展开 汉朝的外交史,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都给年幼的 司马迁留 下了深刻印象。 在司马迁20岁的时候,司马谈又让司马迁游历汉 朝历史 文化浓厚的地区,同时,让他开阔眼界,搜集史料。 司马迁从 长安出发,到了最南边的会稽郡,在这里看到了传说 中大禹召 集部落首领开会的遗址,亲身感受了古代越国文化的 发源地; 又折回长沙,感受古楚国的风韵,并特意来到泪罗江 边,凭吊 爱国诗人屈原;继而又到鲁国的曲阜,这是大圣人孔 子的故 乡,他在这里仔细考察了孔子讲学的遗址;然后他还 来到汉高 祖的故乡沛县,听父老讲述刘邦起兵反秦的英雄事迹 ……经过 长期的游览和考察,司马迁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胸襟 ,获得了 大量书籍以外的历史知识,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逸 闻轶事, 记录下许多当地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为他从事历 史写作积 累了宝贵的资料。 然而当司马迁游历归来后,父亲司马谈已病人膏 肓了,但 他想写一部史书的愿望还未实现。弥留之际,他握着 司马迁的 手说:“我们家先祖,在西周时期就是史官,可以说 我们家是 史学世家。今大汉兴盛,海内一统,对于这些明主贤 君、忠臣 仁义之士,我作为史官没有将他们记录下来,我真的 没脸去见 列祖列宗。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完成我未了的愿 望。”听 到父亲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司马迁哭着答应道:“ 孩儿虽然 愚笨,但一定尽我所能,写出一部贯通古今的历史, 请您 放心。”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