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物语(精)
作者简介
平野启一郎,*本新生代杰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音乐人。 出生于*本爱知县蒲郡市,后移居福冈县北九州市。中学时期在电车中读完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至此便爱上读书。一发而不可收。 后考人京都大学法学部。因行为个性突出,被称为“戴耳钉的栗发京大生”。大学期间正式开始从事小说创作。 23岁时凭借小说《*蚀》。一举闻名*本文坛,荣获**20届芥川奖,被誉为“三岛由纪夫转世”。此后笔耕不辍。作品在*本和法国获奖不断,已先后被翻译成法语、阿拉伯语、韩话等多种语言。 其小说写作融合*、欧风格,主题贯穿古典和现代,情节曲折离奇,打破传统叙事手法,以视觉描写的奇幻和哲理思辨的深度著称。 精通古典、摇滚音乐,在*本乐坛有“速弹名手”之称。关心时事,热心媒体活动,是当代*本文坛*具话题性的作家。 主要作品: 1998年《*蚀》 1999年《一月物语》 2003年《高濑川》 2004年《时钟们滴落的波纹》 2006年《决口》《没有脸的**们》 2009年《曙光号》 2010年《徒有形式的爱》《填满空白》 2016年《剧演的终章》
内容简介
明治三十年初夏的一个黄昏。 奈良县十津川村往仙岳的山间,青年孤身一人, 久久伫立。他上身穿着飞白花纹外褂,下面是小仓棉 布裤裙,虽然高齿木屐换成了*鞋,但剪得很短的清 爽发型、稍显憔悴的面容,都像是在东京三田附近逡 巡似的,极为普通的书生打扮。无论如何,这和周边 的景色实在不相配。 青年的容貌颇为俊美。但是,如同用锐利的针在 赭色铜版上刻下了数条线般,他那深陷的眼窝里满是 阴影。眼睛眨得很快,眼睑总是会连着眨巴两三次。 这是舶来的所谓黑胆汁质抑郁型的表情,恐怕开化之 前的人们从未见过吧。在这样的环境中,这表情也分 外显眼,很是怪异。 郁郁苍苍的柞木林盖住了整个山坡,饱吸了薄暮 时分的绯红,就像浸满了蜂蜜的蜂巢般膨胀起来。晚 霞褪去,从树叶缝隙透下来的阳光也渐次消失。 回首顾盼时青年才意识到这些,他止住脚步,呆 立在那里。 “我这究竟是走到什么地方了呢?” 杜鹃鸟的叫声四起,直上苍穹…… 青年名为井原真拆。按虚岁算今年二十五岁。 为了去熊野本宫参拜,他从桥本出发,沿小边路 这条古道已行走了两*。从伯母子岭到五百濑,这一 段路程向以险峻著称,他循例在途中的上西客栈住了 一晚。真拆在那里换下因旅途奔波已严重破损的*鞋 ,买了两双新的。天亮了,**因故出发得稍晚一些 ,没想到旅程却很顺利,虽步行迟迟,竞也翻过了五 百濑,来到了三浦,在黄昏时分眼看就要爬到那山顶 了。 从十几岁时起,真拆就屡屡为世人称为神经衰弱 的疾病所困扰,经常去旅行以排遣郁闷的心情。这原 本是听从父母的建议而开始的。先是父亲提议出去走 走,而后母亲也表示赞同。真拆通过**次旅行体验 到了其功效,之后就一直主动服用这味灵丹妙药了。 大多数时候没有固定的目的地。随着自己的心情 乘上火车,感到厌倦了就下车在当地流连一番。或者 眺望着街道,或者去寻访名胜古迹。有时候也去人迹 罕至的名胜处巡游。就这样信步而行,有时候也会很 意外地走出很远一段距离。但这并未让他感到不快。 对于真拆而言,肉体直接从外界经*疲劳,反而会让 他感到愉悦。那和一次触碰到金属片般的内部共鸣器 后间接得来的疲劳是本质上**不同的东西。它宛如 旅途中的尘垢,是在客栈洗一个澡即可随水流冲走般 的舒爽的疲劳,是能和晚餐一起消化掉的疲劳,是在 出发的早晨可无意间弃置于*铺之上的疲劳。——是 诸如此类的疲劳。 数天之前,真拆突然又怀念起了这疲劳。于是他 在大学里向几个朋友借了钱,回到寄宿的叔父家打了 招呼,又借了些钱,几乎什么都没准备,只穿着身上 的衣服就奔向了新桥的车站。 真拆现在之所以会在这样的深山里徘徊,是因为 几段机缘。若追根溯源,。那些机缘均发端于此。 不管不顾一个劲儿地跑到车站之后,真拆在人口 处站住,思索了片刻。 “想也没想就已经来到了这里。——那后面应该 去哪里呢?……是毫不犹豫果断向西,还是到上野去 然后向东走呢?” 上一次旅行,真拆寻访芭蕉的足迹远赴松岛。那 这次该朝相反的西方出行了吧。不过,当松岛的美景 在心中重现时,真拆觉得再去一次相同的地方也是不 错的。 “去上野吗……” 自言自语着正要出发时,无意间四五个穿着西式 服装的人从他面前走过,有男有女。 “……啊,即使樱花已经落了,吉野也是风光旖 旎之地呀。”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