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传

余振传
作者: 温庆华
出版社: 三晋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余振传
ISBN: 978754571510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 童年 1909年6月15日,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东社 村大坡上的一户人家诞下一子。其父便是前面提到的 同川官立第二高等小学堂堂长李含雨,母李氏。在此 之前,夫妇二人生有二子,长子名果珍,字毓奇,生 于1897年;次子名结珍,字蕴甫,生于1901年。时隔 8年,爱妻为自己又添一丁,含雨的兴奋之情溢于言 表。他当即为此子取名毓珍,字秀甫。他就是本传的 传主——李毓珍,后来,取笔名余振。毓珍出生不久 ,其母就得了产后病,含雨先生只得把幼子奶出去, 先奶在本村,后来奶妈得了精神分裂症,把他丢在粪 堆上又唱又笑,才又把他奶到北庄头村,奶爹叫张银 。一个多月后,李氏病逝,临死也再没能看一眼她这 个要命的根子。次年,含雨续弦本村温氏,温氏年16 ,比含雨先生整整小12岁。1911年春,温氏生子不育 ,含雨将幼子从北庄头抱回来,接着吃温氏的奶。 1910年农历二月初十日,为保幼子平安长寿,按 照当地风俗,李含雨携子去村西北的福寿山玉泉寺寄 名字,禅师传法为他取法名日“传玉”。所以,至今 同川一带老一点的人只知他的法名(即小名),而对 他的大名、笔名则不甚了然。 1917年8月,毓珍8岁时,他第一次跟上三叔李灵 雨到同川第二高等小学堂读书。三叔是这个学校的英 文教员,他不是正式学生。关于余振第一天上学的情 形,他在晚年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上午刚去了半天,中午下学回来,见我表兄传槐 哥来了,他跟我十分相得。午饭后,我领上传槐哥到 寨子坡上看我打的窑洞,窑洞里用麻秸做的箔子上放 着酸枣。他也帮我另打了一个窑洞,我们玩得很好。 突然,看见父亲站在我的身边,厉声骂道:“你真真 地上了半天学就逃学了!”随手抓住我的马鬃,拉上 就走。拉了几步,松开手大声道:“走!”我一边哭 ,一边丢下传槐哥跟上父亲走,一直哭到学堂里。坐 在我的小桌前,还在抽抽噎噎地哭。这是我父亲第一 次对我发威。我哭,并不是哭我父亲抓住马鬃拉我, 是哭家里丢下传槐哥一人。过了一会儿,父亲大概感 觉到对我太严厉了,手巾里包着果子、葡萄,给我送 来安慰我。我一边吃着葡萄,一边还在想着传槐哥。 当时教毓珍的老师叫张双虎,同川本地峪里村人 。因为他不像个老师,学生们背地里都叫他“张双虎 儿”,还儿化了一下。一天,毓珍下学回来,嘴里也 乱叫“张双虎儿”,父亲听到了,严肃地对他说:“ 老师的名字,怎么能乱叫?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 为父。对自己的老师应当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 ”从此,毓珍将父亲的话谨记在心。 童年,由于受父亲的教育与影响,毓珍就十分喜 欢读书。他8岁人东社村国民初等小学堂读书,11岁 入同川第二高等小学堂读书,13岁时,其父在晋北大 同市当律师,他亦随父去大同兰池学校就读。该校乃 晋北镇守使张树帜(原平文殊庄村人)私人创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