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时事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12
折扣购买: 白话孙子兵法(译注与诠释白话经典课堂)
ISBN: 9787802327412
人对自我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智慧的态度 。 捌、子兵法》是兵家圣典,它所涵括的智慧却不 仅仅在战争领域,它沉淀 着作者对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观察与结论,是对竞 争关系的总结,教导弱者 自保,强者自强,通过协调和均衡最终化解敌对关系 。所以,读《孙子兵法》, 不能单纯地认为它是一部教导如何攻伐取胜的教科书 。 谋略思想,是《孙子兵法》的精华,也是孙子对 待战争的基本态度。自人 类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各种理由和问题爆发战争。战 争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的 历史进程。为什么人类会如此“好战”?从动物学的 角度来看,人类虽然已经 进化成高等动物,但还保留着一般动物所具有的攻击 行为。 争斗,是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方式 。大自然中的动物会为了 食物、领地、配偶展开激烈的争斗。作为高等动物, 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目的更 加复杂,但通过战争的方式逐利的本质与普通动物之 间的攻击行为并无二致。 当今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兵戎相见离我们越来越 远,但在社会生活的其他 领域,逐利的竞争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愈演愈烈。随着 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 国交往越来越密切,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越来越走向 成熟,市场竞争、人才竞 争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都日趋白热化。 对个人发展而言,每个人都面临着残酷的生存考 验,升学、就业、创业、 发展,都需要经过重重审核,过关斩将后才能脱颖而 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没有人能回避竞争,竞争给人以考验,也督促人迅速 成长。 在这样一种世界大环境下,孙子的慎战和积极备 战的思想便是一条处世忠 告。它奉劝人们既不要轻率地主动挑起战火,要为寻 找实现双赢的合作模式积 极努力;更要对各种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时刻注意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旦 遭遇激烈竞争,必须审时度势,步步为营,才能够屹 立不倒,让自己在每一次 的竞争之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始计篇》是《孙子兵法》的总章,谋略需从备 战开始:大到国与国的政 策制定,小到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直接的人际关系,“ 兵者”,是每个国家、团 体、个人都不可忽视的现实资本。“不可不察”,是 观察、考察、觉察,是在 战略的角度上了解自我,了解他人。 从历史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察”的重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一中国,建立了大秦王朝。然而在立国仅仅15年之后 ,秦国就宣告灭亡了, 原因正是由于历代秦王好战所致。 通过多年的战争,秦国虽然最终统一了六国,但 却在各国人民心中埋下了 仇恨的种子,这一点,秦始皇“不察”;而秦始皇在 统一中原之后,缺乏一个 君主应有的气度,没有用心化解民众国破家亡的仇恨 ,而依然把他们当成敌国 奴民来对待,百般防范,变本加厉地横征暴敛,这一 点,是秦始皇为君为政的 “不察”。在秦朝的残暴统治下,民怨爆发,六国民 众纷纷起义,不可一世的大 秦帝国顷刻间如大厦之倾覆,土崩瓦解,这都是秦始 皇刚愎自用,只重视战争 的作用,却不重视战争的缘由与后果所导致的。用战 争的思维来统治国家,管 理百姓,哪怕六国尽收囊中,秦国也并不会变得更加 强大,反而如贴身藏刃, 时刻都有可能变生肘腋。 凡事都以战争思想为指导,就会导致穷兵黩武, 人心尽失。但一个国家倘 若缺乏战争思想,一个人倘若没有竞争意识,也会害 了自己。历史上,南宋偏 安江南,对战争没有充分的准备,消极避战、怯战, 面对金国和蒙古军队的进 攻,一味地以退让的方式逃避战争,甚至为了向敌人 显示不抵抗的决心还自毁 长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名将岳飞。然而这种消极 怯战的心理和行为,最终 却也没能阻止战争的发生。 P004-006