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

印迹
作者: 编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责编:席鑫//曾忆梦
出版社: 中央党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7.60
折扣购买: 印迹
ISBN: 978750357346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建党前后 上海石库门对建党无声 的历史见证 松江区委党校(区行政 学院) 陈安杰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 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 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 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 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 民族复兴。一切向前走,都 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 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 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 忘记为什么出发。上海是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 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 ,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 ,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见证 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图景, 也见证了早期革命者忠于信 仰、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一、三益里:聚集革命 青年 20世纪20年代前后,先 进知识分子在三益里创办《 星期评论》周刊。《星期评 论》与陈独秀、李大钊创办 的《每周评论》齐名,被誉 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 星”。 李汉俊从日本留学回国 后不久,就参加了《星期评 论》的编辑工作,并很快成 为这个刊物的核心人物之一 。1920年3月,经李大钊介 绍,俞秀松进入《星期评论 》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 “这里的同志,男女大小十 四人,主张都极彻底。” 在俞秀松入住三益里之 后,施存统、陈公培也相继 住了进来。共产国际代表维 经斯基也来到星期评论社, 与大家商谈建党事宜,并介 绍俄国革命以及列宁和布尔 什维克党的理论、政策。 二、成裕里:点燃信仰 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